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公布关于印发《上海市促进绿色电力消费加快能源低碳转型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指出,到2025年,上海市绿电交易规模将达到50亿千瓦时以上;到2030年,绿电交易规模将达到300亿千瓦时。据了解,由于本地绿电供给有限,上海必须从外部多个省份引入绿电以满足本地企业生产。“

首页 > 配售电 > 电力交易 > 报道 > 正文

上海绿电交易发展提速

2024-06-17 09:08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 林水静

近日,上海市公布关于印发《上海市促进绿色电力消费加快能源低碳转型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指出,到2025年,上海市绿电交易规模将达到50亿千瓦时以上;到2030年,绿电交易规模将达到300亿千瓦时。

据了解,由于本地绿电供给有限,上海必须从外部多个省份引入绿电以满足本地企业生产。

“上海是一个用电量稳定增长且对外省区电力依赖较高的城市,2023年,上海全社会用电量中,外来电占比近半,市内绿电供应不足,绿电缺口需要外部调配交易。目前,上海绿电来源包括西北、华北和华东地区的多个省份,涉及吉泉、灵绍、雁淮等多个直流通道,已初步形成多源并供的局面。今年年初以来,上海已开展省间绿电交易超百笔,用户购得绿电超40亿千瓦时,购得绿证近800万张。”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

但绿电跨省交易在实际操作层面还存在诸多难点。据自然资源保护协会项目主管黄辉介绍:“首先,交易程序相对复杂以及‘点对点’交易渠道不够通畅,影响电力交易效率。其次,由于涉及的省份分散且地理位置相距较远,增加了电力输送的难度和成本。这些挑战也是跨省绿电交易中面临的共性问题。”

黄辉认为,上海要实现《意见》提出的大规模绿电交易目标,一方面要考虑跨省跨区通道的充裕度和长距离输配电导致的交易成本增加;另一方面要着力解决绿电的波动性和供需匹配问题。“虽然上海电网在储能、智能电网等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应对如此大规模的绿电,还需要进一步挖掘灵活资源潜力、优化电网调度。”

对此,上海方南蓄能供热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重建议,可大力开拓用电端的柔性负载能力。“通过用电端柔性负载技术实现与风光电相配合调峰,让需求端对能源的需求量具有弹性,从而应对风光电力的不确定性,促进新能源消纳。比如,供热就可以成为一种柔性负载的使用场景。目前,新建房都是保温性较好的节能住宅,这种房子停电几个小时,室内温度实际变化并不明显。这意味着住宅供热可以配合电力调峰,等发电量大时提高室内温度、低时降低温度,将带动很大一部分上海的绿电消纳能力,从而实现碳排放量的降低。”

此外,实时电价也可使电力用户根据电网供需情况调整自身用电行为,从而减轻电网压力。“应将关注点放在降低企业购买绿电的经济压力上,目前,绿电价格仍高于传统电力,因此,制造业中购买绿电的主要是用能需求不大且具有出口需求的企业,或是期望通过构建零碳工厂以提升品牌知名度的企业。对于普通企业而言,更倾向于从工厂日常运营中挖掘节能减排潜力。”黄辉表示。

林伯强认为:“从中长期来看,通过碳市场逐步平衡绿电溢价,有助于为企业减轻成本压力,并刺激绿电交易市场的活力。同时,还应积极挖掘和利用市内资源潜力,特别是鼓励分布式光伏、海上风电等新能源项目参与绿电交易,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加绿电供应的可靠性,还能减少对外部能源的依赖。”

黄辉建议政府部门联合业内专家,迅速制定并出台详尽的绿色电力交易实施细则,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绿电交易的机制框架。同时,仍然要协调解决绿电交易中的既有问题,包括绿电的优先级排序、来源追溯、高效输送以及执行监管等方面。“尤其是对于跨省交易而言,绿电资源分布的广泛性、涉及的省份众多以及地理位置的相对偏远等因素不利于形成长期且稳定的绿电交易合作机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