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要从十三年前说起。那时韩国的碳交易法刚刚通过,我也刚从韩国公司离职准备回国发展。一位跳槽到甲方公司的前同事找到我,说他们公司计划开发一款碳管理软件,希望我去帮他们参谋参谋。
那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化工,在韩国这个业务能进前五,但之前从来没开展过碳业务。据我前同事说,他们想开发完这个碳管理软件后,在自己用的同时,也想借着这个机会对外开展碳管理相关业务。
我说想法很好,但可能基本有这个碳管理软件需求的企业,他们的想法都跟你一样,自己开发然后往外卖,那你又卖给谁呢?
事实上,他找我的原因,是因为我在原公司的时候参与了LG旗下的碳管理软件开发,而LG跟他们一样,之前从没开展过碳业务,想通过碳管理软件切入这一块。我想,在他们开发各自的碳管理软件时,都以为对方是自己的潜在客户把。
最终的结果是,那几年几乎所有有点实力的企业都自己开发了碳管理软件,所以等准备往外卖的时候才发现根本没有市场,开发的软件唯一的用处就是给到公司自己用。不出所料,我的那位前同事在那个公司不到两年离职了,相关的部门也被裁撤,原因是没业务可做。
同样的事情在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后也重演了一遍,很多公司要开发碳管理软件的第一反应跟韩国那家公司一模一样。于是乎,一夜之间,无数重复劳动且同质化严重的、目标客户都自行开发了且认为自己才是目标客户的客户的碳管理软件拔地而起。
不过中国的碳管理软件要比韩国的情况要好那么一丢丢,毕竟中国企业多嘛,所以有那么几个软件公司还过得不错。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的企业都预判了未来的市场,所以招兵买马准备大干一场。但未来的客户预判了他们的预判,所以也招兵买马大干一场。最终的结果是:兵马成了(短时间的)最大赢家。
有人会问,碳管理软件这个风口早过去了,你今天聊这个干嘛?
做了这么长的铺垫,其实我想聊的是,CCER重启正上演当年碳管理软件的那台戏,而且是PLUS版。
一个潜在的、有可能备案成功的CCER项目,甲是业主,乙是中间商,丙是开发方,丁是咨询方。为了开发这个CCER项目,从未开展过碳业务的甲乙丙丁都单独成立了公司并招兵买马,以期未来能够开展更多的业务,殊不知其它的业主也是同样的想法,到头来可能就像前面的例子一样,除了第一个项目外,再无其它业务可做。
相对于之前的碳管理软件版本,CCER版本可以拉动几个公司的成立及几十号人的参与,所以是名副其实的plus版。
这种为了一碟醋包一顿饺子的操作比比皆是。大量的公司成立,大量的人被招进这一行,这个行业一下子看起来扩大了好几倍。然而,这个市场正像碳管理软件那一拨一样。各自都把对方看做潜在客户,回头一看,这竟是相互误判带来的虚假繁荣。
要知道,几个公司只围着一个项目做是很有风险的,万一这个项目不成功怎么办?那岂不是公司都要注销?那些被招进去的人又怎么办?即使成功了,如果没有新的项目或者业务,那公司人大部分时间都得放假。特别是林业碳汇类项目,不确定性太大,现在在谈或者已经签约进入开发流程的项目,最终能备案的有一半的已经不错了。剩下的忙活了大半年的人和公司,可能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当然,不可否认,现在是入场的最好时机,在其它行业都在萎缩的情况下,CCER的重启无疑让双碳行业成为当前最耀眼的行业之一。
那么,在当前风险与机会并存的碳圈里,企业及个人应当如何选择,才能尽量抓住机会的同时,降低风险呢?
首先对于公司来说,如果你是业主方或资源方,你需要好好盘算一下,即使没有新业务,你既有的资源是否足够支撑一个专门做碳资产开发的公司运营,如果可以,那么你可以另起公司,另建团队。否则还是建议把资源给到外部公司帮忙开发更实在。
如果你是中间商,需要成立公司来过帐,那么建议就做个壳公司,轻运营,即使项目黄了还能全身而退。如果对CCER不熟,最好不要现组团队,自己开发项目,因为你没有能力判断你招来的团队是否有那个实力,而且一旦项目不成,还要养一大堆人,压力很大。现在有经验有实力的技术人才本来就少,他们基本不会去到刚成立的公司,特别是这种壳公司的。
如果你是有实力的咨询方或者开发方,那就可劲儿地跑项目吧,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其次对于想入行或者跳槽的个人来说。正如我前面所说,等这波热潮过去,大约在明年下半年,估计会有大量新成立的公司或解散或无业务可做干耗着。无论你是新入行,还是老手跳槽,都要尽量避免去到这样的公司。
对于老手来说,你可能面临很多的跳槽机会,条件可能还都不错。我认为机会来了该跳还是跳。但要注意如果对方公司刚成立不久,而且业务非常单一,比如只有一个项目可做,那么我建议无论条件开得多好都要慎重考虑。最好是去到团队成熟,业务类型丰富且互补的公司,这样相对要保险一点。
对于新手来说就比较简单了,公司业务稳不稳定,工资多不多其实一点都不重要,重要是看有没有高手带,其它的一切都是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