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能源综合改革创新实践探索——以安徽长丰为例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张学锁卢伟白海波(安徽皖丰长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推动区域能源综合改革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基础。现有各地的能源改革措施一般侧重于供给侧或者消费侧,制定的各项措施也一般侧重于单一领域。面向“双碳”目标,

首页 > 火电 > 火电产业 > 评论 > 正文

县域能源综合改革创新实践探索

2024-05-22 16:16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 作者: 张学锁 等

县域能源综合改革创新实践探索

——以安徽长丰为例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 作者:张学锁 卢伟 白海波

(安徽皖丰长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推动区域能源综合改革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基础。现有各地的能源改革措施一般侧重于供给侧或者消费侧,制定的各项措施也一般侧重于单一领域。面向“双碳”目标,安徽省以县域能源综合改革创新“先行先试”,选定长丰县作为全省首个试点县,通过“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依托城市、工业园区和乡村三大板块,聚焦交通、建筑、工业和农业农村四个重点领域,以及科技应用、体制机制创新两个关键方面,深入推进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机制在长丰集聚,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探索安徽经验。

一、长丰县能源革命试点相关背景

1落实省政府部署,打造能源改革试点

2021年10月,安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以更高站位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争创国家能源综合改革创新试点省,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同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双碳”背景下推进能源综合改革创新、促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工作,提出选择长丰县作为能源综合改革创新试点县,并同步开始相关试点项目建设。

为指导试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充分发挥政企院所各方专业优势,由安徽省能源集团(以下简称“皖能集团”)、长丰县政府、中国科大等单位共同编制试点县方案。2022年11月,安徽省人民政府第19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长丰县建设能源综合改革创新试点县方案》,明确通过皖能集团与长丰县政府作为试点县建设的双主体,按照“1年打基础、2年见成效、5年形成省示范”的时间轴,围绕交通、建筑、工业和农业农村四个重点领域,搭平台、开模具、建体系、育生态,进行政府能源经济治理的制度性探索,积极推进示范项目建设,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助力全省能源综合改革创新和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2争创国家农村能源革命试点

2023年12月,长丰县成功获批全国首批15个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也是安徽省唯一率先开展农村能源革命试点的县。试点将以推动能源“四个革命”为主线,以“一体两翼”发展格局为基础,加大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力度,促进农村产业提档升级、拉动产业链延伸,促进能源转型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为其他地区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路径和经验。

二、试点县主要做法

1创新政企合作机制,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

试点过程中,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创新政企合作模式,由皖能集团与长丰县政府按照60∶40股权比例设立平台公司(皖丰长能公司),作为共同推进长丰试点县建设的操作平台。由皖丰长能公司按照“宜参则参、宜控则控”模式,吸引各方主体参与试点项目建设,目前已成立11家项目公司。双方成立联合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与项目调度机制,强化部门协同与责任分工。推动“政产学研用金”一体化,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合作机制,推进各项试点任务高效落地实施。

2聚焦项目化、工程化,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转型

长丰试点县建设以推动能源“四个革命”为主线,依托城市、工业园区和乡村三大板块,聚焦交通、建筑、工业和农业农村四个重点领域,全面推动能源消费节能低碳化、能源供给清洁多元化、能源科技应用示范化和能源体制机制创新化。按照“1年打基础、2年见成效、5年形成省示范”的时间轴,明确“一升两降两翻倍”的改革目标(即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碳排放量持续下降;本地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翻倍、新能源汽车及节能环保产业产值翻倍),梳理实施2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120亿元。

一是打造绿色交通体系。聚焦“绿色能源+综合服务+数字智能”,创新建设集油、气、充电、换电、加氢“五位一体”供能的综合能源港。2023年8月,正式运营全省第一座综合能源港(下塘梧桐大道站),每日最大可满足2000辆燃油车、80台次氢能公交、576台次充电车辆、300台次换电车辆的供能需求,理论上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1.6万吨,节约社会用能成本超2000万元(项目充电桩与换电站年最大充/换电量946万千瓦时,相当于4730万千米行驶里程,可节约473万升汽油。按汽油与用电成本折算,相当于年降低用能成本2935万元)。推动更多新能源交通方式推广发展。2022年12月,中国第一辆氨能动力重卡在长丰县下线,可实现天然气掺氨30%,降碳30%,运营成本低于LNG卡车约0.4元/千米。目前,在燃油车中正在继续研发提升掺氨比例,下一步将实现柴油动力车掺氨80%,降碳80%,运营成本低于燃油车约0.85元/千米。同步正在建设全省统一的充换电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已上线运营,目标是将安徽省打造成全国新能源汽车充换电驿站、客栈。

二是发展低碳节能建筑。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在长丰宇桥生态科技园(总建筑面积约167万平方米)规划园区整体综合能源解决方案,目前已建成1号能源站,采用地源热泵、水源热泵、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等清洁能源供应为主,配套建设光伏、水蓄能、冰蓄冷等为辅的多能互补系统,园区智慧能碳双控平台也正式上线。后期还将新增建设2座分布式能源站,实现园区集中清洁能源冷热联供全覆盖,年节能量可达7.2万兆瓦时,减少碳排放约2.2万吨,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超50%,并将搭建全省第一个园区级微电网。同步在县域因地制宜挑选重点小区、医院进行地热+供暖制冷项目建设,建成长丰县公园首府小区、北城医院、中医院等地热项目,并在全县公共机构全面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建成碲化镉玻璃幕墙建筑光伏一体化示范。

三是推动工业节能降碳。推进能源工业互联网在工业园区的落地应用,运用工业互联网思维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和节能降碳。由皖能集团联合海尔卡奥斯共同承担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任务,2023年4月,全省第一个园区级智碳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在长丰下塘工业园正式上线运行,现已接入园区37家规模以上企业电热气等用能数据,并初步实现用能诊断、能耗监测等功能。项目按三个阶段目标实施:阶段一,聚焦工业园区基于数字化工具赋能能源核心场景,实现园区内能源的梯级利用和绿色能源就近消纳;阶段二,实现对园区内分布式能源、可调负荷的需供互动和优化平衡,支撑全省能效体系建设;阶段三,以数字化引领绿色化,以绿色化带动数字化,构筑起服务于安徽全域工业园区的能碳服务生态圈。目前在省能源局指导下,正计划依托该平台开展园区分布式光伏中长期交易试点。同时精准摸排县域高耗能企业,分类施策,通过建设工业厂房屋顶分布式光伏、园区小风机等,成功打造双杰电气“零碳工厂”等示范。

四是促进农业农村绿色转型。将新能源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以绿色农业产业技术拓展农业增值新空间。由皖能集团与中国科大专家团队合作,结合“匀光互补”“智能补光”等技术专利,充分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设施农用地,形成“棚顶光伏+中间种植+底部养殖”新模式,在长丰县陶楼镇首期15亩示范已正式投运,总装机约0.68兆瓦,年发电约70万千瓦时,年产草莓约2000斤,年产鱼15万斤,每年为村集体带来租地收入约1.2万元,为农户带来就业收入约12万元。利用专利技术孵化的全省第一块匀光互补型光伏组件,参展第16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并受到广泛关注,目前正在黄山、宣城等地的茶光互补项目上进行试验,试验成功后将推广至全省茶光互补项目。同时,长丰县作为国家首批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地区之一,截至目前,全县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超过400兆瓦,每年可提供清洁电量约4亿千瓦时,减少碳排放约32万吨,每年为农户增收租金1700~3000元。

3搭建集成创新平台,推动能源科技落地应用

强化与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长丰能源综合改革创新试点综合集成创新作用,推动地热能、氢能、氨能、储能、智能电网、V2G/S2G、光伏建筑一体化等能源领域先进技术、关键设备、重大产品转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与中国科大碳中和研究院围绕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技术合作,打造创新平台;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成立安徽省能源协同创新中心,推动氢氨融合技术的工程化应用;依托中国科大在人工智能、智能计算等领域的基础性、前瞻性和关键性技术研究,探索智慧能源、数字能源的新业态。持续吸引能源科技研究团队进驻,对新技术应用进行孵化。

三、长丰县能源改革试点经验启示

1创新体制机制是基础,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合作机制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又是一个重大实践命题。安徽省推动能源综合改革创新试点县建设,在实践中探索“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结合形式、结合机制以及落地逻辑。通过市场的手段成立平台公司统筹推动试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平台公司的市场化主体功能,“宜参则参,宜控则控”,吸引各方社会主体参与,结成利益共同体开展多层面的组局式投资。政府在政策设计时加以引导,围绕市场准入、交易机制、风险防范和民生保障等问题,及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降低新能源、新业态发展的非技术成本,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加大能源“新基建”的投入力度。

2工程化、项目化是核心,打造“样板房”“样板间”推动能源综合改革创新

回顾我国40多年的改革历程,先易后难、先试点后推广、先局部后全局,是我们国家推进改革工作的重要经验和成功做法。安徽省围绕长丰能源综合改革试点,以项目建设为落脚点,通过打造示范项目引领行业变革,形成工程化、项目化、场景化推进格局,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落实。经过一年多的探索,长丰试点的意义和价值已初步显现,它的意义不在于某个单一项目和长丰县本身,而在于“模具”和“示范”价值,为全省全面实施能源综合改革创新积累经验、探索路子。围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探索实施能源综合改革创新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方法和机制,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3开放合作共赢是保障,形成搭平台、开模具、建体系、育生态的合作理念

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长丰能源综合改革创新试点充分发挥政企双方合作优势,搭建共建、共用、共享的合作平台,依托平台公司广泛链接一流高校院所和行业先进企业资源,共同推动将长丰打造成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聚集地。通过在工业、农业、建筑、交通四大领域的创新模式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构建起推动区域“双碳”目标实现切实可行的路径体系。同时通过政府、高校院所、龙头企业三方联合,围绕能源工业互联网、氢能利用、氨能利用和虚拟电网等能源新技术,落地应用场景,培育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生态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