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已有700座在国家能源局注册备案!
大坝数量和整体安全形势不断迈上新台阶
5月8日,随着金沙江上游巴塘水电站大坝完成备案,我国在国家能源局注册(含备案)的运行水电站大坝数量达到700座,总装机规模突破3.34亿千瓦,总库容超5191亿立方米,分别占到全国水电总装机容量的76%,全国水库总库容的52%。

电力行业的水电站大坝多是高坝大库,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能源安全、流域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国之重器”。近年来,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频发、地质灾害多发等新挑战,在国家能源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大坝中心与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地方能源主管部门、电力企业齐抓共管,水电站大坝注册登记、定期检查、隐患治理、监测监控、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科技研发、法规与标准化建设等各项工作稳中有进。
抓实管理,大坝运维水平整体提升。近年来,国家能源局先后开展水电站和小散远发电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水电站大坝安全提升专项行动和能源电力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围绕规模小、分布散、地处偏远、基础薄弱的管理服务对象和输水发电系统、泄洪消能设施等小切口,提供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下沉式、穿透式服务,帮助电力企业提高水电站大坝运维质量,33座大坝注册等级提升至甲级,全国水电站大坝甲级占比从93%提升至97%。
筑牢根基,大坝本质安全持续巩固。第五轮大坝安全定期检查圆满收官,第六轮已启动202座,累计排查治理完成较大以上工程隐患12个,从源头防范安全风险。经历2022年四川泸定地震、2023年甘肃积石山地震、2024年新疆阿克苏地震和多场流域性洪水等自然灾害考验,我国水电站大坝总体运行安全,溃坝、漫坝等重大安全事故保持“零记录”。
科技兴安,大坝安全技术不断进步。大坝安全在线监控系统实现应建尽建,北斗高精度变形监测、卫星遥感(InSAR测量技术)、无人机/船、视频监控等国产自主可控空天地内一体化监测网络在水电站大坝安全领域逐步试点和应用。水电站大坝北斗安全监测及应急远程控制系统获得“2024年度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可以在常规通讯手段瘫痪的情况下,利用北斗卫星进行泄水闸门远程应急启闭。小湾电厂建设的“坝肩边坡GNSS自动化系统建设项目”,实现了软硬件100%国产化目标。
法规护航,大坝治理体系日趋健全。能源领域的基础性、统领性的法律《能源法》发布实施,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和各类市场主体的责任,为水电站大坝安全监管提供了更高级别的法律支撑。《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应急管理办法》《水电站大坝工程隐患治理监督管理办法》相继出台,为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法规体系提供了有力补充。近五年,累计发布大坝安全领域技术标准57项,涵盖安全监测、风险应急、信息化建设等维度,为行业提标升级提供了明确的技术依据和操作指南。
从1997年首批电力行业大坝注册时的94座,到如今的700座“平湖高峡”“国之重器”,注册大坝的持续增长,是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工业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日新月异的见证与注脚,尤其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水电站大坝的数量和整体安全形势不断迈上新台阶,为能源安全、绿色低碳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大坝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站在700座大坝的新起点,大坝中心将坚持“守大坝就是守江山、守民心”的政治自觉,持续完善监察体系、强化监察手段、优化监察服务,以更高标准筑牢水电站大坝安全防线,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原标题:全国已有700座在国家能源局注册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