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特斯拉发布2025年度财报,这也被称为是有史以来“最差”成绩单。
季度总营收193.35亿元、同比下降9%,而净利润则仅有4.2亿元、同比下降七成,这也是近五年来首次降至个位数,还不及2021年一季度的水平,与此同时运营利润率也降至2.1%的历史最低。

而且特斯拉还在本次财报中披露,因采用了新的加密资产标准,对此前2024年各季度净利润做了调整,各季度的净利润均有小幅下调。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特斯拉解释称,部分原因是四家汽车工厂对Model Y进行了升级,导致汽车车辆交付量下降,具体来看季度产量交付量分别为36.3万辆和33.7万辆,同比下滑16%、13%。另外市场竞争加剧,特斯拉也不得不多次采取促销措施,将汽车平均售价降低,再叠加外汇负面影响导致3亿美元亏损,以及工智能和其他研发项目推动的运营费用增加,都对整体业绩造成了影响。
而与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相反的,特斯拉储能业务正在逆势大幅增长,与其整体业绩形成鲜明对比!


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实现了储能新增装机10.4GWh,同比增长157%,尽管总量较上一季度的11GWh略有回落,但其实仍实现了多个方面的新突破。
整体来看,储能业务营收27.3亿美元同比增长67%,储能的营收占比从去年的10%提高到14%。尤其储能的毛利率已经高达28.75%,较上个季度和去年整体都有提高。
而从具体产品来看,特斯拉的户用储能产品Powerwall装机量实现连续第四个季度再创新高,且单季装机量首次突破1GWh。不过特斯拉表示,目前仍然受到产能供应限制。
而作为源网侧和大型商业储能产品,Megapack依然是支撑特斯拉营收和净利润的主要来源。今年一季度,特斯拉的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正式投产,不过特斯拉称,该工厂产量对季度装机量没有贡献,目前仅生产了100多个Megapack储能系统,目前正在运往客户的途中,这意味着该工厂出货量还不到400MWh。特斯拉表示,目前上海工厂的年产能为20GWh,不过在高度本土化供应链支撑下,未来产能将再翻一番达到40GWh,在美国储能成本结构不确定时期,上海工厂将成为满足全球储能需求的重要资产。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在财报中也明确表示:“与汽车相比,当前的关税格局将对其能源业务产生相对较大的影响,但我们正在采取行动,以保证在中长期内稳定业务、并保持其健康。”
特斯拉称,尽管提高关税可能会导致市场波动、并对市场供需产生短期影响,但经济的电气化和人工智能的增长提振了储能需求,储能将成为调节电力负荷和稳定电网稳定的重要来源。
特斯拉在财报进一步表示,人工智能是特斯拉和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也是公司追求可持续“财富”的关键。而且它也指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正在推动电力负荷的快速增长,这与传统的公用事业电力用户一起,为储能产品创造了巨大的机会。应用了储能系统,可以在最需要的时候转移能源,并提供额外的电力容量,以保证电网稳定运行。
也正因为储能业绩表现与电动汽车形成了巨大反差,有众多投资者提出质疑,追问特斯拉是否将电池优先排配给了产能受限但需求高增的储能,并因此导致电动汽车产销量下降。不过,目前这一疑问还没得到官方的回应。
关于电池本土化方面的制约,其实特斯拉也在财报中表示,其推出的4680电池符合IRA标准,可以使电动卡车Cybertruck获得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而且为了进一步降低供应链风险,特斯拉将确保其开发的4680电池每个组件至少来自两个原产国。此外,特斯拉的锂精炼和正极材料生产工厂也有望在2025年开始生产,这也意味着特斯拉将把关键电池材料的生产转移到美国,那么无论是电动汽车还是储能,其生产成本和售价都有可能因此下降。
原标题:特斯拉业绩变脸!净利润降70%、储能营收逆增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