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作为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领域,能源行业需要不断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做好新型清洁能源的“加法”和传统高碳排放产业的“减法”,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
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保持良好势头,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3.8亿千瓦。截至2022年底,全国达到超低排放限值的煤电机组约为10.5亿千瓦,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比重约为94%。
“十四五”期间,能源行业将不断完善产供储销体系,着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双轮驱动”,扎实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为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持续奋斗。
落实绿色低碳发展目标,能源行业是主战场。在这个主战场上,传统能源是过去和现在的“压舱石”,非化石能源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注定需要统筹好安全与发展,衔接好传统与未来,只有同时发展好非化石能源和传统能源,协调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到双轮驱动,建设生态文明才能步履更加坚定、步伐更可持续。
能源低碳转型势头渐强
来自国家能源局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的消息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3.22亿千瓦,同比增长18.2%,历史性地超过煤电,约占我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48.8%。
“‘富煤缺油少气’这六个字,已经不能准确描述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认为,在我国,业界一谈论能源资源禀赋,首先想到的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和化石能源,而忽略了可再生能源丰富这个事实——目前,我国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新能源发展的突飞猛进,从投资角度即可见一斑。以今年上半年为例,全国新能源完成投资占比接近全部能源投资的四成。
投资的增长,在促进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迅速攀升的同时,也助推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迎来大幅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1.34万亿千瓦时,其中,风电光伏发电量达到72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5%。
杜祥琬表示,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才是我国真正的能源资源禀赋,这也为我国顺利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还是实现能源转型。”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坦率地讲,我国风电光伏发展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这在十年前是难以预想得到的。
进入新时代,我国能源绿色发展驶入快车道,表现为非化石能源供给力度不断加大,传统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持续提速,基本形成了煤、油、气、电、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元供应,以及传统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双轮驱动的绿色低碳发展体系。
非化石能源突飞猛进
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逐渐实现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是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根本途径。根据《“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发展规划》,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左右;展望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在2030年达到25%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成为主体电源。所以,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要义就是在保证能源供应安全的前提下持续加大非化石能源供给。
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我国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的原则,立足能源资源与负荷呈逆向分布的特点,在西部和海上规划开发一大批可再生能源基地,在东中部负荷中心区积极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
杜祥琬认为,与能源的集中式、分布式发展相对应,在可再生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我国的东部负荷中心要努力提高能源自给率,首先要立足于“身边取”,其次才能依靠“远方来”作为补充。他表示,根据有关专家的测算,东部地区自发电比“西电东送”的成本更低。
在规划带动和清洁低碳转型发展理念驱动下,全国各地新能源投资快速增长,甘肃、新疆、山西、湖北、云南、广东等地集中式光伏项目建设提速,所完成投资额均超过100亿元。而山东、河南、浙江等地则加大分布式光伏布局建设力度,均完成投资超过120亿元。内蒙古、甘肃持续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集中式风电投资增势不减,山东、广东海上风电项目集中开工建设。此外,湖北、安徽、江西等地一批生物质发电项目加快形成有效投资。
我国发展非化石能源也并不仅仅局限于风电和光伏,而是呈现多元并进态势。截至7月底,全国水电装机容量累计达到4.18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3.69亿千瓦、抽水蓄能0.49亿千瓦。全国核电装机容量累计实现0.57亿千瓦。截至6月底,全国生物质发电装机累计达到0.43亿千瓦。上半年,生物质发电量达到9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1%。
非化石能源多元发展以及新型能源体系的加速构建,让全国能源新业态投资也呈现不断扩大之势,综合能源、新型储能、充电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加大。来自国家能源局的消息显示,青海、新疆、内蒙古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投资持续释放,浙江综合智慧能源快速发展,湖南、新疆、甘肃、重庆等一批系统独立型和新能源配套新型储能项目建成投产,广西、广东、云南、河南等地充电桩建设加快推进。
传统化石能源向绿而行
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道路上,实现可再生能源对于传统能源的替代尚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渐进的过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传统能源仍然发挥着安全保供“压舱石”的作用,待非化石能源体系“立”之前,传统化石能源体系绝不能“破”,还需要传统能源挑起“大梁”。
利用“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系统对矿山开发利用和生态修复进行智慧化监管,利用封闭运输走廊输送煤炭,利用回填技术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和绿化……近年来,绿色煤矿、智慧矿山、花园式矿区等词汇不时见诸各类媒体的报道之中。
如今,走进煤炭开采现场,目光所及之处再无漫天的煤灰和蔽日的粉尘,代之以满目青翠和鸟语花香,传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之迅捷、效果之明显令人赞叹。
近些年来,煤炭绿色开采、煤矿智能化建设和发展矿山循环经济,越来越被各家煤矿企业所推崇。内蒙古能源榆树井煤矿共计投资1800余万元,绿化矿区93.24公顷,种植各类苗木18万余株,实现矿区绿化覆盖率80%以上,染绿茫茫毛乌素沙漠的同时,更造福了当地牧民百姓。国能准能黑岱沟露天煤矿采用高台阶抛掷爆破与吊斗铲倒堆工艺,每年可节约2万多吨标准煤,减少运输剥离物超过1500万立方米,资源回收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贵州金元林华煤矿对洗煤排出的污水进行处理后,将与污水混合的煤粉压成煤泥销往周边电厂,“废水”则通过循环泵再次进入洗煤机重新使用,不仅化解了环境污染风险,还增加了企业经营效益。
以占比不到五成的装机容量,生产了大约六成的电量,支撑了超过七成的高峰负荷需求,当前煤电的“顶梁柱”作用仍不可撼动。进入新时代,尽管非化石能源发电已经取得长足发展,但依然无法取代煤电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所发挥的支撑性作用。
然而,受资源和环境约束以及“双碳”目标驱动,如何在发挥煤电基础作用的同时,切实将其对环境和气候的影响降到最低呢?毫无疑问,对煤电机组实施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势在必行。
根据《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实施方案》,“十四五”期间,需要完成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3.5亿千瓦、灵活性改造2亿千瓦、供热改造5000万千瓦的目标。
来自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超过10亿千瓦、节能改造规模接近9亿千瓦、灵活性改造规模超过1亿千瓦。截至2022年底,全国达到超低排放限值的煤电机组约为10.5亿千瓦,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比重约为94%。“十四五”以来,火电大省山东累计完成煤电机组“三改联动”86台次、4230.5万千瓦;截至目前,山西累计完成煤电机组“三改联动”4792.5万千瓦。
多种能源协同进入日程
推动传统能源与非化石能源协同开发,也同样成为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3月22日,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及,大力推广生态修复类新能源产能配套项目,支持在石漠化、荒漠化土地等油气矿区开展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效益的新能源项目。
此后,各地也积极推动相关工作。5月15日,新疆发展改革委、新疆能源监管办、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及关联产业协同发展的通知》,鼓励驻疆油气开采企业以新能源电力替代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加工及储备等环节的化石能源消耗量,支持油气行业用能清洁低碳转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国际碳中和经济研究院院长蒋庆哲认为,油气与新能源具有天然互补性,可以融合发展。油气企业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拥有丰富的勘探、开发、生产和运营技术经验与专业知识,还拥有完备的基础设施网络。油气企业要注重石油和天然气业务与新能源的耦合发展,实现产业间协同互促和资源高效综合利用。
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资源禀赋,推动新时代新征程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必须要协调好传统能源与非化石能源的发展节奏,传统化石能源在稳定供应中谋求“发展之绿”,非化石能源要在绿色低碳中助力“保供之稳”,这才是推动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抉择。
原标题:观察丨当前能源转型需要“双轮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