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是全球大势,也是人类共同利益所在。”12月7日,在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 2019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马建堂表示,推动能源转型是当前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马建堂指出,一定要把握住全球能源格局深刻变革带来的历史机遇,加速推动能源转型,加快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
(来源:微信公众号“国家能源报道” ID:gjnybd 作者:安栋平)
能源转型是全球大势
“首先,能源供给结构的清洁低碳化是大势所趋。其次,能源使用效率不断提高和‘电气化’水平逐步提升。第三,新一代能源技术进步持续推进。”马建堂总结了能源转型的三个主要转变。
在能源供给结构的清洁低碳化转型方面,资料显示,2010年到2018年,全球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从39.5%提高到41.9%,其中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从12.5%上升到14.1%。不少机构都预测未来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比还将有大幅提高。国际能源署预测在“实施已经承诺的政策情景”下,到203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占比将比2018年提高5.2个百分点,达到19.3%;而在可持续情景下,到2035年将达到27.2%,约是2018年的2倍。
能源使用效率不断提高和“电气化”水平逐步提升也是一大特点。马建堂指出,各国都致力于推动工业节能、被动式建筑等措施,促进能源效率不断提高。从1995年到2017年,全球能耗强度从166吨油当量/百万美元下降到119吨油当量/百万美元,22年间累计下降了28.3%,平均每年降低1.5%。BP(英国石油公司)的报告预测,在渐近转型的情景下,到2040年全球能耗强度有望降低到76吨油当量/百万美元的水平。需求侧的另一个特征是“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2010年到2018年,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从17.5%上升到19.2%,国际能源署预测在“实施已经承诺的政策情景”下,该项数据到2035年有望进一步达到22.9%。
无论消费侧还是供给侧,实现能源转型的核心和关键支撑还是技术创新。马建堂强调,从全球看,包括智慧能源、新工艺、节能、光伏和风电、储能、氢能、电动汽车、5G等在内的新技术已经并将继续成为当前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量。
要从全球视野看中国的油气资源
“我们普通老百姓经常提到能源转型,究竟什么叫能源转型?我们讲能源转型大概有三次,第一次是木材到煤炭,第二次煤炭到油气,第三次是指油气向新能源的转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郝芳告诉记者,目前为止我国仍然没有完成从煤炭向油气的转型,甚至也不可能完成这个转型,这是由我国的资源禀赋所决定的,而当今世界的能源转型,主要是指油气向新能源的转型。
郝芳在发言中指出,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煤炭依然是中国一次能源的主题,而油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仍然是决定中国能源安全的一个战略资源。十九大提出要建设低碳高效的能源体系,中国的资源禀赋就决定了煤炭要发挥基础作用,但要注意它的污染和排放。同时,要确保油气的安全保障作用,同时提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技术研发和在能源中占比。
郝芳坦言,要从全球视野看中国的油气资源,页岩革命的核心是页岩在能源中发挥重要作用,而页岩又是人类历史上研究地层最薄弱部分。板块构造是20世纪自然科学最重大进展之一,如何从板块运动的角度来认识页岩资源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地球经过了一系列气候变化,现在的海洋跟历史上其他时期的海洋是不一样的,必须从板块运动、气候变化、海洋演化、油气资源消耗的角度来认识中国油气资源,这是未来降低勘探成本、更有效预测油气的重要方面。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高德利在发言中表示,我国能源消费向着清洁绿色方向发展,石油和天然气还是要区别对待,评价石油是个动态问题,第三次能源革命应该是向清洁化、绿色化发展,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当之无愧。当然人类需要页岩油、可燃冰甚至其他能源,我们应该加快科研攻关,特别是山区、丘陵等可能都需要大型丛式水平井高效开发模式及其工程技术支撑体系。
“随着信息材料、人工智能等相关学科的科技进步,要加大信息化智能化及自动化发展。在体制机制方面,我们国家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技术服务公司,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我们必须得建立这样一个公司。为什么?我们要把人员众多优势和人才优势变成技术优势,应该着力打造有竞争力的技术服务公司。”高德利强调。
未来10年天然气发展潜力大
河南省天伦集团董事长张瀛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国家第三季度GDP增速为6%,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下,制造业和内需呈收缩态势,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天然气仍保持快速增长,10年内,人均天然气消费量将从目前的200立方米增至400立方米以上,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之一是城镇居民,由此可见,未来10年是天然气在乡镇地区最有发展机会的黄金十年。
对于如何提升天然气利用率,张瀛岑建议,要加大气源保障力度。上游方面,要加大国内气田开采力度。中游方面,要规范接收站投资准入条件,让更多的城市燃气企业参与到接收站的投资建设和利用中来。在国家管网公司成立的大背景下,推进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只有加大气源保障才能有效提高天然气的终端利用。
“希望政府进一步加强对乡镇‘煤改气’的支持力度,鼓励模式创新,整合优势资源,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引入政府融资平台、政策性银行、私募基金等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共同开发乡镇天然气市场,从而实现大气治理、稳定就业、乡村振兴,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等多重目标。”张瀛岑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