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我国新时代能源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擘画了中国能源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十年来,能源战线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有力支撑服务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能

首页 > 能源 > 天然气 > 评论 > 正文

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4):第四章 天然气行业发展

2024-06-20 17:11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 作者: 杨永明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我国新时代能源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擘画了中国能源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十年来,能源战线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有力支撑服务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重磅推出《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4)》,以近十年数据为依据,全面展示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以来我国能源发展的生动实践与丰硕成果。“中能传媒研究院”公众号将陆续推送《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4)》系列文章,本期是系列报告第四章:天然气行业发展。

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4)

第四章 天然气行业发展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 本章作者 杨永明

一、天然气供需

1.天然气消费量重回增长轨道

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94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6%。对比2022年消费增速-1.7%,2023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一改颓势,市场重回增长轨道。2023年,我国宏观经济回升向好,商业服务业景气度快速提升,工业生产逐步恢复,带动商服、工业、交通、发电等用气需求增长,同时国际气价下行带动国内LNG市场价下降,天然气经济性改善,叠加水电不及预期,气电补位需求增长,在多重因素作用下,我国天然气消费实现较快增长。

11.png

注:2022、2023年数据系表观消费量及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

图4-1 2014—2023年天然气消费量及增长情况

2.天然气产量连续7年增产超百亿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天然气产量达到2324.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6%,这是我国天然气产量连续7年增产超过100亿立方米。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三大盆地是增产主阵地,2018年以来增产量占全国天然气总增产量的70%。非常规天然气产量突破960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总产量的43%,成为天然气增储上产重要增长极。其中,致密气夯实鄂尔多斯、四川两大资源阵地,产量稳步增长,全年产量超600亿立方米;页岩气新区新领域获重要发现,中深层生产基地不断巩固,深层持续突破,全年产量250亿立方米;煤层气稳步推进中浅层滚动勘探开发,深层实现重大突破,全年产量超110亿立方米,成为国内天然气供应的重要补充。2023年,油气行业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全年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近万亿立方米。

12.pn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4-2 2014—2023年天然气产量及增长情况

3.天然气进口量同比增长9.9%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天然气进口11997万吨(约165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9%,这是仅次于2021年进口12140万吨之后的第二高。其中,LNG进口量7132万吨、同比增长12.6%,进口金额3160.52亿元、同比下降9.4%,我国重新超越日本的6610万吨成为全球第一大LNG进口国;管道气进口量4865万吨、同比增长6.2%,进口金额1362.11亿元、同比上涨13.9%,管道气进口量增长主要受中俄东线增量拉动,中俄东线超量完成年度供应气量,全年对我国天然气供应超过220亿立方米。从进口结构上看,LNG进口量涨幅大于管道气。2023年,从国际看,全球天然气供需形势较2022年大幅缓解,欧亚竞购减弱,推动我国LNG进口增加;从国内看,经济形势好转带动终端需求增加,全年共计约11份新的LNG长协开始执行,合同量约640万吨/年,且新的LNG接收站投产运营,接收产能释放。在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天然气进口增长显著。2023年,我国天然气对外采买度小幅提升至42%以上。

13.pn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

图4-3 2014—2023年天然气进口量及增长情况

2023年,我国LNG进口来源国主要有澳大利亚、卡塔尔、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尼、美国等。其中,澳大利亚仍是我国第一大LNG进口来源国,占进口总量的33.9%,共计2416万吨,其次分别是卡塔尔、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国,分别占比23.4%、11.3%、9.9%、5.6%、4.4%。我国管道气进口来源国为土库曼斯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缅甸、乌兹别克斯坦。其中,土库曼斯坦是我国最大的管道气供应国,供应量为2480万吨,占比超过一半;俄罗斯提供了1630万吨的管道气,占比超过了三成;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缅甸的管道气供应量均未超过350万吨,占比较小。

二、天然气储运

1.管道互联互通取得新进展

2023年以来,我国大力推动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建设,一批国家重点项目加速建设、顺利投产,“全国一张网” 加速完善。省级天然气管线加速建设,山东省环网南干线正式供气,湖南省桂阳至临武输气管道投产。中俄东线、西气东输一线、川气东送一线、青宁管道、苏皖管道5条天然气主干管道在江苏境内全面实现互联互通,每年转供能力达75亿立方米。中开线与平泰线互联互通工程顺利完工,为我国中东部地区最大的天然气储气库——文23储气库提供更多的输气通道。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新疆段主线路管道焊接正式完成,整个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向中东部地区输送天然气300亿立方米。全长4269千米的川气东送二线管道正式开工建设,这是构建我国天然气管网“五纵五横”新格局的关键一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输送天然气超200亿立方米。此外,设计年输气能力300亿立方米的国家管网集团天津LNG外输管道一次投产成功,实现与中俄东线、陕京管道、蒙西管道等多条天然气主干管道联通。

截至2023年底,我国天然气长输管道总里程8.7万千米。随着西气东输四线加快建设,川气东送二线以及中俄东线嫩江支线、济宁支线等管线建成,天然气长输管道总里程将进一步增加。

2.储气库建设快速推进

2023年,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雷龙湾储气库、吐哈油田温八储气库,中国石化文24储气库等相继投产。中国石油有序推进大港油田大张坨、新疆油田呼图壁、西南油气田相国寺、华北油田京58和华北油田苏桥等5座在役储气库的达容达产、提压扩容工程,以及西南油气田铜锣峡、黄草峡,冀东油田南堡1号等储气库的建设工作。目前,中国石油在役储气库共有13座,在建储气库共有8座。中国石化已建成中原储气库群、金坛、文96、江汉盐穴等12座天然气储气库,并有序推进天津、青岛LNG接收站扩建工作,已形成储气能力近50亿立方米。

截至2023年底,我国在役储气库(群)29座,形成储气调峰能力23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9.8%,占国内天然气消费量的5.9%。

3.LNG接收能力大幅增长

2023年,我国新投运LNG接收站4座,业主全部是非央企能源企业。6月18日,河北新天绿能唐山LNG接收站投运,一期接收能力为500万吨/年,建有4座20万立方米储罐,首船在港6天;8月7日,浙能集团温州LNG接收站投运,一期接收能力为300万吨/年,建有4座20万立方米储罐,首船在港8天;8月8日,广州发展液化天然气投资有限公司位于广州的接收站投运,总接收能力为100万吨/年,建有2座16万立方米储罐,首船在港8天;9月15日,北京燃气集团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投运,一期接收能力为500万吨/年,建有4座20万立方米储罐,首船在港8天。与此同时,中国石化天津LNG接收站扩建接收能力480万吨/年(总计达1080万吨/年)。自2006年大鹏LNG接收站投运以来,2023年是我国新增LNG接收能力最大的一年,数量达到1880万吨/年。

截至2023年底,我国大陆已投运接收站达到28座,年设计接收能力扩至1.3057亿吨,储罐能力达到1824.5万立方米。

2023年6月,中国海油香港海上LNG项目交付,项目新建香港海上LNG接收站。投产后,年最大外输天然气接收量可达110亿立方米,香港天然气发电比例将从50%提升至75%,进一步优化香港能源供给结构,确保香港能源供应更多元、可靠,为香港经济发展提供坚强能源保障。

三、天然气价格

1.国内LNG价格呈V字型走势

2023年,国内市场LNG价格呈V字型走势。上半年LNG价格高开低走,因经济复苏慢于预期,而天然气整体供应充足,供需失衡导致天然气价格逐步回落。具体来看,1月逢元旦及春节,节日期间市场供需均有减少,场内交投氛围一般,价格震荡盘整。2月终端需求缓慢恢复,加之冷空气支撑,储备库补库等多重利好消息刺激,价格以走高为主。3月随着气温回升城燃需求减少,且下游工业及车用均有停工停产,价格大幅下调。4月下游需求未有明显改善,上游液厂多降价排库。5月至6月,市场氛围延续低迷,虽检修液厂增加,资源减量明显,但下游需求有限,而原料气竞拍价格持续走跌,难以对液厂形成较大支撑,利空持续,价格稳中继续回落。

下半年LNG价格总体呈先低后高趋势,随着采暖季的到来,各地区成交价格季节性上涨。具体来看,7月主产区部分液厂集中检修,场内供应缩减,随后需求不济致价格下滑,但市场整体涨幅大于跌幅。8月市场行情整体呈下行趋势,传统淡季下需求难有起色,加之对高价资源抵触心理明显,成交重心下滑,为年内最低点。9月至12月,成交价格保持上涨势头,其中原料气竞拍价格上涨,成本增加带来了有利的影响,加之四季度气温下降,城燃补库需求旺盛,部分液厂以及接收站为保供停产停出,市场资源供应偏紧,进一步助推价格大幅上涨。

14.pn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4-4 2023年国内LNG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2.LNG进口均价出现明显回落

2023年,全球天然气市场趋于平衡,国际气价受地缘溢价逐步消退的影响,从历史高点大幅回落,欧洲、亚太和北美三大市场气价均回落至乌克兰危机前水平,全年欧洲TTF现货、东北亚LNG现货和美国HH现货均价分别为12.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15.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和2.5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同比分别下跌65.8%、54.4%和60.5%。随着全球市场LNG现货价格走低,我国LNG进口价格亦出现明显回落。2023年,根据进口数量和进口金额计算,我国LNG进口均价为4431.47元/吨,折合3.21元/立方米,同比下降19.4%;管道气进口均价为2799.82元/吨,折合2.03元/立方米,同比增长7.4%。

15.png

(数据来源: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图4-5 2023年中国LNG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走势

四、天然气政策

1.跨省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首次分区域核定

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核定跨省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的通知》,首次分区域核定了国家管网集团经营的跨省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通知分别明确了西北、东北、中东部及西南价区的跨省天然气管道运价率,并要求国家管网集团根据各价区运价率,以及天然气入口与出口的运输距离,计算确定管道运输具体价格,并向社会公开。

此次核价是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以来的首次定价,也是国家首次按“一区一价”核定跨省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价格核定后,国家管网集团经营的跨省天然气管道运价率由20个大幅减少至4个,构建了相对统一的运价结构,打破了运价率过多对管网运行的条线分割,有利于实现管网设施互联互通和公平开放,加快形成“全国一张网”,促进天然气资源自由流动和市场竞争,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2.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逐渐完善

2023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向各省市下发《关于提供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有关情况的函》,将天然气价格联动事项视作重点工作推进。2023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意在健全上下游成本疏导机制,促使天然气终端价格及时反映市场与成本变化。

理顺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是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2022年以来,国际天然气价格显著提升,我国LNG进口成本随之增加,理顺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对保障城燃企业合理收益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此次的指导意见是国家层面首次就天然气终端价格联动机制出台的专项指导性文件,有助于进一步理顺和疏导终端环节价格,推动气价灵敏反映市场形势变化、发挥价格对供需的调节作用,引导资源合理供应,保障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在其指导下,各地纷纷开启或加快价格联动改革,多个省(区、市)出台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相关政策,或优化了价格联动机制的具体内容,对价格联动条件进行了一定放宽。

3.天然气利用政策优化调整

2023年9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天然气利用政策(征求意见稿)》。该《征求意见稿》提出,综合考虑天然气利用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不同用户的用气特点等各方面因素,天然气用户分为优先类、允许类、限制类和禁止类。按照天然气利用优先顺序加强需求侧管理,优化用气结构,有序发展增量用户,鼓励优先类、支持允许类天然气利用项目发展,对限制类项目的核准和审批要从严把握,列入禁止类的利用项目不予许可、不予用气保障。新建天然气利用项目(包括优先类)立项报批时应落实气源,与上游供气企业落实购气协议,并确保项目布局与管网规划等相衔接;已用气项目供用气双方也要有合同保障。

与2012年出台的政策相比,天然气利用领域扩展,利用限制放宽,禁止项目减少。一是在优先类增加“已纳入国家规划计划、气源落实、气价可承受且已完成施工的农村煤改气取暖项目”“气源落实、经济可行的调峰气电项目”“带补燃的太阳能热发电项目”“远洋运输、作业船舶和工程装备”“油气电氢综合能源供应项目和终端天然气掺氢示范项目”等。二是在允许类增加“新增农村煤改气取暖项目”,但将原优先类“可中断天然气制氢项目”降级为允许类——“为炼油、化工企业加氢装置配套的天然气制氢项目”。三是将原禁止类“煤炭基地建设基荷燃气发电项目”和“天然气制甲醇项目”升级为限制类,禁止类仅保留“天然气常压间歇转化工艺制合成氨”一项。整体来看,新政策明显有利于促进市场消费规模扩大。

4.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高质量推进

2023年8月,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全国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开启全国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提到,用3个月左右时间开展集中攻坚,全面排查整治城镇燃气全链条风险隐患,建立整治台账,切实消除餐饮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燃气安全突出风险隐患;再用半年左右时间巩固提升集中攻坚成效,组织开展“回头看”,全面完成对排查出风险隐患的整治,构建燃气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到2025年底前,建立严进、严管、重罚的燃气安全管理机制,完善相关法规标准体系,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夯实燃气安全管理基础,基本建立燃气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燃气安全涉及千家万户,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此次专项整治工作紧盯城镇燃气领域“气、瓶、阀、软管、管网、环境”六大方面突出问题,按照“聚焦重点、集中攻坚、系统治理、全面整改、建立机制”总体思路,围绕“大起底、大整治、大保障、大提升、大督查、大评估、大宣传、大培训”八大任务,全链条整治城镇燃气安全风险隐患,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