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14日,宁夏市场监管厅发布《构网型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范》《构网型储能参数整定技术规范》《虚拟电厂并网运行技术规范》、《新能源场站风光资源监测技术规范》《构网型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测试规范》等5项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构网型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

首页 > 储能 > 储能应用 > 电网侧 > 政策 > 正文

明确黑启动、惯量支撑等具体要求!宁夏构网型储能标准征求意见!

2025-05-16 17:58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14日,宁夏市场监管厅发布《构网型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范》《构网型储能参数整定技术规范》《虚拟电厂并网运行技术规范》、《新能源场站风光资源监测技术规范》《构网型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测试规范》等5项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

《构网型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范》

适用于通过10(6)kV及以上电压等级接入交流公网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构网型电化学储能系统。

装置应满足GB/T38953、GB/T38983.1等相关要求,具有参与电力系统调峰、调频、调压等能力,具备有功功率响应及控制、惯量响应与一次调频、阻尼控制、电压调节及无功控制、黑启动、并离网切换、构网模式和跟网模式切换等功能。

单个构网型储能变流器应满足:

额定电压下,单个构网型储能变流器交流侧电流在110%额定电流下,应能长期持续运行,在120%额定电流下,持续运行时间应不少于2min。

装置并网点应设有易于操作、可闭锁、具有明显断开指示的并网断开装置。

通过35(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接入公用电网的装置,应配置故障录波装置,接入的模拟量及开关量应满足远程控制的要求,并应具有足够的记录通道,应记录故障前10s到故障后60s的情况,录波信息应远传至电网调度机构。

确定装置配置的功率和能量规模、装置接入位置以及建设时序,且装置整体短时过载能力应不低于300%额定电流、持续运行时间不低于10s。

无功补偿设备动态调节响应时间应不大于30毫秒,并网点处超前或滞后功率因数不应小于0.95。

有功功率响应及控制功能应能根据电网相角变化,保持电压源特性,自发响应有功功率,有功功率响应启动时间不应大于5ms,响应时间不应大于30ms; 应能接收就地和远程的有功功率控制指令,能接收并响应调度发送的AGC指令,可调节范围为额定功率的-100%~100%。

电压调节及无功控制功能装置应具备电压调节能力,电压调节范围上下限应可调,范围宜为0.9~1.1。电网电压发生扰动时,装置动态无功电流启动时间应不大于5ms,响应时间应不大于30ms;装置功率因数应在超前0.95~滞后0.95范围内连续可调。

构网型储能变流器黑启动时间应不大于3min,具备一键零起升压功能;储能元件功率应不小于1.2倍所恢复负荷的功率,储能元件额定放电能力应不小于15min厂用电持续用电电量,装置短时过载能力应满足所恢复负荷启动的冲击电流要求,且宜具备1:1空投变压器能力。

《构网型储能参数整定技术规范》

适用于通过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并网,以及通过10kV电压等级与公共电网连接的构网型储能系统。

装置惯性时间常数应根据电网的需要灵活配置,设置范围宜为2~20s;

其中还明确,构网型储能变流器黑启动时间应不大于3min;

并离网切换功能,从接收到切换指令到完成建立负载额定电压的并网转离网切换时间不大于200ms;

跟网/构网模式切换时间不大于200ms;构网模式和跟网模式在线切换期间,功率偏差不大于额定功率的10%、电压偏差不大于额定电压的5%。

《构网型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测试规范》

适用于额定功率100kW及以上且储能时间不低于15min的构网型电化学储能系统,其他功率等级和储能时间的构网型储能系统可参照执行。

构网型储能系统应在并网运行3个月内完成接入电网测试,测试过程中应记录测试数据和环境条件,测试完成后应出具测试报告。测试项目及方法包括:有功功率控制、无功功率控制、电压控制测试,功率因数调节能力、电能质量、过载能力、一次调频能力等测试内容。

其中过载能力测试中,分别设置充电、放电功率为1.1倍连续运行10min和1.2倍连续运行1min。

一次调频响应滞后时间应不大于1s,上升时间应不大于3s,调节时间应不大于4s,达到稳定时,有功功率控制误差不应超过±1%PN 。

测试项目及方法还包括黑启动测试:储能变流器运行在构网模式下,验证储能电站的黑启动能力。

《虚拟电厂并网运行技术规范》

虚拟电厂应具备对分布式资源进行聚合管理与优化控制,并代理用户参与电网互动服务及电力市场交易的能力,如需求响应、辅助服务及电力现货等。

虚拟电厂规划建设不得降低当前电网安全水平和系统调节能力等指标,虚拟电厂聚合资源参与调节时,不得造成电网设备、断面发生潮流越限等安全问题。

虚拟电厂聚合对象包括可调节负荷、分布式电源及储能等分布式资源。其中储能侧资源应为区内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各类储能设施。

虚拟电厂聚合运营系统应具备资源接入、预测、管理功能、辅助决策功能、执行评估功能、运行监测功能、数据上送功能、市场类功能等。

性能要求上,对系统可靠性、数据存储、通信、调节速率、调节容量、调节精度、调节持续时间等进行一系列要求。

系统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应不低于10000小时,每月运行可靠率应不低99%;上送数据校验合格率应不低于99%;年可用率应不低于99%。

原文如下:

《构网型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范》



《虚拟电厂并网运行技术规范》

原标题:明确黑启动、惯量支撑等具体要求!宁夏构网型储能标准征求意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