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日前,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中国式现代化沧州篇章数字沧州建设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方案》指出,实施信息智能产业倍增行动。
关键技术攻关及转化工程。加快科技创新、强化数字赋能,深入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到2025年,累计引进和培养1000名以上数字经济中高端人才,新增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20%。到2035年,全市研发投入强度达到全省先进水平,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
数字产业发展壮大工程。重点布局新型电子材料及元器件、行业电子、智能仪器仪表等领域,做大做强电子信息制造业;以激光加工、工业机器人、智能成套设备为重点,打造智能装备产业集群;聚焦物联网、大数据、网络安全等领域,支持市场化、科技型园区建设,抢位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两倍,占全市GDP比重超过3%,基本形成以电子信息制造、智能制造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为特色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三大产业产值规模达到500亿元。
数字化市场主体培育工程。围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物联网、智慧医疗、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引进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数字化企业,支持我市数字化企业做大做强,吸引国家、省知名企业在我市单独或与本地企业合作设立独立法人子公司。
《方案》指出,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工程。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二级节点,推动企业级节点建设应用,支持全市“453”产业集群建设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细分领域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链协同创新工业互联网平台,争创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
数字化支撑能力提升工程。全力推进绿色石化、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服装服饰四大产业数字化升级,带动制造业数字化全面升级。建设石油化工大数据中心,实现石油炼化数据监测、能源管理、设备运维、安全监管等生产全过程数字化改造。建设汽车及零部件智能工厂,支持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建设以智能化为主的中高端整车研发生产基地以及国家级汽车产品检测中心。鼓励生物医药龙头企业推进生产过程、流程工艺数字化建设。支持服装服饰数字化工厂和研究发展平台建设,推进工业设计进入明珠生态新城、裘皮和针纺等重点集群。
数字化新模式培育工程。推动装备制造企业由单纯提供设备向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和信息增值服务等转变,发展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云制造等智能制造新业态。推动高校、科研院所、数字化服务商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建数字化转型“工业诊所”,全覆盖开展特色产业集群两化融合水平评估诊断。大力发展工业电子商务,积极参与“冀优千品”河北制造网上行活动,集中展示推介沧州知名工业品牌和名优工业产品,到2025年,工业企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达60%。
原文如下:
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国式现代化沧州篇章数字沧州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
沧州渤海新区管委会、黄骅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沧州开发区、沧州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中国式现代化沧州篇章数字沧州建设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3月13日
(本文有删减)
中国式现代化沧州篇章数字沧州
建 设 行 动 方 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工作部署,加快建设数字沧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沧州美好篇章,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主要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探索符合时代特征、沧州特色的城市数字化建设新路子和新经验,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完善数字社会治理体系,提升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健全数据资源管理体系,争创全省中国式现代化数字场景建设先行示范市。
到2023年,全市5G基站数量达到1万个;互联网城际出口带宽达到0.68万Gbps;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30家;数字政府协调推进机制基本健全,全市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初步形成,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稳步上升。
到2025年,5G基站数量达到1.2万个;千兆宽带用户数达到188.6万户;互联网城际出口带宽达到0.94万Gbps;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35家,两化融合指数力争进入全省第一梯队,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1个;石化、装备、汽车等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数字化特色产业集群;农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明显,建成9个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创新应用示范区(点);数字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等基本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辅助决策、管理、服务的格局基本形成,政务云服务形成“一片云、两张网”管理模式;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两倍,占全市GDP比重超过3%。
到2027年,我市数字经济迈入全面扩展期;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数字沧州建设基本实现“数字经济高端化、数字社会智慧化、数字政府智治化”,数字化变革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到2035年,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较2025年翻两番,占GDP比重超过10%;数字沧州建设成效全面显现,构建形成数字基础设施支撑有力、数字技术创新突破、数字经济产业实力领先、数据要素价值充分释放的发展体系,基本实现数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行动。
1.高速智能信息网络建设工程。
(1)加快5G网络深度覆盖。推进5G网络进社区、进企业和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推进交通系统5G信号全覆盖,在制造业、医疗、工业园区等部署5G行业虚拟专网。到2025年,行业虚拟专网达到80个,全市主城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覆盖面和建设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2)加快千兆光纤网络建设。加快“千兆城市”和双千兆示范园区创建,推动千兆网络覆盖、千兆产业升级和千兆行业赋能,推动万兆入企、万兆入园。
(3)加快推进下一代互联网(IPv6)规模部署,推进新增网络设备、应用、终端全面支持IPv6,探索IPv6在5G、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领域融合应用,支持新型智慧城市、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地址需求量大的领域开展IPv6应用创新与示范。到2025年,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到70%。
2.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1)构建全市一体化算力服务体系。鼓励绿色智能计算中心发展,建设集网络、存储、计算、应用为一体的边缘计算资源池节点,提高边缘分布式节点和中心节点的协同管理能力,实现“云边”高效协同计算。建设提供共性管理服务功能的统一数据中台,支撑全市业务数据、物联网数据、视频数据等按需汇聚和融合利用。
(2)加快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统一人工智能平台,为全市各级政务部门智慧应用统一提供数据解析、数据建模、算法训练、模型管理、智能分析等人工智能应用支撑服务,推动人工智能与5G、超高清视频、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集成电路、车联网等重点领域的融合应用创新。
(3)打造区块链服务网络。鼓励各行业领域充分利用基于自主可控区块链技术建立跨云服务、跨门户、跨底层框架的区块链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全市统一物联网管理平台,推进市县两级智能化终端设施统筹规划部署、统一标准建设、统一平台连接、统一标准接入。
3.融合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工程。开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试点,推动黄骅港智慧港口重点项目和国家级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建设;升级完善智慧物流基础设施,引导鼓励快递物流企业加快全市冷链仓储中心、快件仓储中心、分拨中心、转运中心、配送站等基础设施布局,加快物流大数据平台的普及应用。统筹规划推进市县两级通信、供热、供水、排水、排污、电力、照明、环保、水利、新能源等领域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加强城市部件等基础数据的采集和统一管理。建设城市时空信息模型,建立与国家、河北省衔接的统一时空网格编码体系,构建包含二维、三维、历史现状、静态、动态等信息的一体化高精度城市信息模型(CIM)。到2025年,形成一批具有全省影响力的5G典型应用示范场景。
(二)实施信息智能产业倍增行动。
4.关键技术攻关及转化工程。加快科技创新、强化数字赋能,深入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到2025年,累计引进和培养1000名以上数字经济中高端人才,新增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20%。到2035年,全市研发投入强度达到全省先进水平,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
5.数字产业发展壮大工程。重点布局新型电子材料及元器件、行业电子、智能仪器仪表等领域,做大做强电子信息制造业;以激光加工、工业机器人、智能成套设备为重点,打造智能装备产业集群;聚焦物联网、大数据、网络安全等领域,支持市场化、科技型园区建设,抢位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两倍,占全市GDP比重超过3%,基本形成以电子信息制造、智能制造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为特色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三大产业产值规模达到500亿元。
6.数字化市场主体培育工程。围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物联网、智慧医疗、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引进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数字化企业,支持我市数字化企业做大做强,吸引国家、省知名企业在我市单独或与本地企业合作设立独立法人子公司。
(三)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
7.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工程。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二级节点,推动企业级节点建设应用,支持全市“453”产业集群建设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细分领域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链协同创新工业互联网平台,争创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
8.数字化支撑能力提升工程。全力推进绿色石化、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服装服饰四大产业数字化升级,带动制造业数字化全面升级。建设石油化工大数据中心,实现石油炼化数据监测、能源管理、设备运维、安全监管等生产全过程数字化改造。建设汽车及零部件智能工厂,支持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建设以智能化为主的中高端整车研发生产基地以及国家级汽车产品检测中心。鼓励生物医药龙头企业推进生产过程、流程工艺数字化建设。支持服装服饰数字化工厂和研究发展平台建设,推进工业设计进入明珠生态新城、裘皮和针纺等重点集群。
9.数字化新模式培育工程。推动装备制造企业由单纯提供设备向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和信息增值服务等转变,发展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云制造等智能制造新业态。推动高校、科研院所、数字化服务商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建数字化转型“工业诊所”,全覆盖开展特色产业集群两化融合水平评估诊断。大力发展工业电子商务,积极参与“冀优千品”河北制造网上行活动,集中展示推介沧州知名工业品牌和名优工业产品,到2025年,工业企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达60%。
(四)实施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行动。
10.农业生产智慧化工程。
(1)发展智慧种业。推动智能生物育种应用,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
(2)推动粮食生产管理数字化应用。推进粮食作物产、加、销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和智能化转型,配合建设全省粮食作物生产全过程、发展全链条数字化管理服务应用平台和覆盖天基、空基、地基的全方位立体化智能监测平台,逐步实现粮食生产、经营和服务的智能化、网络化和便捷化。
(3)推广农业物联网应用。推进全市规模化种养殖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化改造,依托省级智慧农业数字化应用平台,发展数字田园、智慧养殖、数字渔业、数字种业等高端农业,到2025年建成9个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创新应用示范区(点)。
(4)加快智能农机装备应用。推广智能农机应用,升级改造农机装备,按需自愿加装北斗导航、远程运维、无人驾驶系统、高精度自动作业等设备,配套无人机、水肥一体化等智能装备,实现耕整地、播种、施肥、施药、收获等过程精准作业。
11.“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培育“互联网+订单农业”,建立省市两级农产品产销衔接系统,完善产、供、销全链条服务。围绕京津市场和高端消费群体大力发展有机、绿色农产品“个性化”网络定制和集团定制。深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全面打通农产品线上线下营销通道。加强农产品电商品牌培育,完善农村电商供应链和溯源体系,优化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开展农村新零售。持续推进肃宁淘宝村建设,总结并借鉴其成功经验,开展县域特色农产品电商试点示范工程。鼓励有条件的镇街和电商服务企业加强合作,依托农村电商平台,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培育建设一批特色农(海)产品电商示范乡镇和示范村。以青县羊角脆甜瓜、黄骅冬枣、泊头鸭梨、黄骅梭子蟹等沧州优势产品为重点,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推动沧州传统贸易方式和商业模式新变革。到2025年,培树省级“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县1个。
12.农业农村大数据创新应用工程。依托省级农业农村大数据工程,推进农业种质、农业机械、畜禽养殖、渔业渔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农业生产数据资源采集和政务信息资源开放共享。
13.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工程。持续优化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巩固行政村光纤宽带通达、4G信号覆盖成效,推进5G网络向行政村延伸,加强农村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农业农村、商务、民政、邮政、供销等部门农村信息服务站点整合。完善农村公路基础数据统计调查制度,提升农村公路管理数字化水平,加快农村电网数字化改造,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综合运用传统治理资源和现代治理手段,提升乡村综合治理信息化水平。深入推进乡村“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健康”,优化农村社保与就业服务,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加快推动肃宁县国家级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和黄骅市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到2025年,每个县(市、区)培育建设1个数字乡村示范乡镇。
(五)实施数字社会建设行动。
14.实施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工程。高标准高质量推动沧州市全省第一批新型智慧城市市级试点和黄骅市全省第一批新型智慧城市县级试点建设,总结提炼优秀建设案例和经验做法,开展共享交流和示范推广,鼓励其他县(市、区)积极申报全省第二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加快城市路桥管网、水电燃热等各类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感知设备应用,推动构建多元动态的城市感知网络。加快智慧沧州城市大脑建设,全面汇集城市感知、运行、管理等海量数据,打造全景展示、全域感知、智能调度的城市管理中枢。到2025年,将沧州市建设成为全省首批五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形成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城市建设“沧州经验”。
15.实施智慧医疗示范工程。配合完善省、市两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支撑省、市、县三级应用,同步建立医防协同、联防联控的综合监测系统和传染病多点触发预警响应机制,提升应急响应和快速处置能力。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拓展服务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提高卫生健康服务均等化与可及性。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提档升级,提升医院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水平,提高便民惠民服务效率。推进数字健康融合发展,鼓励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5G、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应用,丰富新兴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机构的应用场景。到2025年,全市至少建设5家互联网医院,建成一批医学人工智能、医疗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在二级以上医院全面推广5G智慧医疗应用。
16.实施智慧教育示范工程。推进教育数字化,持续推动数字校园建设,加快建设覆盖全市的教育服务管理云平台,积极对接国家、省级教育资源,推进优质教学教研资源“云”化共享。推进智慧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优质资源”共建共享计划,丰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推动课堂模式变革,积极发展新技术支持下的自主、探究、合作等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推广智慧教育,实现教学决策、资源推送、交流互动、评价反馈智能化。持续开展教育数据治理,建设教育数据中台,汇聚教育数据资产,推进教育管理精准化和决策科学化。
17.实施智慧文旅示范工程。加快推进4A级以上景区、重点公共文化场馆等区域的5G网络、无线网络的稳定覆盖。推进公共文化场馆、旅游景区数字化、智慧化建设,推动智能装备、大数据、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新装备在文旅资源保护、历史文化展示、旅游沉浸体验等创新应用。整合全域旅游、乡村旅游、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等数据资源,打造全市统一的智慧文旅管理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大运河文旅服务品牌,加大数字化、沉浸式文旅应用项目的设计和研发,支持互联网企业整合上下游及相关企业资源、要素和技术,做强中国大运河文化重要承载地品牌。到2025年,全市4A级以上景区数字化、智慧化建设全面普及应用。
(六)实施数字政府创新发展行动。
18.基础支撑能力提升工程。强化市级政务云支撑能力,按照按需扩容的原则,逐步对服务器、存储、云平台软件等设备和系统进行扩建,推动不具备规模效应的部门数据中心逐步向市政务云迁移。建设政务云灾备体系、云安全资源池,提升安全防护水平。加快推进各地各部门非涉密业务专网向电子政务外网整合迁移,建设市级电子政务外网备份中心,提升电子政务外网带宽,实现纵向骨干网千兆到县、百兆到乡村,横向覆盖市、县机关单位。到2025年,全市政务云服务体系基本完善,形成“两朵云、两张网”管理模式。
19.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工程。建立市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市大数据平台进一步升级完善并实现与省政务大数据平台对接,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基本具备数据资源目录管理、数据归集、数据治理、大数据分析、数据开发利用、安全防护等能力。全面摸清政务数据资源底数,建立政务数据目录动态更新机制,覆盖市、县两级的政务数据目录体系初步形成,政务数据质量不断改善。基础数据库、主题数据库、行业专业数据库体系基本形成,覆盖各级各部门的共享交换通道基本建成,数据共享、数据开放和数据开发利用能力显著增强,有效满足政务数据共享应用需求,数据服务稳定性不断增强。到2025年底,市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更加完备,“一数一源、多源校核”等数据治理机制基本形成,政务数据质量显著提升,数据标准规范、安全保证制度更加健全。数据共享需求普遍满足,数据资源实现有序流通、高效配置,有效支撑数字政府建设。政务数据与公共数据、社会数据融合应用水平大幅提升,大数据分析应用能力显著增强,充分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做强做大做优数字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20.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升级宏观经济、市场监管、公共安全、基层治理、应急管理、政务服务等一批覆盖政府履职关键领域的数字化系统。加快建设数字机关,建设一体化协同办公体系,优化完善“互联网+督查”机制,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决策机制。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政民交互平台和政务新媒体监管平台数字化建设,构建政务新媒体矩阵体系,形成整体联动、同频共振的政策信息传播格局。深化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优化“智慧沧州”APP,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掌上办”和“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智慧安防社区建设,实施社会应急管理大数据工程,加强智慧社区建设,市级统一编制智慧社区建设规划,鼓励县(市、区)“揭榜挂帅”,开展智慧社区试点建设。全面提升社会治安、应急管理、社区治理服务智慧化、智能化水平。到2025年,除不宜网办事项外,实现政务服务事项100%全流程网上办理。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沧州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沧州篇章数字沧州建设工作,承担数字沧州建设工作专班职责,定期委托专业机构开展市县两级数字化发展水平评估,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稳步推进。市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履行行业主管责任,组织实施系列专项行动计划。各地建立工作推进机制,确保高标准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二)加强全面统筹。加强项目统筹,市大数据管理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管理,市大数据中心负责提供技术研究、支撑和服务,市建投数产公司作为政府建设平台单位负责集约统建。加强数据统筹,破解“数据分散、共享不充分”难题,开展政务数据物理集中汇聚、统一治理,统一提供数据共享服务。加强行业统筹,坚持管行业也要管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原则,推动各级各部门研究落实行业专项数字化转型工作。
(三)强化政策引导。充分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数字化转型相关创新成果,推进党政机关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对重大数字化产业项目优先支持列入市重点项目,在能耗、土地等方面优先保障。统筹用好上级补助资金、市级财政资金,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服务。依托狮城人才计划等人才工程,加强数字人才的引进培养工作。
(四)强化安全保障。落实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构建网络空间安全保障体系,增强数据资源和个人信息安全保护能力。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层面落实全省统一、协同联动的安全运维机制,增强网络安全态势分析与预测能力。定期对党政机关网站、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等开展安全可控的远程技术渗透测评,提高信息系统的抗攻击能力。
(五)培育数字生态。建立统一的数据资源“采聚通用”技术标准,完善细化数据资源跨层级、跨部门共享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加强数据资源源头治理,强化对各单位数据资源目录建设、数据资源共享、数据质量管理等工作推进情况和效果的考核和评估。加强数据资源建设应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全市干部群众数字素养,打造数字生活、数字学习、数字工作、数字创新四大场景,提升全民数字化适应力、胜任力、创造力。
附件:任务分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