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正深度融入能源产供销全链条,推动电力系统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近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开幕,本届峰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在智慧能源分论坛上,华

首页 > 输配电 > 保护与控制 > 企业 > 正文

AI赋能行业 助力电力行稳智远 ——华为亮相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智慧能源分论坛

2025-04-30 16:13 来源:华为 

在能源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正深度融入能源产供销全链条,推动电力系统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近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开幕,本届峰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在智慧能源分论坛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电力数字化军团CTO夏文波分享了如何通过AI技术解决行业数字化转型痛点,并助力电力企业探索新的管理、业务与商业模式。  

AI技术深度融合电力系统

破解加速新型电力系统数智化的核心挑战  

在能源产供销场景中,AI技术已逐步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发、输、变、配、用、调”六大环节,核心目标是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平衡稳定性和运行管控能力。然而,当前仍面临五大关键挑战:  

一是数据质量与治理难题:能源数据存在不完整、不准确、割裂等问题,需通过数据清洗、标准化和跨组织共享提升数据可用性。二是算力不足与电算协同:需结合“电源、电网、通信、算力”协同规划,优化算力资源调度,降低算力成本与能耗(PUE)。 三是通信瓶颈制约AI落地:当前,主网带宽无法满足人工智能发展要求,配网通信满足不了主配微协同要求。华为建议构建“主网智算、中压融合、低压透明、天地一体”的通信目标网,支撑全环节智能化。四是模型与应用的不确定性:面对大模型快速迭代和算法多样性,需通过模块化平台和确定性架构,灵活适配不同场景需求。五是AI安全与动态防御:需构建纵深防御体系,从被动安全转向主动动态防护,确保电力AI系统安全可靠。  

华为联合陕西电力

打造“IDS+AI”智慧配网标杆  

面对配电网“不可观、不可测、不可控”的行业难题,华为与国网陕西电力展开深度合作,联合29家生态伙伴,分“数字化+智能化”两阶段推进创新:  

第一阶段,数字化筑基。通过HPLC+RF双模通信,可实现“有电就有网”,支撑停电事件1分钟感知、3分钟通知、15分钟响应,大幅提升供电可靠性。ECU边缘计算终端能以软硬解耦支持APP化灵活部署,赋能一线员工自主开发应用,已上线28个APP,其中13个由基层员工开发。通过AI视觉分析优化带电作业、高空作业等高风险场景,能以AI+ISDP数字化作业方式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作业效率。第二阶段,智能化升级。以在铜川试点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案例为例,盘古大模型+昇腾AI能实现精度达91.2%,较传统方法提升6.2%。基于电力鸿蒙OS,能统一物联网操作系统,解决终端协议碎片化问题,降低运维成本。  

目前,该方案已覆盖陕西全省14.79万台区、1200多个供电所,成为全球智慧能源领域的标杆案例,吸引了30多个国家的同行现场考察调研,为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帮助全球南方国家加强技术能力建设做出中国贡献。

展望未来

重构电力通信 繁荣AI生态  

近年来,AI在能源行业的陆续落地,成为系统性工程。华为携手多方协作构建繁荣生态,持续聚焦“根技术”,坚持“被集成”战略,通过“联接+计算”的核心能力,携手行业伙伴推动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重构电力通信,繁荣AI生态,电力行稳智远。”华为的实践表明,AI与能源的深度融合不仅提升行业效率,更将塑造未来智慧能源的新格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