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国对数字产业的支持政策不断加码,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在有序推进,越来越多的央企公布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方案或路线图。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梳理了南方电网、五大发电、三峡、华润、中广核、中核、中能建、中电建等能源央企“十四五”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及数字化、信息化部门建设情况。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服务“两区一港”(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海南自贸港)和面向东南亚的战略区位优势,把握“两新一重”发展机遇,在数字电网、数字企业、数字服务和数字产业建设上用劲发力,以数字化转型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公司向智能电网运营商、能源产业价值链整合商、能源生态系统服务商的战略转型,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十四五”,南方电网在电网建设将规划投资6700亿元,以加快电网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强智能输电、配电、用电建设,推动建设多能互补的智慧能源建设,以电网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促服务智慧化,全力提升用户获得感。
建设数字电网,促进能源资源畅通循环。电网连接能源生产和消费,是能源资源循环的配置平台。南方电网以电网更加智能、安全、可靠、绿色、高效为目的,以促进能源转型升级、构建现代能源体系为目标,创新提出建设数字电网,应用新一代数字技术对传统电网进行数字化改造,以数据流引领和优化能量流、业务流,增强电网的灵活性、开放性、交互性、经济性、共享性,赋予电网更多的新特征和新应用场景。以“电力+算力”支撑绿色能源供给体系。全面建成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以数据模型算法赋能电力供应,形成强大的“电力+算力”,驱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协同优化调度,实现网域清洁能源基本全额消纳,公司连续三年非化石能源电量占比超过50%。以数字技术助推能源消费革命。建成投产一批“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打造国内首个开放的综合能源运营服务平台。试点基于分布式可控资源聚合的虚拟电厂运营,促进能源消费从单一、被动、通用化的利用模式向融合多种需求、主动参与、定制化的高效利用模式转变。创新基于区块链的点对点能源交易机制,探索能源交易新模式。以数字电网提升能源配置效率。利用新一代数字化技术,打造覆盖电网全过程、生产全环节的数字孪生电网,实现传统电网的赋能升级,能源配置得以全景看、全息判、全程控。大力实施“5G+智能电网”建设,研发应用融合5G的智能电网端到端关键技术,实现电网海量终端设备的实时管理。综合利用直升机、无人机、在线监测装置等智能装备,实现重要输电线路数字化仿真全覆盖。通过站端主要设备智能化、一次系统模块化、二次系统集成化,推进数字化智能变电站建设。应用数字技术提升配网可观可测可控水平,建成深圳福田、广州中新知识城、珠海横琴等高可靠性配电网示范区,打造数字配电网典型案例。以标准化工作抢占数字电网国际创新制高点。成立全球首家数字电网研究院,聚焦电网智能化、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领域关键技术,构建“产学研用”创新生态,组建IEEE PES数字电网技术委员会(中国),把实践成果上升为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提升我国在世界能源电力发展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打造数字企业,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数字技术融入企业管理全过程,是当今世界一流企业的共同发展趋势,更是电网企业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南方电网大力建设数字企业,推动数字化运营与决策,实现管理化繁为简,提升管控力、决策力、组织力和协同力,让企业治理发挥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应有作用。以数据驱动业务发展。构建完善覆盖企业运营管理全业务的一体化数字业务平台,以数据驱动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结构优化,促进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高效协作,实现所有工作各行其事、各尽其职又高度协同,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以技术赋能业务,提升业务效率,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提升财务工作效率80%以上,计量物资集约化管理降低库存52%。以数字实现精益管理。建设企业运营管控平台,打造横向互联、纵向贯通的企业驾驶舱,以数字技术实现管理量化,把量化管理作为精益手段,实现战略运营、业务运行、产业链运转等各类生产经营活动的实时监控、动态分析和风险管控,提升洞察能力与集团管控水平,全面支撑公司运营风险管控和科学决策。以资产作为治理纽带。大力推动资产数据化,深化资产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和数字化协作应用,促进资产管理各环节有序运转、高效协同,提升资产使用效率和管理效益。积极推进数据资产化,建设健全数据资产管理体系和管理平台,提升企业数据治理能力和数据价值创造能力。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一级专设部门:数字化部
国家能源集团:智慧国家能源
“十四五”,国家能源集团主要目标是:实现清洁可再生能源跨越式发展,新增装机7000-8000万千瓦。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建设“智慧国家能源”。
国家能源集团拥有煤炭、电力、运输、化工全产业链业务,传统、多元的产业类型为加快转型升级、深化提质增效带来巨大挑战,快速发展的先进信息技术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重大机遇。我们编制实施各产业智能化建设专项规划,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核心,积极推动能源生产与先进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大力探索5G、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北斗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全方位推进智能矿山、智能电站、智能运输和智能化工建设,努力占领“智慧+能源”生产的技术制高点。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级专设部门:信息化管理部
中国华能:建设智慧能源数据平台
在原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舒印彪的署名文章《中国华能:融入发展新格局 做坚定的数字化转型践行者》提出,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新能源智慧运维平台,通过数据赋能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降低建设运行成本。建设智慧电厂、智慧矿山等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以新能源智慧运维平台为基础,逐步接入水电、火电、燃机、核电等生产数据,形成中国华能统一的智慧能源数据平台。挖掘数据资源,打通数据壁垒,将数据资源作为重要的资产进行管理和运营,探索新业态新商业模式。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集团公司由能源生产型企业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型。企业管理实现全面数字化、智能化,以财务共享中心为基础,牢牢把握核心元数据、根数据,不断开放和扩大数据资产,打造数字经济新动能,持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数字华能”“智慧华能”建设,加快建设“三色三强三优”世界一流能源企业。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一级部门:科技创新与信息化部
中国华电:数字华电
十四五,华电将以建设“数字华电”为核心实施创新驱动。推广数字电厂试点成熟技术,打造具有华电特色的“传统产业+互联网”竞争新优势。重点在数字电厂、数字煤矿、数字工程、智慧供热等业务方向布局,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一级部门:科技信息部,官网未直观显示总部组织机构
国家电投:数字国家电投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能源革命的系列重要讲话,落实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要求,明确提出通过数字化转型,促进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将创新引领优势转化为产业转型的胜势。
坚持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数字技术融入集团公司经营发展,能源基础设施全面数字化,生产、运营、服务和办公、管理全面智能化,形成数据驱动、创新引领的数字文化,人人用数据、人人管数据。
赋能产业创新,推动集团公司成为需求为主导的能源服务企业。集团公司从传统能源供应向多能互补、源网荷运售互联互动的高端价值延伸,加快拓展综合智慧能源,积极推进绿色电能替代。高质量完成能源工业互联网专项重点工程,加大产业集聚和“能源+”移动互联网、大数据、金融、交通的跨界深度融合,以能源数据为主线,与信息流、资金流、人流、物流的数据融通,助推发展动力、能源结构和产业模式转型。
赋能管理创新,推进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数字化驱动集团公司持续优化权责清晰、管理精准、监督有力、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人、财、物资源全集团统筹,为前端市场竞争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实现组织架构灵活、充分授权赋能、资源敏捷融通、监督监察有力的反脆弱型组织,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全面建立。
赋能创新生态,跨界共赢未来。以价值共创为导向,以数字化平台、技术为纽带,跨界聚合产业资源,打造轻资产型、集约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产业集群,促进能源与交通、地产、民生、社会治理融合,引领清洁能源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到2025年,基本建成综合智慧能源生态系统,数字化水平达到能源行业“国内领先”;集团公司数字化水平达到能源行业“世界一流”,全面建成“数字国家电投”。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一级专设部门:数字化中心
中国大唐:数字大唐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中国大唐经过长期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具备了较强的信息化能力以及全面覆盖的信息化体系。从集团层面看,建成包括集团管控、生产运营、共享服务等多环节智能决策数字化平台,实现火电、风电、水电全部发电资产接入集团生产调度中心,构建发电行业首个数字化作战室,持续运用数字技术提升资产性能,加速通过各类平台推进生产经营管理转型。组织开展“智慧电厂”试点工作,安排37家火电、水电、风电基层企业从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经营发展等多角度探索发电企业数字化转型,及时总结经验、制定标准进行推广,多个案例已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示范样板,入选国资委、工信部典型案例。
中国大唐数字化转型愿景
“集团管控、运营生产、创新发展”三大提升方向:
一是通过数字化提升集团经营管控质量,加强战略引领。通过数字化助力完善集团三级管控体制,实现纵向总部与分子公司、横向各职能之间的流程贯通、数据共享、分级控权。构建分岗位、分层级的“全功能集成工作台”。提升集团战略管控能力,实现战略闭环管理,实现对重要业务,特别是“三重一大”的透明管控和智慧决策支持,构建支持经营管理的“数字化作战室”。基于各项职能的全面数字化建立集团共享服务中心,实现支持服务流程向规范化、集约化转型。
二是通过数字化提升集团运营生产效率,支持深化改革。构建数字驱动、智慧化的规划、建设、生产、维护、营销能力和体系,适应新能源规模化发展、专业化运营要求,满足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多能互补的运营需要,保障风、光、气等清洁能源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以中国大唐为核心的智慧能源供给生态圈,提升企业内外部的协作方式和效率。通过数字化推动深化改革,为建设质量大唐、效率大唐、活力大唐、美丽大唐、幸福大唐提供制度流程的载体、执行监督的工具、经营与生产的基础、商业模式的创新、增进员工沟通的交流平台、更丰富的服务、以及更便捷的操作。
三是通过数字化推动企业持续创新发展,推进高质量发展。作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源动力,数字化技术的深入广泛应用将为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创新能力,通过在集团层面集中构建、逐步沉淀数字化创新的基础能力,为创新模式与服务带来新的可能性。同时,数字化手段作为企业未来从生产到服务的能源价值链新媒介,将为企业未来的产业布局谋划与拓展带来先导作用。
十四五,统筹建设九大数字化蓝图架构平台:战略决策与管控平台、全方位在线控制平台、经营管理平台、风险管控平台、综合支撑平台、数字化创新管理平台、专业运营平台、数字化基础技术平台。十四五末,初步建成“数字大唐”,形成具备数字化能力的自有核心团队,助力世界一流能源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一级部门:科技创新与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中广核:核电工业4.0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杨长利:数字化转型对于中广核打造世界一流清洁能源集团意义重大。一方面,核电行业具有技术难度大、生命周期长、系统装备复杂、安全性要求高等特点,高质量的数字化对于提升核电本质安全水平、保障机组全寿期安全意义重大。
另一方面,风电、太阳能等发电装机点多面广,数字化技术对于微观选址优化、发电功率预测、设备运维管理、人力资源配置等贡献巨大。因此,加快数字化转型将有助于更好形成清洁能源领域全方位的竞争优势。
扎实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
一是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工作。
二是实施核电全寿期数据管理和智能管理,打造中国广核特色“核电工业4.0”。
三是积极打造核电全寿期数据资产管理的核心引擎和前台工具。
四是积极推动经营管理数字化、流程化,实现了集团流程管理全覆盖。
三峡集团:产业数字化创新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当前,三峡集团正处在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建设世界一流清洁能源集团的关键时期,在水电、风电、太阳能等诸多业务领域,通过数字化实现效率提升、管理优化及创新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光明。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数字化转型是中央企业顺应技术发展浪潮,抢占数字经济制高点的重要契机,是三峡集团推动实现清洁能源和长江生态环保“两翼齐飞”的必然选择。
面向未来,积极谋划,争创流域数字化与清洁能源智慧化典范
聚焦主营业务,全面推进产业数字化创新。围绕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等重大水电工程,持续升级数字大坝,全面打造智能建造。推进智慧电厂建设,深化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规模化应用,实现流域梯级水电站全生命周期管理。面向长江生态保护,深入推进智慧水务平台建设,在数字化转型中探索治水新机制、新标准、新技术、新政策。深化企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健全数据治理体系,实现数据资产集中、高效管理,全面提升公司运营管控辅助决策支持水平。
依托资源优势,加快拓展数字产业化。利用集团公司清洁能源优势,开展高性能、绿色大数据中心建设,为清洁能源上下游产业提供数字基础设施保障,助力“新基建”。加强技术攻关,实现三峡水利枢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替代;面向流域梯级大型水利枢纽网络安全,建设工控系统为主要目标的网络安全靶场,开展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综合防护演练。加快建设长江流域天空地一体化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吸引相关方共同参与,面向全社会提供流域数据资源服务。
创新体制机制,保障数字化转型高效实施。重点围绕流域梯级水电开发、海上风电、生态环保等业务,从基础设施、生产经营、管理提升、网络安全、体系保障五大方面,加快实施一批数字化转型重大专项。以项目为依托,整合内外部资源,建立跨企业、跨部门联合实施团队,探索建立平台化、敏捷化的新型数字化组织。建立以价值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跟踪、评价、考核、对标和改进数字化转型工作。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一级专设部门:数字化管理中心
华润集团:智慧华润
面向未来,华润提出了“智慧华润2028”的发展愿景:在“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各产业能够全面实现数字化,数据资产初步挖掘变现,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人均生产效率、行业竞争能力、服务客户能力显著提升。此后再经过3年努力,在华润集团成立90周年(也即2028年)的时候,初步实现智能化,数据资产、平台资产价值充分发挥,对外市场化赋能,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成为数字化智慧化发展的先行者。
未来的智慧华润,将致力于让产业更智慧,数字续航传统产业,催生产业发展新动能,实现生产运营高效能。在生产制造领域,实现传统产品智能化,促进生产企业高质量发展。在商业运营领域,实现传统服务数字化,提升对客户的服务能力。在管理领域,通过智慧应用推动,加强集团资源整合和协同能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未来的智慧华润,将致力于让数据发挥真正的价值。华润的各产业将会重新定义,各产业的主要场景深度应用新技术,具备“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能力,使数据这个新生产要素转化为新的生产力,成为华润的战略资源,实现炼“数”成“金”,形成新的竞争力。
未来的智慧华润,将致力于构建共创、共生的生态体系,促进价值链延伸,带动产业链整体高质量发展。例如,通过线上线下场景的无缝衔接,从单一的生产制造企业转变为资源服务平台,让客户、上下游企业共同参与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等全过程,客户不再是单一的“消费者”,而是变成了与企业共赢的“产消者”,既提高客户满意度,也提升产品竞争力。
未来的智慧华润,将致力于实现智慧化的人才赋能。我们将持续推动组织变革、企业文化变革,推进人才战略,培育具备数字化思维的员工,把宝贵的人力资源投入到更有创造性的工作岗位中;在重塑自身组织能力的同时,打造学习型的共享资源服务平台,吸引更多外界的优秀人才,与华润一起为国家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为党和国家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一级专设部门:智能与数字化部
中国节能:产业数字化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认为,产业不进行数字化一定会被时代所淘汰。
目前,中国节能已经把节能环保产业的数字化作为非常重要的内容,纳入了集团“十四五”规划当中。中国节能将智慧化、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污染治理项目中,为西安、咸宁等多个城市提供“空天地”一体化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通过大数据分析描绘生态环境画像和变化趋势,构筑起“空天地”一体化环境感知物联网,为城市全方位、无盲区环境监管和量化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同时,中国节能正在探索开发危废大数据管理与共享平台等“互联网+”污染治理技术,赋能环保产业向智慧化转型升级。2021年,中国节能专门设立了集团公司的大数据信息中心,成立了中节能大数据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国家级生态环保大数据平台,提升生态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产业整体价值提升。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一级专设部门:大数据中心
中核集团:数字核工业
2025年,实现数字核工业。按“12345”总体思路:
一个目标:以实现数字核工业为目标,完成典型场景数字化全覆盖、关键流程全打通、核心业务全在线,实现集团公司数字化运营;
两个基础:建成全联通网络、统一数据中心;
四大体系:形成数字化管控体系、架构与标准化体系、网络安全体系、运行维护体系;
五大平台:打造产业数字化平台、经营管控平台、协同办公平台、智能决策平台、数字技术平台
中核集团作为我国核科技工业主体、核能发展与核电建设的中坚、核技术应用的骨干,肩负着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历史使命。我们要把握“后疫情时代”数字化发展新机遇,借“新基建”的东风,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主动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核工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加快迈进。
一是加强数字化发展统筹规划。要深刻认识数字化转型的艰巨性、长期性和系统性,注重顶层设计,一张蓝图绘到底,不见成效不收兵,切实推动数字化转型落地落实。数字化转型规划要从集团发展的实际出发,聚焦优势,按照“点、线、面、体”的路径逐步推进。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重点在数字化运营、数字化生产和数字化生态方面着力。要在“产业+科技”上积极布局,创新核工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抢占核工业价值链中高端,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
二是加强开放协同,注重共建共享。数字化转型不是“单打独斗”,要加强集团公司与高校、外部合作伙伴的协同创新,深化全集团的分工协作,基层单位基于集团赋能,开展数字化落地实施,挖掘核工业各领域的数字化机会。要打通资源要素流通壁垒,不断加强经验、技术、成果等各类资源的交换与共享,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上下游企业数据贯通、业务协同,打造核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生态圈。
三是加快数字技术与核科技的创新融合。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把自主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快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问题。中核集团的23家科研院所要加大数字化智能化领域的研发投入,补齐核工业数字化的短板和弱项,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制造技术、材料技术等的渗透与融合,加快形成一批重大突破性成果,尽快实现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为核工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四是坚决守住安全底线。网络安全对国家、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愈加突出。我国核工业始终保持着安全发展的良好局面。当前,随着数字化红利不断释放,数据安全、业务连续性、网络攻击等风险隐患日益凸显。我们要切实增强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利用安全可靠的技术,加强平台、系统、数据等安全管理,提升核工业数据信息的本质安全水平。
五是加强人才队伍和企业文化建设。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以数字化需求为重点,以丰富的数字化实践培养人才,最大限度地调动数字化人才的奋斗激情和创造活力,引进培养支撑核工业数字化转型的中坚力量。要不断培育与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激发员工创新创造的活力,主动融入数字化进程,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数字化大潮滚滚向前,推动核工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中核集团将主动对接和落实国家数字化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最前沿的数字技术重塑管理和产业形态,实现核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实现核工业高质量发展,为数字中国贡献中核智慧和中核力量。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一级部门:科技质量与信息化部
中国石油:数字中国石油
中国石油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和方向
总体目标:利用自动感知实时采集油气产业链运行数据,利用全面互联广泛获取内外部数据,运用数字化技术持续优化业务执行和运营效率,“十四五”末初步建成“数字中国石油”。构建物理中国石油与数字孪生体融合交互的闭环系统,推进实体业务与数字化世界的双向连接运行,形成内外部连接、共享、协同机制,实现降本增效、协同共享、持续创新、风险预控和智慧决策,不断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和资产创效能力。
主要方向:将数字技术融入到油气产业链的产品、服务和流程中,推动公司发展理念、工作模式、运营管理、科技研发、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变革,打造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服务等新能力,开创基于用户、数据、创新驱动的新商业模式、新生产方式和新产业生态。
在发展理念变革方面,重构价值体系,调整生产关系,从产能驱动型发展模式转变为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着力以新要素、新动力、新能力,形成符合“数字中国石油”特色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在工作模式变革方面,实现工作全过程的电子化、网络化、平台化,支撑流程督办、视频会议、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的移动化、协同化、智能化工作新模式,通过新技术新工具赋能员工,提高工作效率。
在运营管理变革方面,围绕油气业务链提质增效和高效协同,打通IT和OT界限,实现数据全面采集和生产过程实时感知,以及经营管理数据集成共享,将知识经验以工业软件的方式进行积累、共享、复用,广泛建立行业特色的知识模型和数字孪生体,给生产经营赋能、员工赋能。
在科技研发变革方面,围绕科研全过程协同和技术知识数字化,通过在科研活动中充分应用数字化工具,精准洞察技术研发需求、提高协同研发效率,支持科研成果数字化并推进知识共享利用,并对成果应用进行跟踪评价,形成科研创新链的闭环管理,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加速数字生产力形成。
在管理体制机制变革方面,建立快速适应内外部变化要求的扁平化、专业化、灵活敏捷的组织架构,推动领导力转型,激活组织和员工创新活力,建立匹配的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
中国石油数字化转型框架方案
坚持“价值导向、战略引领、创新驱动、平台支撑”总体原则,按照业务发展、管理变革、技术赋能三大主线实施数字化转型,通过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建设和云平台为核心的应用生态系统建设,打造 “一个整体、两个层次”数字化转型战略架构。
业务发展主线。在集团层面:一是油气业务链协同优化。统筹安排油气生产、油气贸易、炼化生产、油气物流、销售、产品贸易等各环节,以上下游业务链的整体效益和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进行资源配置、加工、物流和销售优化,针对突发事件进行情景模拟,最终实现市场动态全面感知、生产运行协同优化、风险预警快速响应、支持决策精准高效。二是协同科研与创新。利用科研平台集成共享专业软件、仪器设备、专家文献等要素,提高多专业跨单位协同研发效率,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等新的数字工具,助力新产品研发、提高科研成功率。在主营业务领域:一是打造智能油气田。以感知、互联、数据融合为基础,实现生产过程“实时监控、智能诊断、自动处置、智能优化”的油田业务新模式。二是打造智能炼化。重点提升炼化企业的感知能力、分析优化能力、预测能力、协同能力,构建以高效供应链、精益化运营、安全化工控、互联化运维为特色的智能炼化新模式。三是打造智慧销售。充分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按照新零售理念,推进成品油零售业务转型升级,构建人、车、生活生态圈,实现“智慧化销售、数字化运营、一体化管控”目标。四是打造智能工程。构建钻井工程全生命周期智能支持平台,全面提升工程作业风险管控水平、工程质量和运行效率。建立智能井筒,实现钻完井全过程地面/井下远程实时透明化监控。打造智能作业现场,包括智能钻井和数字化地震队。
管理变革主线。一是组织和体制变革。进行管理层级扁平化改革,加强横向的专业技术协同以及不同销售业务市场和客户信息的共享,形成纵向管控和横向协同融合的矩阵模式,建立适应快速变化的柔性组织,实现服务组织的专业化。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人力资源的数字化转型。二是管理系统变革。按照数字化思维重塑经营管理和综合管理架构和流程,建设相应的数字化支持体系。三是全球服务共享。充分发挥数字化优势,持续推动专业化服务共享,深化财务、人力资源等服务共享能力建设,逐步扩展到物资采购、客户服务、法律合同、信息技术等领域,实现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共享。
技术赋能主线。着力完善“一个整体、两个层次”的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一个整体”,即建设集团公司统一的云计算及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包括总部“三地四中心”云数据中心和统一的智能云技术平台,构建统一的数据湖、边缘计算等技术标准体系、以及适应云生态的网络安全体系;“两个层次”,即支撑总部和专业板块两级分工协作的云应用生态系统建设,基于统一的云技术架构,集团层面组织开展包括决策支持、经营管理、协同研发、协同办公、共享服务支持等五大应用平台建设;十大专业领域组织开展以生产运营平台为核心的专业云、专业数据湖、以及智能物联网系统建设,重点构建适应业务特点和发展需求的“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和相应的工业App应用体系,为业务数字化创新提供高效数据及一体化服务支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数据+平台+应用
“十四五”期间,中国石化将加大“石化智云”平台建设力度,加强与各大央企、合作伙伴和科研机构合作,以数为基、智为擎、云为翼,打造世界一流、行业领先的能源化工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平台为支撑,促进内外协同、跨界融合,实现跨行业、跨企业的研、产、供、销、融等各环节资源汇集、数据共享、协同创新,构建开放、共享、共创的中国石化“石化智云”工业互联网生态,带动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完善优化,提高能源行业智能制造水平,为构建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赋智赋能。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一级专设部门:信息和数字化管理部
中国海油:智慧海油
中国海油数字化转型的思路及目标
当前,中国海油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重要批示精神,大力实施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数字化转型将在这一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今后一段时期中国海油数字化转型工作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落实公司“1534”总体发展思路,坚持“业务驱动、IT引领”的工作方针,遵循“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工作原则,努力实现“一个平台、两套体系、三朵云、四项能力、五大提升”的数字化转型目标,加快推动公司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跨越,全面建成“智慧海油”。
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海油将突出抓好数字化转型的六项重点工作:一是突出抓好“十四五”信息化规划和2021年度工作计划编制,以中国海油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为指导,确保信息化各项工作的落地。二是突出抓好生产信息化建设,围绕勘探开发生产等核心业务,加大5G、北斗导航、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力度,提高生产作业时效和安全保障能力。三是突出抓好渤海湾新一代融合通信基础设施,加快推动“新基建”,持续提高海上通信链路的覆盖范围、带宽和保障能力。四是突出抓好数据标准建设,加强数据集成共享,构建一体化经营管理平台和共享服务平台。五是突出抓好海外信息化能力建设,加大海外IT共享服务支持力度,为集团海外业务发展提供有效管控手段。六是突出抓好业务系统应用,充分发挥电商平台等现有系统的应用实效。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官网未直观显示总部组织机构
哈电集团:数字哈电
十四五期间,加快“数字哈电”建设。
着眼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聚焦高效煤电、风电、抽水蓄能、储能、数字化电力装备等重点领域,整合产业资源,调整完善业务布局。
立足设备制造核心优势,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提升,不断提升自主研发、产品设计和设备试验能力,推动装备制造向中高端迈进。
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一级部门:创新与数字化部
中国电建:数字电建
对“数字+可再生能源”时代的到来,中国电建从“打通内部、融合外部、构建生态”三方面着力,以产业数字化为目标,充分利用“云大物移智”等新技术,紧紧围绕管理数字化与业务数字化,借助“电建云”推动传统工程企业步入数字时代,构建面向数字时代的新电建,不断提升企业的精益化生产、数字化建造、现代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能力。
一是搭建以BIM为核心的基础数字技术平台
中国电建通过自主研究的BIM仿真平台系统,为工程数字化建设提供底层支撑,成功应用于数字横琴、数字前海、数字雄安等工程,有效提升了工程数字化水平,推进工程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
二是形成支撑服务工程建管运的大数据平台
中国电建通过构建符合集团管理特色的PRP-ERP-GRP项目管理体系,形成“项目-企业-集团”三层架构的生产运营大数据平台,不断加快工程资产信息化数字化步伐,创新生产和服务模式,赋能企业提质增效,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
三是通过“工程产品+服务”推动建造服务化转型
通过数字化技术推动建筑业从产品建造向服务建造转型,通过“产品+服务”方式,在建造过程增加建筑产品的数字化衍生服务,围绕“三场(市场、现场、内场)、三资(资源、资产、资本)、三链(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驱动,打造网络互联、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
四是构建互利共赢融合发展的产业链生态圈
通过数字建造驱动,依托建筑行业产业链,建立“工程建设命运共同体”,构建工程数字化生态圈,通过平台+生态的模式,重构产业全要素、全过程和全参与方,把传统工程管理、传统基建融入到信息化、数字化平台,推动工程设计、监造、储运、施工、调试、运营、维护等各环节的无缝衔接、高效协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数据贯通、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依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形成新的生产力、竞争力,形成新设计、新建造和新运维,打造规模化数字创新体,带动关联建筑产业发展和催生建造服务新业态。
总体来说,中国电建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实现构建生态、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深入推进现代数字化技术应用与传统业务的深度融合,在变革中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强密度的转型进程中,组织整合资源,不断提升价值创造力和发展边界,徐徐开启行业数字化、精益化、智慧化发展的新阶段。
未来,中国电建会继续以“融合创新、集约高效、互联互通、开放共享、安全保障”的原则,向共商共建共享转变,向体系化、平台化、专业化发展,从单打独斗借船出海向抱团出击,航母编队转变,为打造“数字中国”贡献央企力量!
中国电建:推动中国电建数字化转型探索,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质量效益型一流企业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一级部门:科技数字化部
中国能建:数字能建、智慧能建
在中国能建“十四五”信息规划中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公司信息化主要方向。
以“云大物移智链”等信息技术为支撑,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聚焦全面产业升级、“30·60”目标实施、新基建、数字电网、智慧能源等,全面提升数字化支撑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能力,全面推进产信融合,努力向“数字能建、智慧能建”全面迈进。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一级部门:科技信息部,组织机构图中未直观显示信息化部门
国家管网:构建“一个数字管网”
国家管网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伟表示,国家管网集团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把数字化战略作为公司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把数字化转型作为事关全局的系统性变革、事关长远发展的关键举措、事关员工福祉的重点任务来谋划和推动,以数字化转型支撑国家管网集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能源基础设施运营商。
张伟强调,全面实施数字化战略、高质量推进业务流程变革,是为了创造更大的价值。要深刻认识到业务流程变革的重要性,深刻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切实增强投身数字化转型实践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念,全员参与,以流程变革为支点,开启国家管网集团数字化转型的新征程,为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能源基础设施运营商贡献力量。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一级专设部门:数字化部,官网未直观显示总部组织机构
中国中化:“线上中化”
建设“线上中化”,实施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建设全面的数字化公司,打造全在线、全连接、全协同的数字化环境,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式重塑组织关系和生产经营方式,重构客户服务和产品创新能力,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起到提升经营效率、改造落后产业、创新发展模式等作用,同时构建强大的数字生态系统。企业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一方面实现经营管理流程和人、财、物等资源的优化整合;另一方面,与社会、客户、股东等外部资源更加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为更大范围的协同协作创新创造条件。
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一级专设部门:数字化部。另两化合并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以数字化转型为总方向,以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为总抓手,大力推动管控数字化、生产智能化、业务协同化、数据资产化、产业生态化的“数字中煤”建设,不断增强中煤集团“五力”协调提升,赋能高质量低碳创新发展;装备板块立足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三化”发展方向,不断致力于煤矿智能化系统集成和智慧矿山建设。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
中国煤科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工作,成立了集团公司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系统谋划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
确立“1245”总体发展思路,凝聚数字化转型发展共识。2018年中国煤科通过“十三五”规划修编确立了“1245”总体发展思路,为集团公司的发展明确了方向。结合“十四五”规划的编制,中国煤科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发展、数字化转型的指示批示精神,深度思考集团公司未来的发展路径,将“1245”深化为“树立‘以科技为基础,以人才为根本,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引领行业进步’一个发展理念,确立‘创新驱动、聚焦主业’两大战略,推动‘核心业务向科技创新转型、科学研究向行业进步转型、产业发展向数字经济转型、装备制造向智能服务转型’四大转型,实施‘资源配置市场化、产业发展专业化、经营管理网络化、营销模式一体化、绩效管理结果化’五大举措”,更加适应时代变革,更加凸显数字化转型对中国煤科实现“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科技创新型企业”愿景的重要性,已在集团公司形成高度共识。
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智慧矿山产业带动集团公司全面数字化转型。中国煤科贯彻落实“1245”总体发展思路,以创新驱动为引领,筹划组建并做实做优智慧矿山板块,统筹调动科技创新力量向智慧矿山领域集中,充分配置内部优势产业、资金、人才资源,广泛开展外部合作,突破前沿、关键、共性、“卡脖子”技术及数字化转型核心技术,打造煤炭工业“智慧大脑”,对内为智能装备、设计建设、创新示范等板块数字化赋能;对外以客户为中心,提供智慧矿山一体化解决方案,为客户和行业赋能,引领行业科技进步。
一是促进研发数字化转型。成立中央研究院,组建矿山大数据研究院、智能矿山研究院等专业研究机构,搭建集成研发系统(IPD)、实验室“一张网”管理数字化平台,推动科技研发协同高效、高端实验室共建共享共用。二是推进设计开发数字化转型。积极应用BIM、CIM、GIS等数字化技术,搭建三维协同设计平台,促进勘察、设计、建设、运营等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十四五”末设计开发数字化成果交付率达到90%。三是推动生产制造数字化转型。发展智能制造、高端制造,打造煤机装备、钻机装备、安全仪器仪表、选煤装备智能制造基地,广泛应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供应链管理系统(SCM),提升核心产品上云能力。四是发展服务数字化转型。通过“上云用数赋智”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为客户提供综合集成和全生命周期服务。积极践行经营管理平台化和营销模式一体化的发展理念,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将集团公司打造成为一体化方案服务商和数字化平台运营商。
提升数字治理能力,完善基础平台建设。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推进数字化转型闭环的管理机制,强化数据治理,建设元数据、主数据系统和企业服务总线,构筑1个统一数据平台以及基础、数据、运营、决策4层架构,建设9大应用系统。强化数据驱动,打造商业智能BI系统,以释放数据价值为目标,促进数据的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大数据中心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数据资产积累,提升人工智能、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数字技术在行业场景的应用能力,开发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矿山智能系统。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一级专设部门:信息中心(直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