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降低全社会控制成本、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
11月8日,中国碳市场大会2023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发表了题为“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与展望”的主旨演讲,分享了他对中国碳市场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
中国碳市场建设取得哪些成效?
谈及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王金南指出,我国已建成全球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超45亿吨(全球最高),也是发展中国家第一个国家级碳市场。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取得了全流程制度框架和支撑体系基本建立、制度体系与各项技术方法不断完善、碳市场数据质量及管理水平大幅提升、碳价格发现和激励约束机制初步形成、全社会绿色低碳意识提升等五大成效。
“目前,全国碳市场整体运行平稳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第一个履约周期成交均价42.8元/吨,2021年至今均价58元/吨,2023年10月突破80元/吨,碳价格稳中有升,未出现剧烈波动,谈价格发现机制初步形成。”王金南表示,作为一种激励驱动的市场化环境管理政策,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严格的惩罚机制是保障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健康运行的基础,全国碳市场通过优化配额分配方法,优化碳排放资源配置作用初步显现,碳减排激励约束机制初见成效。
目标:构建更加有效、更具活力,更有国际影响力的全国碳市场
与此同时,王金南指出,随着政策导向从能源消耗总量、能源消耗强度“能源双控制”向碳排放强度、碳排放总量“碳双控制”转型,推动国家“十五五”建立重点行业和区域二氧化碳或者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中国碳市场交易机制也面临改革创新的迫切需求。如何构建更加有效、更具活力,更有国际影响力的全国碳市场成为其改革创新和发展的目标。
所谓更加有效,是市场内外的相关信息被碳交易价格所反映,并通过碳价调节机制最终以较低成本达成减排效果,促进低碳技术投资和低碳经济转型。更具活力,即反映交易量和交易频率的指标,体现了碳市场整体的交易活跃度和流动性。更有影响指我国碳市场对国际碳减排效果和碳定价政策的影响程度和话语权,是碳市场有效性和活力的综合表现。
首当其冲,是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行业类型。王金南认为,全国碳市场扩围是实现“双碳”目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碳市场有效性和活力的必要措施。
“碳排放剩余空间与GDP巨大增长需求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前两年电力、石化、有色、造纸等排放均有增长,迫切需要将更多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企业纳入全国碳市场。”据王金南预测,八大行业覆盖之后,配额总量可能会从目前的45亿吨扩容至70亿—80亿吨,覆盖排放总量60%左右;未来,中国碳市场如果金融化之后,交易量有可能达500亿吨—600亿吨。
今年10月1日开始,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正式进入过渡期。CBAM初期将对我国水泥、钢铁、铝、化肥、氢等相关产品出口带来绿色壁垒与风险。
王金南表示,长期来看,产品覆盖范围将扩大至EUETS(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所有行业,将对我国相关产业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市场扩围不仅能有效应对国际贸易壁垒,也将提升我国在国际碳定价领域的话语权。
中国碳市场将成为中国引领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平台
“全球碳交易体系发展离不开中国碳市场的健康发展。中国碳市场将成为中国引领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平台。”王金南表示,当前,中国碳市场覆盖排放量超50亿吨,是覆盖排放量最高的碳市场;未来纳入八大行业后覆盖排放量将占全球排放总量的20%以上,对全球碳交易体系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王金南认为,中国碳市场的碳定价机制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减缓气候变化的晴雨表。碳市场提供的碳价格信号,有利于实现全社会的减排成本的降低。碳价会在整个经济体内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市场配额交易、减排技术创新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也会为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创新和投资提供动态激励。
就如何推进中国碳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融合,王金南建议,通过碳市场与世界各国建立气候合作交流平台,以碳减排信用体系为纽带,加强技术、方法、产业、金融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推进企业碳排放在线监测,以及MRV体系、配额分配方法等相关制度、标准、方法与国际碳市场接轨。同时,提高CCER国际认可度,推进CCER参与国际交易,与海外碳市场形成连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