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模型、调取算力、调整算法……日前,在深圳举办的南方电网2024年生产域AI算法应用竞赛中,来自全国科技企业、高校、电力企业的156支队伍同台竞技,48支队伍进入6月的决赛圈。这是全国首次举办的覆盖输电、变电、配电、安全管理等生产领域的人工智能大赛。“我们不断强化应用场景牵引,发挥能源电力

首页 > 输配电 > 电力通信 > 企业 > 正文

南方电网举办AI算法应用竞赛 构建电力行业自主可控生态圈

2024-06-06 15:26 来源:南方电网报 

选择模型、调取算力、调整算法……日前,在深圳举办的南方电网2024年生产域AI算法应用竞赛中,来自全国科技企业、高校、电力企业的156支队伍同台竞技,48支队伍进入6月的决赛圈。

这是全国首次举办的覆盖输电、变电、配电、安全管理等生产领域的人工智能大赛。“我们不断强化应用场景牵引,发挥能源电力行业需求规模大、产业配套全、应用场景多的优势,深化人工智能在生产运行、客户服务、新兴业务等领域应用,挖掘更多高价值业务场景。”南方电网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方电网正加快推进“AI+”专项行动,着力打造人工智能应用标杆、创新标杆和生态标杆。

以赛促用 推动AI产学研用贯通

本次竞赛突出“国产化、常态化、实战化”等特点,模型部署、训练全部基于国产人工智能创新平台,覆盖输电、变电、配电、综合4条赛道,竞赛设置了28类电力生产运行场景,赛题数据来源于覆盖电网设备的摄像头、无人机、机器人等智能终端,场景真实。

“此次大赛赛道种类多,契合我们日常业务开展需要,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参赛的华雁智科团队负责人说,相较于现实工作中有人工辅助,大赛是全自动化场景下进行,对算法的匹配精确度要求很高,具有挑战性。

竞赛裁判组专家表示,此次从识别率、漏报率、误报率、识别时间4个维度进行评估,以“赛马”形式实时展示训练及比赛过程,参赛选手可以随时通过打榜情况调整算法模型,使其达到最佳识别效果。

“以赛促用,此次优秀的竞赛成果可就地签约合作应用。”南方电网输配电部副总经理章彬表示,电力生产场景丰富、数据量大、AI应用需求急切,希望通过各方力量联合攻坚,推动AI产学研用全链条贯通,挖掘出AI的更高价值,加快应用步伐,促进行业数智化转型。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行动。“人工智能+”是基于大模型、大数据、大算力等技术,实现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南方电网结合电力行业发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不断拓展挖掘电力行业新发展需求,强化科技创新引领,积极培育产业和生态,促进人工智能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融合,不断增强能源电力行业核心竞争力。

研发AI创新平台 场景应用积累丰厚

近年来,南方电网部署推进系列电网智能项目,实现全息感知、数字孪生、智慧决策和人机共生,数智驱动公司生产、经营和管理全方位变革,通过探索市场场景遴选“赛马制”、实行场景孵化“揭榜制”,推动AI技术在应用场景的落地。

平台是应用的基础。2023年9月,南方电网对外发布了电力行业人工智能创新平台,依托数据优势和场景禀赋,面向全社会开放全部算力及训练框架,可支持不少于100家参赛队伍线下、线上同时训练及比赛。南方电网数字化部副总经理余芸介绍,“这一创新平台为上下游产业链提供算力租赁、数据集共享、解决方案、算法测评和办赛等服务,实现国产化算力融合和产业化应用”。

依托海量数据、丰富场景的优势,南方电网积极拓展AI应用场景,整合各方力量攻坚AI模型研发、算力算法与电力领域的深度融合,创造更大业务价值。

在数据供给方面,南方电网发挥电网企业拥有运行、设备、计量等海量数据的优势,对外发布高质量AI训练数据集超3000个,有效纾解相关企业缺乏高质量行业训练样本数据的困局。

自2015年起,南方电网就开始了“云+人工智能”的技术路线摸索并举办五届调度AI大赛,向参赛队伍开放电网运行数据。2022年,南方电网建成国内首个单轨运行网省一体的人工智能负荷预测平台,AI负荷预测平均准确率达到97.4%,验证了AI技术在复杂系统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2023年,依托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南方电网面向全社会完成四批次“赛马”,共计37个算法在示范单位逐项落地。

在模型研发方面,南方电网成功研发行业首个自主可控大模型“大瓦特”,相当于电力行业的通用GPT,已在智能巡检、智能客服等场景应用,为联合各方打造电力行业垂直大模型系列产品奠定了基础。“在广西,这个应用已累计巡视照片识别942万张,平均缺陷识别率为91.24%,较之前部署的小模型算法提升约15%,极大降低了误告警率,提高了巡检效率。”南方电网人工智能公司副总经理梁寿愚说。

打造跨领域融合生态 抢占AI发展制高点

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已成为关乎企业、行业乃至国家生存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南方电网响应国家所需、把握行业所急、发挥企业所能,战略性布局发展人工智能,抢占人工智能发展制高点。

据了解,早在2018年,南方电网出台了人工智能专项行动规划;2019年,成立全球首家数字电网研究院,将人工智能作为支撑电网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板块之一;2022年,成立人工智能公司,着力打造人工智能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并承接国家相关重点项目;2023年发布国内首个电力物联操作系统“电鸿物联操作系统”、成立电力行业人工智能联盟……目前,南方电网已具备电力人工智能全产业链研发和集成能力。

在人工智能与行业发展结合方面,针对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导致电网安全稳定风险增加问题,大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应用,着力解决安全、经济、绿色“矛盾三角形”相互制约难题,破解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难题。

在人工智能与产业拓展结合方面,牢牢把握上下游产业链融合需要,依托数据优势和场景禀赋,抱持开放心态,与各方力量全方位深度合作,有效增强产业链控制能力,打造跨领域融合生态,不断壮大能源数字产业。

在人工智能与企业责任结合方面,立足主责主业做好保障服务,不仅在“量”上有保障,更在“质”上想办法,为算力中心建设提供充足、稳定的绿色能源供应。

面向未来,南方电网将强化技术产品供给,全面布局建设“电力+算力”基础设施,深耕电力行业大模型开发,加快形成规模化应用供给能力。强化应用场景牵引,深度挖掘更多高价值业务场景,带动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加速迭代升级。强化产业生态协同,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单项冠军和行业龙头企业,加快引领人工智能产业链、能源电力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

黄勇华 孙维锋 郑婕蓥


原标题:南方电网举办AI算法应用竞赛 构建电力行业自主可控生态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