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电站第一道防线,就是产品本身。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新能源处创新发展部部长 石磊
2023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SNEC第八届(2023)国际储能技术和装备及应用(上海)大会在上海举行。会上,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新能源处创新发展部部长石磊带来题为“以标准化检测认证助力新型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演讲。
他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新型储能从商业化步入规模化发展时期,目前锂离子电池占比94%,其他包括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飞轮等技术,目前各种标准都不健全。从应用场景来看,电源侧占比48.4%,电网侧占比38.72%,用户侧占比12.88%。我国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是大力发展电网侧储能,对电网起到支撑作用。
由于储能产业背景,国家非常重视储能行业的高质量健康发展,密集出台相关的政策,2022年一共出台将近600多项政策,从国家层面、四个方面对整个储能行业的发展进行了约束。首先是发展《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国家层面、技术角度、参与市场盈利、储能安全的四个维度上对整个储能行业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关的要求。
国家的标准体系共涉及八个板块,归结为五个方面:产品、设计、设计选型,第一是电站的设计,还有相关的设计,第二是设备的选型,第三是施工验收、并网验收、加强运行维护、提升应急消防。
目前储能电池、 EMS的关键性设备已经呈爆发式增长,产品设计的水平参差不齐,对产品质量追溯能力也不足。企业现在没有对储能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充分的认证,系统的测试和验证的周期过短,使得安全测试没有到位,这也是目前行业发展的短板。
他强调,产品方面,最受关注的应该是构网型逆变器和构网型逆变器,构网型逆变器对电网将来起到很强的支撑作用,直接将储能系统对电网的跟随作用,转换为支撑作用,使得电网的调度更加有效。
接下来,他介绍了国内外储能检测认证情况。目前开展的电化学储能涉及的是铅储、锂离子、液流和钠离子电池。目前液流电池标委会已经成立,具体的标准正在起草中。其他如压缩空气和飞轮储能量很少,标准也不健全。
储能电站第一道防线,就是产品本身。目前所有制定的各种标准,仅限于规避大部分的问题,能够完全检测出产品是不是有问题。储能产品本身的问题作为储能发展安全的核心,这个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储能产品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对它的检测、各种方案产品时效性也在不断深入研究。
我国新型产品标准检测认证整体还有待完善,其中电化学储能、机械储能、电磁储能以及锂离子电池目前已经完善,但热失控等安全标准相对缺乏。钠离子电池目前比较火,但还没有开展相关检测工作。机械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标准比较缺乏,都是以团标为主,还不能形成一个主流。电池储能、超级电容储能认证和标准都已经开展,超导储能目前尚处于研发阶段。
最后,他针对我国储能检测认证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目前,国家对储能各种要求越来越细,在标准的角度上已经建立新型的标准体系。首先,标准的制定应涵盖基础通用、规划设计、设备试验、施工验收、并网运行、检修监测、运行维护、安全应急等,结合新型储能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开展相关的制定和修订,推动各类技术的发展、应用和标准制定协调发展。其次,加强系统安全、施工验收的重点编制,持续改善新型储能标准体系。第三,积极参与储能标准国际化工作,加大国际标准化人才力度的培养。
(北极星储能网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嘉宾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