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卢奇秀 杨晓冉 渠沛然)
清澈宁静的湖水中,美丽的黑天鹅悠闲地游弋,它们在嬉戏、觅食、互相梳理羽毛——这并非公园一隅,而是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内的景象。
建设生态油田是油气行业探寻绿色发展的生动写照。东临渤海,大港油田辖区内地下油气资源富集的同时,环境敏感区域众多。为最大程度地保证生产与环保同行,大港油田制定了北大港湿地保护区、鸟类自然保护区等5个环境敏感区的油田开发生产退出方案,关停环境敏感区油气井130余口。“要从顶层设计入手,探索区域绿色智慧能源新发展模式,形成新的效益增长点。”大港油田执行董事赵贤正表示,将“绿色低碳”纳入公司发展战略体系,不仅依靠天然气,也推进地热、光伏发电产业,矢志不移“减碳、用碳、替碳、埋碳”,绘就高质量发展的石油画卷。
我国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来,能源行业降碳行动取得积极成效。能源企业不仅着眼于“如何降碳”的规划构想,而且积极履行“切实降碳”的主体责任,在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过程中,步履坚实,铿锵有力。
传统行业向“绿”向“新”转型
加快能源结构向低碳、零碳方向演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正成为能源企业的一致行动。
以“三桶油”为代表的传统油气企业率先亮出“路线图”。中石油将大力推动新能源业务规模化发展,到2035年新能源新业务产能与油、气“三分天下”;中石化则将氢能作为新能源业务的主要方向,计划“十四五”期间建设1000座加氢站,致力于成为中国第一氢能公司;中海油力争于2028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这比国家层面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分别提前了两年和整整十年。
煤炭企业同样打出了绿色能源牌。全球规模最大的煤炭生产公司——国家能源集团正推进煤电化运全产业链绿色转型,累计建成34座国家级绿色矿山,36座省级以上绿色矿山。与此同时,有序布局氢能、储能等新兴产业,今年规划开工2000万千瓦、投产15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十四五”规划新增新能源装机9000万千瓦。
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势必要做好煤电这篇大文章。去年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就已经明确了煤电的转型升级方向——严格控制新增煤电项目,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
江西华能秦煤瑞金发电厂党委书记郭志健向记者介绍,公司正加速低碳转型,基于270万千瓦低碳清洁煤电对新能源的重要支撑和灵活调峰作用,着力打造50公里内“风、光、火、储、热、固废处理一体化”的多能互补型综合智慧能源基地,包括供热管网、光伏、风电、火电灵活性改造、电化学储能等八大项目。“传统能源行业若继续单打独斗,将很难在低碳转型的浪潮中持续下去。”
倒逼企业技术革新
节能降碳是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之路。“过去,乌海能源平沟煤矿一直使用传统的燃煤锅炉供暖,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污染环境。后来改为利用余热取暖后,全矿减少LNG使用量150余万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800余吨。”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相关人士介绍,近年来,公司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推广应用智能化开采技术、加大矿井水及生活污水利用、淘汰高耗能设备,走出了一条生产系统高效、能耗有效降低、环保动态达标的新发展路子。
电力行业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贡献者,也是降碳脱碳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认为,电力行业降碳应推动三大技术革新:首先是发电技术,重点推进风光发电进一步降成本、增效率,探索地热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技术开发潜力;其次是储能技术,强化电化学储能技术改造,加大压缩空气储能和氢储能等长时储能的研发投入;最后是输电技术,加大特高压、虚拟电厂技术攻关,推进现有输电设备灵活性改造。此外,还要深入探索应用“大云物移智链”等技术,推动“源网荷储”各节点协调联动,提升电力系统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油气行业同样在寻求降碳新技术、新路径。“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禀赋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尚无法完全满足大工业发展需求。能源结构优化和低碳转型必然要依靠科技创新来寻找一条减排之路。”在西北大学地质系教授马劲风看来, CCUS(碳捕集利用封存)是目前化石能源低碳化利用的唯一技术选择。但我国CCUS技术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还需从完善政策机制、健全法律法规标准和统计监测体系、加强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三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降碳等不得也急不得
如何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既要防止“一刀切”简单化,又要防止转型不力带来落后和无效投资,正考验着能源企业的智慧。
处理降碳与保供关系便是一大考题。在孙传旺看来,保供与降碳同为我国实现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保供是降碳的基础,稳定的能源供给可以有效防范化解能源安全风险,推动传统能源体系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平稳过渡;降碳是保供的目的,既要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又要不断提升清洁能源供给能力和消纳水平。因此,应统筹能源供应与节能降碳,建立保供降碳时空联动机制,推进非化石能源发展与化石能源清洁利用并举。
降碳等不得也急不得,要针对不同企业的节能降碳方向和重点,精准施策。远景科技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孙捷建议,当务之急是展开摸底盘查,掌握生产过程中碳排放来源和总量情况, 让碳管理系统化、可视化及常态化。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举措,比如节能增效、增加新能源的使用比例等,以数字化技术进行能耗和碳排的实时管理,并辅以碳减排和碳交易等手段。
企业节能降碳还要算好“经济账”。“关键是要找到自身业务与低碳转型的结合点。”业内人士强调,一方面,企业要避免片面追求节能降碳结果, 盲目扩大投资;另一方面,要将业务层面举措落地转化为产品和解决方案,促进社会创新能力转化为商业价值。
目前,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已初步建立。中电联数据显示,截至10月28日,发电企业在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量达1.96亿吨,累计成交金额达86亿元,价格发现机制作用初步显现。未来,随着更多重点碳排放领域的陆续加入和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碳配额的价格将持续走高,从而有序引导能源企业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