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年的时间,足够我们发现碳市场的不足之处。(来源:能源新媒文/本刊记者武魏楠)碳价涨了。4月24日,据全国碳交易市场数据,当天全国碳市场收盘价为100.59元/吨。这是全国碳市场价格首次突破百元关口。而就在不到1月之前的3月28日,全国碳市场收盘价站上90元/吨高位,价格首次突破90元/吨。与2021年

首页 > 火电 > 火电环保 > 评论 > 正文

拷问碳市场

2024-05-29 13:54 来源:能源新媒 作者: 武魏楠

近3年的时间,足够我们发现碳市场的不足之处。

(来源:能源新媒 文/本刊记者 武魏楠)

碳价涨了。

4月24日,据全国碳交易市场数据,当天全国碳市场收盘价为100.59元/吨。这是全国碳市场价格首次突破百元关口。

而就在不到1月之前的3月28日,全国碳市场收盘价站上90元/吨高位,价格首次突破90元/吨。

与2021年全国碳市场刚刚开盘时候的48元/吨相比,现在100元的碳价并不算太高。但实际上,一直到去年7月全国碳市场成立2周年之际,全国碳价也只有60元/吨。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内碳市场价格持续偏低,而且交易量偏少。

长期以来,舆论一直对于中国碳市场的履约驱动和交易量偏低一直批评不断。而且相比于欧洲一度飙升至100欧元/吨的碳价,国内碳价偏低也被认为短期内无法形成较好的碳约束。

对此,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气候投融资专委会常务委员孙轶颋表示,由于中国和欧盟之间碳市场的发展阶段不同,碳市场的交易主体和运行机制存在差异,所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宏观环境也有差别,所以中欧碳价之间不具有绝对的可比性。

而本轮碳价大幅度波动的时机颇为敏感。

2024年1月,《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于国务院第23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文件对于交易、履约、风险等多方面进行了新的规定。

而且在平稳运行了近3年之后,全国碳市场的扩容也得到了生态环境部的确认,这意味着更多行业、市场主体的加入,无疑让碳市场未来更具挑战。

更大的意外来自对配额调整的传言。4月15日,有外媒报道我国计划收紧全国碳市场的配额供应。这让整个市场的恐慌情绪几乎达到了顶点。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框架下,碳市场的意义十分重大。所谓碳市场,就是通过碳价引导稀缺的碳排放权资源优化配置,将减排责任压实到企业,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

随着《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在5月1日正式实施、加上碳市场明确将会在2024年扩容,全国碳市场将会进入2.0新时代。

这一次,我们将深度剖析本轮碳价波动的原因,并探究已经近3年的全国碳市场暴露出了哪些问题。为全国碳市场的1.0时代做最后的收官总结。希望在进入2.0时代之后,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妥善地解决,让碳市场和碳价都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异常的价格

从长时间维度来看,全国碳市场价格的上涨从去年就开始了。

2023年7月18日,全国碳市场挂牌协议交易最高价达到65元/吨,超过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挂牌协议最高价62.29元/吨。

这一价格突破了全国碳市场启动以来的隐形价格“红线”。也正式从此开始,全国碳市场价格一路走高,不断刷新历史纪录。

8月15日,全国碳市场收盘价首次超过70元/吨;10月10日首次超过80元/吨。在10月12—26日连续11个交易日中,全国碳市场收盘价都超过80元/吨,并在10月20日一度达到82.79元/吨的高位。

在此之后,碳价短暂下滑,11月份降至70元/吨左右,但在12月末又回升至约80元/吨的高位。最终,2023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为79.42元/吨,较第二个履约周期首日开盘价上涨超40%。

不过,2023年下半年的碳价上涨,有着明显履约驱动的痕迹。

所谓履约驱动,是指履约期市场活跃度明显高于非履约期。市场主体为了在履约期前完成配额清缴,紧急购买配额,引发市场活跃和价格上涨的现象。

2023年7月17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1、2022年度碳排放配额清缴相关工作的通知》。

相比首次履约期,此次全国碳市场履约期的周期为2年,即下发了2021年和2022年两个年度的预分配配额,控排企业须在2023年12月31日前完成2021、2022年度配额清缴。

从时间上来看,7月17日文件下发,7月18日立刻出现了价格上涨,完全符合履约驱动的条件。

实际上,在整个全国碳市场1.0时代,也即2024年1月《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公布之前,履约驱动几乎就是全国碳市场流动性和价格波动的核心原因。

但进入2024年之后,履约驱动显然不构成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原因。实际上,2024年截至目前的涨幅却是十分惊人。

从2023年7月18日算起,2023年下半年四个多月的时间里,最大变化是从65到82元,涨幅大约为26%。

而从2023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算起,到2024年4月30日,也差不多是4月的时间,最大变化是从79到103元,涨幅大约30%。

尤其是4月16日之后,涨幅更为明显。收盘价从89元迅速飙升至4月29日的103元。不到2周的时间,就上涨了15%。

为何碳市场在2024年会出现这样异常的价格?这与全国碳市场的2.0时代有哪些关联?

解构暴涨

就像2023年7月18日开启的涨价是因为7月17日的文件发布;2024年4月16日开启的涨价是因为4月15日的一则新闻。

4月15日,彭博社发布消息称,知情人士透露生态环境部已要求企业在周二之前就旨在解决配额过度分配问题的计划草案发表评论,并对可以结转到下一年的配额数量设定限制。

“这引发了市场恐慌,导致碳价在短期内快速攀升。”有碳市场分析人士告诉《能源》杂志记者。

这侧面反映出当前我国碳市场受到政策的影响极大。不过短期消息或许会引发短期的价格刺激,但是进入2024年之后持续的价格上涨也不能完全归咎于这样的消息刺激。

“本轮碳价上涨,是有多方面原因诱发的。”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碳市场首席分析师林立身告诉《能源》杂志记者,“长期以来市场主体的惜售惯性、处罚措施的加强、未来配额收紧的预期……多因素联合作用让碳价在短期内出现了明显的上涨势头。”

惜售是从全国碳市场1.0时代延续下来的老问题。

2023年3月1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2021、2022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涵盖电力行业的配额分配与结算。

《方案》显示,目前,中国碳市场仍然采取基于排放强度的总量控制设计、免费分配配额,即根据控排企业所拥有的燃煤和燃气机组的实际产出量(如供电量)和预先规定的碳排放强度基准值(基准线法),向企业免费分配配额。

“目前来看,免费分配的配额量不少,很多企业都会有配额盈余。”有发电企业相关人士告诉《能源》杂志记者。

在发电集团内部,大多成立了碳资产管理公司,同一对集团内的发电企业进行碳资产管理、配额交易等碳相关业务。因此,在一家发电集团内部,盈余配额首先会考虑交易给缺乏配额的机组。

理论上来说,出售配额会有一定的收益。“但是对于发电企业,尤其是央国企来说,攥住配额以防意外,远比盈利要来得重要。”有发电企业碳资产公司相关人士说。

从国际碳市场经验来看,免费配额发放不会持续,配额总量收紧也是趋势,因此发电企业的惜售行为也就不难理解。这也是碳市场一直以来价格稳定,只有在履约期出现履约驱动,价格上涨的原因。

而到了2024年,情况开始发生变化。1月,《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于国务院第23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2018年,《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出台并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在第十九条中规定了未能达到履约目标的,处以本年度碳配额市场均价的2~5倍罚款。除此之外,针对控排企业履约情况的惩罚措施未有提及。

而在正式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中,规定了“重点排放单位未按照规定清缴其碳排放配额的,……处未清缴的碳排放配额清缴时限前1个月市场交易平均成交价格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可以责令停产整治。”

显然,碳市场的处罚措施将会在2.0时代得到明显加强。

“处罚措施加强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企业的履约意愿加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不满足于惜售,而是要囤积配额。”有接近发电集团碳资产管理公司的人士说,“这进一步加剧了碳价的抬升。”

处罚力度加强+企业惜售心态,让全国碳价在进入2024年之后一路走高。而4月15日外媒的报道,更是进一步加强了企业对政策预期的恐慌情绪。

收紧配额此事是真是假?参与碳市场企业的恐慌性收购,只是来源于一个不确定的消息吗?在这背后还有什么样的内因,让企业饱含苦衷?对于迈入2.0时代的碳市场,企业有着哪些期盼?

糟糕的不确定性

“现在整个市场的流动性还是比较差的。”一家央企发电集团碳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告诉《能源》杂志记者,“进入2.0时代之后,碳市场里的企业可能要面临2个问题,一个是价格不断上涨,履约成本上升;另一个就是为了2025年更好地结转配额,大量出售。”

据《能源》杂志获悉,生态环境部正在对2023年、2024年的配额发放、分配进行征求意见。其中一项关键内容就是:只有更多地出售持有配额,才能将配额结转至下一周期。

根据《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足额清缴碳排放配额后,配额仍有剩余的,剩余配额可跨履约周期结转使用。但目前没有具体规定出台。

2023年3月1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2021、2022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为促进碳市场交易的活跃度,解决配额过度盈余和发电行业“配额惜售”问题,第二履约期的配额分配方案引入年度管理配额,给碳配额打上了年份标签,还提到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2019—2020年度配额结转相关规定另行发布,已经释放出要出台配额结转制度的信号。

在《能源》杂志的走访中,记者发现限制配额结转本身并未引发企业的过多意见,只是让相关企业表达了对未来市场不确定性的极大担忧。

“限制配额结转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可以提高市场的活跃度。”上述知情人士说,“但从征求意见稿整体来看,收紧配额、加强流动性等措施,都有很多意外的地方。”

这里所指的意外,就是配额分配征求意见稿中有关实际排放数据重新计算的问题。

据了解,此举将会得出企业在2020年的新配额量。而原先下发的配额将会重新计算,多余的部分将在2023年分配的时候进行核减。

“之前的碳价多少钱?现在又是多少钱?”有发电企业负责人表示,“如果一直没有统一碳排放核算的标准,是不是意味着企业要不停地重新考虑配额持有量的增加或者减少?这不仅有失公平,而且对市场流动性提升并没有帮助。”

在火电减排力度不断加强、减排空间很小的情况下,排放配额的重新调整并不算意外。但对既往碳排放重新核算的确超出了企业的预期。我们无法得知这一政策计划提出的原因,但对于企业来说,这释放出了并不算太好的信号。

截至去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达到4.4亿吨,成交额约249亿元。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共纳入发电企业2162家,配额履约完成率为99.5%。第二个履约周期共纳入发电行业控排企业2257家,年覆盖碳排放量超过50亿吨。有消息称第二履约期的履约完成率也超过99%。

“还是有很多企业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完成履约。现在处罚力度越来越大,约束也越来越多,之后的价格可能还要更高,履约的压力也更大的。”上述业内人士说,“碳价开始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指标,但是在这样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前,碳价还能不能很好地准确反映供需和约束呢?”

失准的价格?

在碳价一路走高,突破100元/吨之后。一个问题开始浮现:在今年按计划扩充碳市场之后,价格会继续走高吗?

“对于碳价的判断,现在还是存在一定的分歧。”林立身说,“有人会觉得在经济承压的背景下,政府会采取调控措施稳住碳价,避免给企业增加更多负担;也有观点认为配额收紧+履约期,可能会让碳价上涨到一个新的台阶。”

如果仅从碳市场本身的情况来看,进入碳市场2.0时代之后,配额收紧和履约压力的存在,再加上更多行业纳入市场,碳价上涨几乎是毫无疑问的事情。这也是大多数碳资产管理公司目前所持有的看法。

变数似乎就在于,政府是否会对过高的价格进行管控。仅从目前的全国碳市场来看,除了类似“窗口指导”的措施,并没有可以称得上是稳价的机制存在。

让我们把视线重新拉回配额结转这个问题。在欧盟碳市场(EUETS)的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不得配额结转导致碳价暴跌的情况。为此欧盟引入了配额市场稳定储备机制(MarketStabilityReserve)。

即欧盟每年发布截至上一年底碳市场的累积过剩配额总数,然后将过剩配额总数的24%/12%(2024年起)转存入MSR。同时,当市场配额低于4亿,或者虽不低于4亿,但连续六个月以上的配额价格比前两年的平均价格高出三倍,则从储备中取出1亿配额注入拍卖市场,从而有效应对不可预料的需求侧冲击。

这一政策至少有两个好处:一定程度解决了配额过剩问题;让稳定市场价格有了充足的手段。

“目前来看,全国碳市场需要类似的稳价机制。”林立身对《能源》杂志记者说,“这能有效地减少市场未来的不确定性,让碳价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很多已经深入参与碳市场的企业看来,碳市场1.0时代在稳定运行了约3年之后,也确实到了需要不断完善规则的时候。

“目前全国碳市场的制度设计是符合我国碳达峰目标要求的,符合我国碳市场发展阶段的,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孙轶颋在2023年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指出。

1.0时代,我国碳市场一直没有设定排放总量上限,这保证了一定的灵活性,也是履约期驱动交易的核心原因。“现在来看碳定价机制是不健全的,碳价未必反映真实价格。”有碳市场相关人士表示,“这样的市场容易受到大宗交易的潜在影响,导致价格曲线失真。”

从绝对值来看,相比于欧盟的主要国外碳市场,国内碳价总体而言仍然处于合理区间。但随着碳市场的完善、“双碳”战略的推进和碳约束的加强,仅仅表象上的合理价格对于市场主体来说已经不再足够。企业迫切需要明确中长期市场上限、总量盈余、价格大致波动趋势、市场稳定性等关键信息。

而这些都是目前全国碳市场所缺乏的。

“碳市场交易的配额,最终要被企业拿来履约,而不是一个单纯的投资品。从这一方面来说,短期内交易不够活跃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有碳市场参与企业表示,“从长期价格表现来说,碳期货等制度的推出有一定的迫切性。我们需要有能够更充分反映价格的机制。”

进入碳市场2.0时代之后,企业的压力无疑会越来越大。而让整个市场各类机制更完善,让价格更反映供需而不是极易受到波动,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毕竟面对着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压力,不确定性当然是越少越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