4月的市场跌宕起伏。4月2日美国宣布对中国加征关税,之后中国宣布对等反制,市场反应剧烈,储能指数和创业板指数4月7日分别单日下跌10.63%和12.50%。之后在各种刺激性经济政策和市场理性回归之下,开始进行修复。4月也是年报和一季报密集发布的时间点,市场的修复也在年报和季报的影响下比较分化。4月

首页 > 储能 > 储能应用 > 综合 > 企业 > 正文

4月储能指数观察:盈利分化,龙头企业显现抗风险优势

2025-05-12 08:51 来源: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4月的市场跌宕起伏。4月2日美国宣布对中国加征关税,之后中国宣布对等反制,市场反应剧烈,储能指数和创业板指数4月7日分别单日下跌10.63%和12.50%。之后在各种刺激性经济政策和市场理性回归之下,开始进行修复。4月也是年报和一季报密集发布的时间点,市场的修复也在年报和季报的影响下比较分化。

4月底储能指数为1317.68,收跌7.11%,同月创业板指数收跌7.40%。2025年前4个月,储能指数上涨1.98%,创业板指数下跌9.04%。与2021年初指数创立相比,储能指数上涨31.77%,创业板指数下降34.33%。

图1 2021年1月-2025月4月能指数运行情况

图2 同期储能指数与创业板指数的对比

分化的4月

对于A股整体来说,本轮贸易战的影响或比市场预期的要小,但各种指数在4月的表现分化明显。

如上证指数仅下跌1.7%,沪深300下跌3.00%,中证500下跌3.86%,创业板指数下跌7.4%,科创板50下跌1%,中证1000 下跌4.44%,中证2000 下跌3.7%。这其中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出口虽占中国GDP的19%,但在股市中的权重相对有限,2024年上半年出口相关营收仅占MSCI中国指数的4%,及沪深300的约14%。尽管中国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的权重接近30%,但对美国市场的营收依赖相对有限。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中,来自美国市场的收入占比不足3%,为美国前十大新兴贸易伙伴中最低的比例之一。内需和国产替代相关的行业是这次股市表现相对较好的,如科创板中有大量国产替代概念的芯片公司,表现就比较强劲。而创业板前5大重仓行业为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电子,非银金融和计算机,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电子有明显的出口属性,受影响较大。

而在储能指数的成分股里面,不管是从披露的年报/季报,还是4月的股票表现,也都呈现出明显的分化。从股票表现来看,处于产业链核心,具备成本控制与议价能力的龙头企业,运营更加稳健,受外部冲击影响较小。所有成分股里面,有17家4月末股价与月初基本持平或略高,占比31.5%。而这17家,无一例外,都是在细分市场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公司,也显示了市场的有效性。

从年报看,储能行业整体在2024年竞争加剧。

54家成分股中,仅18家扣非后的净资产收益率上升,占比33.3%;19家毛利率增加,占比 35.2%。大部分公司毛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双降。个别细分行业位置处于3-4名的企业甚至毛利率出现负数,经营风险徒增。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5年一季度的季报中,有26家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出现上升,占比48.1%,整体行业竞争没有加剧。当然这只是一个季度的数字,且大部分企业一季度是全年的淡季,这个趋势是否具有持续性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从营收的角度看,21家收入增加,占比38.9%,22家利润增加,占比40.8%。另外22家企业利润增速优于收入增速,占比40.8%,这个比例明显高于往期。说明更多的企业不再单纯追求收入和市场份额的增长,更多的关注到收入的质量及利润,这也有助于行业内卷式竞争的缓解。

202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出台《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提出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风光不再配储后,源网侧储能需求短期内承压,一季度新型储能项目新增装机5.03GW/11.79GWh,同比-0.2%/-4.4%,新型储能装机量首次出现下降。储能产业链价格进一步下探,部分储能系统中标价低于0.5元/kWh,电池级碳酸锂价格降至6.5万元/吨左右。6月,136号文正式开始实施,在新的支持政策出台前,预计新型储能产业链难有改善,行业内部的分化会更加明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