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储能获悉,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复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高效安全的储能技术是大幅度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高电动汽车竞争力、实现“双碳”目标、确保能源安全的关键环节,应大力发展镁电池技术和镁储运氢产业。
潘复生指出,镁离子电池具有安全性高、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显著优势,已引起国内外市场的高度关注,有望成为未来的主力电池。我国镁资源储量在全球居第一(占全球70%以上),大力发展镁电池可减少对锂、钴、镍等进口资源的依赖,提升新能源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镁电池的本质安全特点对降低电动车安全风险、加速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比例意义重大。
我国在新一代镁离子电池开发上具有国际领先优势,建有国际上最大的镁电池研究队伍。重庆大学、超威集团等已开发了一批世界级成果,若干镁离子电池有望在2年至5年里实现产业化。政府企业联动可以为这一未来产业发展注入加速度,对我国能源转型中推进储能瓶颈问题的解决有重要意义。
潘复生建议,应加大对镁电池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力度。在超长期国债项目、两重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国家计划中启动和加大对镁电池开发与产业化的支持力度;成立专项支持镁电池在“十五五”期间完成GWh级产线建设。
完善镁电池政策工具箱,对创办镁电池企业实行“三免三减半”所得税优惠,镁电池企业提供20%设备购置补贴,首台(套)设备和产品补贴提高至30%,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50%。产业化成熟后,将镁电池纳入新能源车补贴目录、新型储能电池优先采购清单等。
加强国内外合作,推动形成国际标准话语权。组建全国镁电池标准制定专委会,牵头成立国际镁电池创新联盟,主导ISO/IEC国际标准制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建设镁电池示范项目,输出中国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