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轮转,造化弄人。这几年来,煤电仿佛坐上了忽高忽低的“过山车”,一会儿从巅峰滑落谷底,一会儿又在命运的驱使下重新登顶。有媒体预测,2024年可能会迎来一轮煤电装机增长的大爆发,从而成为煤电投资建设的高峰之年。(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媒”作者:管永生)就在几年前,我们还在感叹命运多

首页 > 火电 > 火电产业 > 评论 > 正文

新旧两股势力博弈煤电“盛宴”

2024-04-12 16:06 来源: 电联新媒 作者: 管永生

岁月轮转,造化弄人。这几年来,煤电仿佛坐上了忽高忽低的“过山车”,一会儿从巅峰滑落谷底,一会儿又在命运的驱使下重新登顶。有媒体预测,2024年可能会迎来一轮煤电装机增长的大爆发,从而成为煤电投资建设的高峰之年。

(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媒”  作者:管永生)

就在几年前,我们还在感叹命运多舛的国电宣威发电公司“生得伟大、死得憋屈” (见本刊2019年11期热文☞《煤电洗牌 弃车保帅》)。几年后,凭借出色的保供成绩,该公司已由“僵尸企业”蜕变为“火电明星”,受到有关部门高度赞扬。

保供不仅救活了部分“气若游丝”的存量煤电,保供还为增量煤电进场扫清了道路,让煤电行业重回聚光灯下,享受万人瞩目的“高光时刻”。

实际上,在新一轮“电荒”袭来之际,有关部门和有识之士就认识到,煤电之于电力供应不可或缺,煤电之于系统安全不可或缺,煤电之于“双碳”目标实现不可或缺。

于是,“核准”的印章明显加快了敲击速度,煤电设备制造厂房通宵达旦的灯光与沉寂多年的煤电建设现场的灯光遥相辉映,仿佛同频闪烁的摩斯密码,相互传递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观察煤电投资市场,“一股新势力”正在潜滋暗长,他们大多是地方能源投资公司,手握一定煤炭资源,对新增煤电项目所持的态度积极主动。其中,有些公司原本就“脱胎”于煤炭行业。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更何况“由煤而电”不但为煤炭企业经营增加了一道保险,而且,也不失为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的明智之举。

反观传统发电集团,尤其是手中没有“电煤”资源的发电集团,对此的态度相当克制、冷静,甚至借机卖掉旗下部分煤电企业,加快转型。

究其原因,主要是手中存量煤电资产过多,产业结构失衡,企业因之负累,经营如履薄冰。煤电已由当初的“小甜甜”变成如今的“牛夫人”,宝贝成了包袱,大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之态。

一边是“初生牛犊不畏虎”,一边是“却道天凉好个秋”。不同主体对煤电投资态度大相径庭,颇为耐人寻味。

去年出台的煤电容量电价政策就有打消相关投资者疑虑的“破冰”意味。众所周知,电价是引导煤电投资的风向标,在电价很难突破“红线”的情况下,电煤价格就成了煤电企业的生命线。

如果容量电价不足以疏导煤电企业的成本,那么,就没人敢拿“生命”开玩笑。所以,传统发电集团对投资煤电所持的态度应在情理之中。

必须看到,发展高质量新能源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煤电调峰和兜底保障的定位并未改变。有道是,一山难容二虎,彼长此消中,煤电终将渐行渐远。因缺电而重启煤电的举措,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权宜之计,煤电重登主力电源的良好愿望也不过是痴人说梦。

因而,对待煤电发展还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切不可听风就是雨,一遇到缺电,就习惯性地想到发展煤电,而忽略了需求侧管理等他法,从而陷入水多了掺面、面多了加水的“死循环”之中。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道路上,我们已经经历过“去煤化”“一刀切”之谬举,因而,决不能重蹈覆辙,矫枉过正,搞非左即右、非此即彼的“零和游戏”,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

对于投资者而言,新增煤电或许能带来新增利润,但是,长远来看,以煤电配合新能源发电、以煤电配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组合投资,可能更加符合未来能源电力的发展方向。由此又引出了另一个话题,煤电与新能源究竟如何配比才更加科学合理?

最后,套用一句电影台词,如果你爱他,就让他做煤电,因为煤电不可或缺;如果你恨他,就让他做煤电,因为煤电前途难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