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之前,国务院国资委组织的“科改示范专项行动”入选企业名单公布。选择这些优秀的种子公司、标杆公司,是为了“打造一批国有科技型企业改革样板和自主创新尖兵,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在此基础上复制推广成功经验”。
未来的三年,这些企业将是中国国有科技公司改革创新的领航员、领操员、信号兵,他们的改革实践、发展动向具有深远的示范意义。
本次科改示范行动,要在五大改革领域十七个改革重点集中发力,这是整体要求、主攻方向,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204 家企业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成长阶段和东、中、西各个地区。在此背景下,只有把共性框架和个性特点结合好,把握好企业特点,精准施策,才可能有的放矢,取得更佳改革成效。
区域分布:遍布全国,高地突出
本次科改示范企业,注册地分布在除了西藏自治区之外的国内各个省份。
东部领跑:东部地区天津市(9 家)、山东省(9 家)、江苏省(7 家)、浙江省(4 家)、福建省(4 家)、广东省(15 家);
中部崛起:中部省份科技公司的力量正在迅速崛起,这一点从湖北(9 家)、河南(6 家)、湖南(5 家)、安徽(4 家);
东北和西部快追:从东北和西部省区来看,数据也是令人振奋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分别有 3、4、5 家企业入选,陕西 7 家企业进入,重庆 5 家企业入围, 四川省入选企业达到了 10 家,云南省也有 4 家企业。
图片来源:独家解析204家科改示范企业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 40 年,形成了东、中、西三个阶段不同的经济区域。但是科技创新与区域自然环境关联小,只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创新体制机制,就能快速发展。我们欣喜的看到,在本次科改工程名单中,来自于中部和西部省份的科技型企业占有相当的比例,这说明四川、湖北、陕西、河南、重庆、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已经开始蕴蓄更强的科技创新潜力和后发动力。
我们预测,中国将初步形成“东南西北”四个有潜力打造的科创高地,分别是京津冀地区、上海地区、广东地区、川渝陕地区。
其中,仅京津冀地区就集中了 50 家以上的科技型公司。这既是对目前科技发展资源区域集中特点的量化反映,也能充分说明,如果措施得当,北京首都打造京津冀一体化的世界一流、中国领先科创高地,具有较好资源条件基础。
东部的上海及周边地区,也集中了近30家科改企业,说明东部地区科创中心具有相当基础,这个区域的国有科技企业理所应当在深化市场化改革中跑得更快更好。
广东省在南部省区一支独秀,拥有 15 家科改公司,成为南部科创高地。目前,大量的市场化科技创新资源汇集在此,广东省提出打造国家级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深圳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既是本区域内国有科技企业的发展的基础,也是未来继续扩大改革成果的条件。
四川和重庆入选的科改企业分别达到 10 家和 5 家,如果再加上陕西省 7 家企业,这个区域内有20 多家科改示范公司。成都、重庆、西安这几个城市,人文特点突出,科技和教育基础良好,完全有理由成为中国西部科创高地。
我们认为,“东南西北”四大科创高地,不仅代表着本次科改示范行动的区域企业 分布规律,更是未来国家科技创新政策的一个发展导向。如果把建设“东南西北”四大科创中心升级为国家级和区域级战略,打通科技创新和 科技企业改革任督二脉,微观上将大大提升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和创新效率效果, 宏观上对于我们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技术领域:战略新兴,科技服务
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 9 大领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这些产业具备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等特点,它们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
再来审视本次科改工程入选的 204 家公司,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要求有较高的匹配性。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领域入选企业最多,达到了 23 家,在半导体、芯片、光电和操作系统领域入选企业排名第二,达到 19 家,分别从软件和硬件勾画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微观蓝图。
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方面,有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的企业 14 家,机器人、智能制造、5G 硬件领域的企业 7 家,重型装备、军工、核电等领域的技术企业 6家,船舶、汽车、隧道装备研究领域企业 4 家;在新材料产业方面,按照我们的分类,一共有 17 家科技公司入选科改行动名单;生物医药科技企业入选 6家;节能环保产业企业入选 8 家。
总体看来,本次科改行动的入选企业,大多分布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与国家科技战略有较大的咬合度。
当前,我国正在抓紧编制《2021—2035 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推动我国从科技大国到科技强国的发展跨越,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长期和有力的科技支撑。
能源、交通、信息、先进制造、材料、空天技术、现代服务业是新一轮科技发展规划的相关核心领域,这些领域的企业在本次科改行动入选名单中得到充分反映。
从能源技术领域来看,有 8 家在电力、热力能源技术的企业入围,另有 6家核能利用、水电利用的科技公司;从交通领域来看,有 8 家智能交通相关科技公司入选等等。
总体来看,204 家科改示范企业,广泛的覆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主要领域,它们很多是面向未来的技术中坚力量,也有很多是升级传统产业的技术核心驱动力,我们期待经过三年的科改行动,这些科改企业的机制改革能够为科技动能的发挥贡献重要价值。
成长特征:四大阶段、挑战各异
我们用成立时间来初步反映一家企业的成长状态和生命周期,得到科改行动示范企业全周期分布场景。
1.创业期企业:三个如何、三个防范
有 30 家科改示范科技公司的成立时间不到五年,从企业成长和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我们将这些企业归入“创业期”。这些科改新企业,所从事的业务一部分是母公司产业链延伸出的崭新技术领域,另一部分是新产业和新技术的探索领域,技术驱动特点明显。比如,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是南方电网集团开展数字经济与智慧企业研究,承接数字基础平台、大数据平台及应用的建设运营,信息化及通信网络的建设维护,开展物联网建设运营,打造人工智能应用与南网系列芯片等的核心技术平台;上海欧冶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是宝武钢铁集团开展以“科技+金融”双轮驱动,与宝武金融资产经营单元共同打造生态圈大金融业务体系,提供专业金融科技服务的互联网业务平台。
虽然是不同的新产业、新技术,但同样作为成立时间不长的创业型公司,这30 家科改示范企业,将面临共同的成长课题,我们认为是回答“三个如何和三个防范”的核心问题:
如何获得和持续发展核心技术,防范“技术夭折”风险;
如何吸引和保留领军技术人才,防范“头雁离队”风险;
如何从开始就构建一个新国企机制,防范“新人老病”风险。
2.成长期企业:应对四大挑战
204 家科改企业中,成立 5-10 年的企业共有 32 家,成立 10-20 年的企业共有 76 家,我们把它们归入成长期企业的阵营。这一类科改企业大致有几个共同的特点:
业务体系相对稳定。经过五年以上起步期发展,这一类科改企业已经显现出在特定业务领域相对稳定的发展基础。比如成立于 2006 年的中国东方红卫星科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初步在小卫星及微小卫星研制、卫星地面应用系统集成、终端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服务方面奠定了行业领先的位置;比如成立于 2007 年的海南农垦林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海南农垦集体以及本岛的橡胶林木经营方面也进入了稳步发展的通道。
技术领域不断升级。成长期的科改企业,都在一个相对宽阔的技术赛道进发展,这些企业也在不断努力提升技术能力,为集团内部科技创新服务,也同步提升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能力。举两个例子,成立于 2002 年的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已经在智能安防系统方面成为世界级的企业之一,下属海康威视同时也在大数据等新兴技术领域持续布局;国机集团下属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航空航天、汽车与轨道交通、能源环保等行业的特种轴承领域不断强化科技能力, 提升市场占有率。
成长期的科改企业,不仅在数量上占据 50%以上,而且我们认为在改革任务上也面对更多更大的直接压力。简单来说,我们认为这些企业需要应对“四大挑战”:
发展速度挑战:成长期的公司,都会有一个比较快速发展壮大的阶段, 同时公司需要用市场能力和技术能力的提高,来巩固这个相对领先于竞争对手的速度。领先的时间越长,公司成长的位置优势就越稳固。
技术引领挑战:成长期企业能够取得优于他人的成长速度,必须依靠独到的创新能力和持续的创新成果,但是这个优势很容易被竞争者学习和赶超,所以如何保持技术创新能力的领先,是需要深入布局和改革的内容。
资本助力挑战:成长期科技企业,需要在市场和技术两端发力,这个过程中特别需要充足、及时的资本支撑。本次科改过程中,对于混改和股权多元化,对于资本运作和上市设计,是这个类型公司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团队激励挑战:初创期企业讲求留住领头雁,成长期企业需要激发“战斗群”。既能够不断激发核心经营和技术团队的创新力和战斗力,又能够保持吸引新团队的能力和潜力,这些问题都需要合理运用改革中的长期激励工具来实现。
3.成熟期企业:突破三大天花板
本次科改企业名单中,有占总量约 20%的 45 家企业,成立时间在 20 年以上,30 年之内,我们将其归入成熟期科技公司的范畴。45 家企业总量不少,它们表现出怎样的特点呢?
业务规模较大。由于这类科技公司已经经历了 20 多年的发展,在中国经济过去的中高速增长带动下,都有较为稳定的业务基础,同时业务规模在行业中具有相对明显的优势。比如,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形成了“军民并重,两翼齐飞”业务格局,成功 的走出了一条“以科研带动生产、以生产促进科研”之路,发展壮大成为集科研、 生产和经营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再比如,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较为知名的中医药类上市企业,在本领域内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
组织相对定型。这批科改企业拥有较为成熟的组织管理体系,有一部分已经成为上市企业,或者是集团上市公司中的核心业务板块。比如,中节能万润股份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等科改企业。
对于成熟期的科改企业,在推动本次改革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哪些工作呢?我们建议要突破“三大天花板”:
突破业务天花板:成熟期企业的收入增长放慢,甚至出现波动和停滞问题,这个类型的科技公司需要从战略性改革入手,建立新产业的突破方向,推动企业进入新的成长周期。
突破技术天花板:成熟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需要迭代提升,通过本次改革,重点是要把本企业在某个领域的技术优势,尽快复制到更多的技术环节当中去,发现新的技术突破机会。
突破人才天花板:成熟期企业组织文化相对定型,这既是优势也是瓶颈问题。技术能力和市场能力的提升和可持续,需要通过改革企业体制机制,在成熟公司内部塑造竞争、创业、孵化等市场化动能更强的机制, 推动新人才、新技术、新业态的持续涌现。
4.再生期企业:组织激活
在本次科改企业队伍中,还有少量的企业是成立时间 30 年以上,具有较为悠久历史的科技公司。这样的企业,我们暂时将其称为“再生期企业”。从很多企业成长发展的实践,以及中国国有企业历史的经验总结,这样一类科技公司,建议重点解决组织激活的问题。
对于历史悠久的科技型组织,首先要对组织文化进行改革激活,推动企业内部观念更加市场化,业务更接近产业化,让科技公司的思想走在时代的同步,而不是一直躺在过去的功劳簿里。
同时,做好经营和科技团队激活。这里要特别关注新老队伍的交替和新一代人才的培养和接替问题,激发中青年科技人才的潜力和动力,推动企业组织革新。
2020-2022 年,一方面是“十四五”开局的重要阶段,另一方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相信科改示范行动将直接带动 204 家入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并且照亮广大中国科技公司的改革发展道路。(知本咨询董事长 刘斌)
相关阅读:
204户“科改示范企业”名单 解读
原标题:204 家科改示范企业全景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