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非化石能源发展本章作者伍梦尧(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总体发展概况01非化石能源成为发电量增长主要力量2024年,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5.4%,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量占总发电量增量的比重达到84.2%。其中,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2024年度发

首页 > 配售电 > 能源服务 > 报告 > 正文

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5):非化石能源篇

2025-07-09 17:14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 作者: 伍梦尧

第六章 非化石能源发展

本章作者 伍梦尧

(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

一 总体发展概况

01

非化石能源成为发电量增长主要力量

2024年,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5.4%,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量占总发电量增量的比重达到84.2%。其中,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2024年度发电量分别为14239亿千瓦时、4508.5亿千瓦时、9916亿千瓦时、8341亿千瓦时、2083亿千瓦时。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合计达1.8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与同期第三产业用电量(18348亿千瓦时)基本持平,远超同期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4942亿千瓦时)。受自然资源等因素影响,2024年水电和风电发电量月度增速波动较大。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3.4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9%,约占全部发电量的35%,较2023年同期增加5419亿千瓦时,约占全社会新增用电量的86%。

注:占比系计算所得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国家统计局)

图6-1 2024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结构

02

新能源发电装机首次超过火电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9.5亿千瓦,同比增长23.8%,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58.2%,比2023年底提高4.3个百分点。分类型看,水电装机容量4.4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3.77亿千瓦,抽水蓄能5869万千瓦;核电装机容量6083万千瓦;并网风电5.2亿千瓦,其中,陆上风电4.8亿千瓦、海上风电4127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8.9亿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5.11亿千瓦,分布式光伏3.75亿千瓦;并网生物质发电4599万千瓦。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达到14.1亿千瓦,提前6年完成我国在气候雄心峰会上承诺的“到2030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目标。截至2024年底,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生物质发电在内的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4.5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

注:占比系计算所得

(数据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能源局)

图6-2 2024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结构

03

风光年度新增装机占总增量比重达82.6%

2024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3.73亿千瓦,同比增长23%,约占电力新增装机的86%。其中,水电新增1378万千瓦,风电新增7982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新增2.78亿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185万千瓦。此外,核电新增装机492万千瓦。2024年,通过大力推进荒漠化防治与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建设,加快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3.6亿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重达到82.6%。抽水蓄能发电装机新投产753万千瓦,同比增长38.1%,为历年第二高。

(数据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能源局)

图6-3 2015—2024年不同能源新增装机情况

水电

01

水电装机同比增长3.2%

2024年,全国新增水电装机容量1378万千瓦,同比增长33.27%。其中,常规水电625万千瓦,抽水蓄能753万千瓦。

截至2024年底,全国水电累计装机容量达4.4亿千瓦,同比增长3.2%,占我国电力总装机的13.02%。其中,常规水电3.77亿千瓦,抽水蓄能5869万千瓦。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图6-4 2015—2024年水电装机及增速

02

水电发电量创近十年最好水平

2024年,全国水电发电量14239亿千瓦时,创近十年来最高水平。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图6-5 2015—2024年水电发电量及增速

03

水电利用小时数实现回升

2024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3349小时,同比提高219小时。

(数据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图6-6 2015—2024年6000千瓦及以上水电设备利用小时数

风电

01

风电新增装机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2024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7982万千瓦,同比增长6%,其中陆上风电7579万千瓦,海上风电404万千瓦。从新增装机分布看,“三北”地区占全国新增装机的75%。

截至2024年底,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21亿千瓦,同比增长18%,其中陆上风电4.8亿千瓦,海上风电4127万千瓦。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图6-7 2015—2024年风电装机及增速

02

风电发电量再创历史新高

2024年,全国风电发电量99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94%,发电量再创历史新高。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图6-8 2015—2024年风电发电量及增速

03

风电利用小时数同比降低

2024年,6000千瓦及以上并网风电设备利用小时数2127小时,同比降低107小时。这一趋势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2024年全国平均风速同比下降,二是部分地区风电利用率同比下降。

(数据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图6-9 2015—2024年6000千瓦及以上并网风电设备利用小时数

04

风电利用率同比下滑

2024年,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5.9%,比上一年下降1.4个百分点。根据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的2024年全国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2024年,上海、浙江、安徽、福建、重庆、海南实现了风电100%消纳。

太阳能发电

01

太阳能发电装机超8亿千瓦

2024年,全国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2.78亿千瓦,同比增长28%,其中集中式光伏1.59亿千瓦,分布式光伏1.18亿千瓦。

截至2024年底,全国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8.86亿千瓦,同比增长45.48%,其中集中式光伏5.11亿千瓦,分布式光伏3.75亿千瓦。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图6-10 2015—2024年太阳能发电装机及增速

02

太阳能发电量创历史新高

2024年,全国太阳能发电量83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创历史新高。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图6-11 2015—2024年太阳能发电量及增速

03

太阳能发电利用小时数小幅下降

2024年,6000千瓦及以上并网太阳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1211小时,同比降低81小时。这一趋势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2024年全国水平面辐照量出现同比下降,二是部分地区太阳能发电利用率同比下降。

(数据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图6-12 2015—2024年6000千瓦及以上并网太阳能发电

设备利用小时数

04

太阳能发电利用率同比下滑

2024年,全国太阳能发电平均利用率为96.8%,比上一年下降1.2个百分点。根据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的2024年全国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上海、浙江、福建、重庆实现了2024年太阳能发100%消纳。

核电

01

核电装机容量增长速度加快

截至2024年底,全国核电累计装机容量达6083万千瓦,同比增长6.9%,全国运行核电机组达58台(不含台湾地区)。全年新核准11台核电机组,为历年核准数量之最,连续3年核准机组数量超过10台。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图6-13 2015—2024年核电装机及增速

02

核电发电量持续增长

2024年,全国核电发电量450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6-14 2015—2024年核电发电量及增速

03

核电利用小时数缓慢提升

2024年,6000千瓦及以上核电利用小时数7683小时,同比提高13小时。

(数据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图6-15 2015—2024年6000千瓦及以上核电设备利用小时数

生物质发电

01

生物质发电装机超4500万千瓦

2024年,全国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185万千瓦。截至2024年底,全国生物质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599万千瓦,同比增长4%。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图6-16 2018—2024年生物质发电装机及增速

02

生物质发电量超2000亿千瓦时

2024年,全国生物质发电量20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图6-17 2018—2024年生物质发电量及增速

非化石能源政策

01

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加速推进

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要求“十四五”重点领域可再生能源替代取得积极进展,202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1亿吨标准煤以上;“十五五”各领域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203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5亿吨标煤以上。

《指导意见》明确,我国应着力提升可再生能源安全可靠替代能力,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可再生能源替代应用,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替代创新试点,强化可再生能源替代保障措施,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02

新能源利用率目标适度放宽

2024年5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 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科学确定各地新能源利用率目标,部分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可适当放宽新能源利用率目标,原则上不低于90%。

《通知》明确提出,要在科学开展新能源消纳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新能源发展、系统承载力、系统经济性、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与本地区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充分衔接后,确定新能源利用率目标,确保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同时保持合理利用水平,实现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03

多部门部署风光退役设备处理工作

近年来,伴随我国首批风电、光伏设备逐渐临近退役,如何处理退役风电、光伏设备成为行业发展焦点。2024年,我国多部门围绕退役能源设备的处理及循环利用,推动一系列文件扎实落地。

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要求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建立健全风电和光伏发电企业退役设备处理责任机制。

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要求通过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要素保障、强化创新支撑等方式,推进风电、光伏设备更新和循环利用,稳妥推进水电设备更新改造。

当前,我国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处理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商业模式不成熟、成本相对较高、技术不成熟等问题,亟待在政策体系、标准体系、技术水平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04

绿色电力市场交易体系持续完善

2024年,我国持续深化能源消费革命,进一步完善绿色电力交易市场交易体系,在鼓励绿色能源生产、推动能源绿色转型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绿色电力证书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 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的通知》明确,将绿证交易电量纳入“十四五”省级人民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跨省绿证交易受端省份通过绿证交易抵扣的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原则上不超过本地区完成“十四五”能耗强度下降目标所需节能量的50%。

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2024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推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向重点用能单位分解,新设电解铝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目标。同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绿色电力交易专章》,进一步细化绿色电力交易的定义、交易方式、价格机制、合同签订与执行、交易结算及偏差处理、绿证核发划转等内容,加快建立有利于促进绿色能源生产消费的市场体系和长效机制。

8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和交易规则》明确,绿证有效期为2年。同月,国家能源局、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与自愿减排市场衔接工作的通知》,设置两年过渡期。自此,曾经业内讨论的绿证有效期及深远海海上风电、光热发电项目存在重复获益的问题均已得到明确答复。

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绿证交易规模翻两番,达4.46亿个,全国参与绿证交易的消费主体约5.9万个,同比增长2.5倍,市场活力持续增强。

05

“千乡万村驭风行动”迈出试点步伐

为拓展风电开发利用场景,助力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2024年,国家能源局等多部委陆续发布多份文件,组织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促进农村地区风电就地就近开发利用。

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通知》明确,“十四五”期间,在具备条件的县(市、区、旗)域农村地区,以村为单位,建成一批就地就近开发利用的风电项目,原则上每个行政村不超过20兆瓦,探索形成“村企合作”的风电投资建设新模式和“共建共享”的收益分配新机制,推动构建“村里有风电、集体增收益、村民得实惠”的风电开发利用新格局。

8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省(自治区、直辖市)“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总体方案编制大纲》,进一步细化“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试点条件、实施方式。

截至2024年底,已有安徽、山西、内蒙古、江西等十余个省份发布了地方性工作方案,农村地区风电开发工作迈出试点步伐。

06

规范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建设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这意味着“分布式光伏”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行业发展迎来重大机遇。与此同时,伴随装机规模持续扩大,相对滞后的配电网接入能力、调节能力引发了分布式光伏消纳矛盾,成为行业发展痛点。为此,国家能源局聚焦分布式光伏消纳能力提升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导分布式光伏行业健康发展。

7月,国家能源局在河北省、辽宁省、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贵州省、陕西省启动分布式光伏备案接网推进情况专项监管,监管内容主要包括分布式光伏备案、接入电网、交易、结算等4方面。

10月,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从投资主体、建设场所、接入电压等级、容量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定义与分类,从备案、开发建设、电网接入、运行管理等方面细化管理要求。

同月,国家能源局通报了七起分布式光伏并网接入等典型问题,涉及办理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时限普遍超期、违规扩大分布式光伏接入红区、违规备案分布式光伏项目等方面。通报明确表示,七起分布式光伏并网接入典型问题,暴露部分电力企业和地方能源主管部门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前期备案、接入电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各电力企业和相关单位要深刻汲取教训,进一步加强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管理、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接入电网服务效率,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年度重磅 | 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5)——非化石能源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