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提到,预计到2025年,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超过1TWH,产值超过万亿。欧阳明高表示,现在动力电池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关键材料制备低碳化。“正负极材料的能耗大、成本高、二氧化碳排放高。”解决路径是绿电全生命周期的零排放,“

首页 > 储能 > 电动汽车 > 动力电池 > 评论 > 正文

欧阳明高:2035年前将规模生产能量密度500Wh/kg的下一代动力电池

2022-07-21 13:18 来源: 北极星储能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提到,预计到2025年,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超过1TWH,产值超过万亿。

欧阳明高表示,现在动力电池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关键材料制备低碳化。“正负极材料的能耗大、成本高、二氧化碳排放高。”解决路径是绿电全生命周期的零排放,“靠绿电让它接近零排放,最终是100%绿电,实现全生命周期的零排放”。

欧阳明高指出,动力电池产业链的趋势一定是向西部转移,特别是四川。他说,四川锂资源占到全国一半以上,绿电比例达80%,还有人力成本低等诸多优势。

欧阳明高称,“高品质、高安全、高技术为代表的高端化是未来趋势。过去十年,中国动力电池创新突破,已经实现成本大幅下降,竞争力大幅提升。在结构创新方面异军突起,比如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比亚迪刀片电池等等。2018年以来,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在电池结构方面引领全球。”

他表示,目前中国动力电池创新要从电池结构创新逐步发展到材料体系创新。未来十年电池体系还会经历三次技术变革,2035年前一定会规模生产能量密度为500Wh/kg的下一代电池。

此外,欧阳明高还表示,动力电池仍面临安全挑战,锂电池安全事故仍是影响行业发展的隐患,“储能电站的安全问题会更加突出”。

欧阳明高提及全固态电池的电池技术路线时称,“关键技术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日本、韩国、美国都在全固态电池有重大进展,技术创新速度不断加快。中国需要加大力度,通过全球的共同协作,解决全固态电池的材料问题、制备问题。”

至于智能电池的未来方向,欧阳明高认为:“面向2030年,中国要提出新一代智能电池,实现从材料选择,电池设计、制造、使用、回收的全链条智能化。”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