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苏省工信厅的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江苏累计建设国家级绿色工厂174家、园区14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4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此外,还成功培育第一批97家省级绿色工厂;19家企业承担国家绿色制造系统集成建设项目,25家企业入选国家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名单,4家企业列入国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名单。
近日,华夏双碳能源研究院发布的《零碳产业园区数字化发展白皮书》指出,园区等公建类资产是未来减排应用的主要市场,因为公共建筑碳排放占比为30%,是当前减碳改造最具潜力的业态。零碳园区数字化已经取得一定的实践成果。例如,基于园区建造场景,减碳价值可以体现在针对工地现场能耗监测管理上,用数据反向约束施工流程标准化,降低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基于园区的运营场景,实现园区安全、节能、高效运营的同时,推动智慧园区碳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的落地,实现碳资产的保值增值。
分析机构认为,零碳园区不应该简单理解为技术层面的基建更新,碳金融配套服务建设也是推进产业双碳转型的重要抓手。从发展规模来看,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是碳金融的支柱性产品,绿色保险、碳交易等也随着碳金融概念的普及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