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场远海化使得航空作业的需求凸显,单机容量大型化为开展航空作业创造了条件。
精彩详情:现场直播丨中国海装2020北京国际风能展
国内海上风电场6兆瓦级别海上机组已经进入批量商业运行模式,8兆瓦级别海上机组已经进入小批量阶段,同时向“深水远海”发展使得航空作业的需求凸显,单机容量大型化为开展航空作业创造了条件。
10月14日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中国海装于E1-A16展台,中国船舶集团海丰通航科技有限公司曹峰分享了“国内海上风电场航空作业研究与实践”。他表示,随着全球海上风电规模的持续增大,海上风电安全建设和日常运行中的事故将呈现出上升趋势。船舶由于航速低,响应速度慢等原因难以完全满足海上风电事故应急救援的需要。

仅就海上风电运维作业而言,直升机服务可以有效减少作业中船塔挤压和攀爬跌落等事故的发生,安全等级比船舶高出近10倍。同时直升机服务还可以有效弥补船舶在海上风电事故应急救援和医疗救援中的不足。
并且,国内海上风电场由近海向远海发展,离岸越远,海况越复杂,单纯使用船舶作为交通工具不仅会造成海上交通物流成本大幅提高,且无法保证可达性和运维效率,根据海上风电场海域和规模的不同,选用包括直升机和各类船舶在内的交通运输组合方案是提高运维可达率,降低海上交通物流成本,提升运维效益,同时满足应急救援需要的必然选择。
以下为PPT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