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山西汾酒停牌,拟转让山西汾酒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山西汾酒的停牌预示着山西国企改革进程再进一步。山西国资委主任郭保民指出,山西国企国资改革已进入全面“施工期”,改变“一煤独大”“一股独大”局面,注重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发展新兴产业协同发展,主动出让优质资产,培育新动力。
“一煤独大”倒逼经济转型
山西国企改革步伐的加快与山西的经济格局的变化密切相关。最新经济数据显示,2017年,山西省GDP增长达到7%,恢复到全国经济增速上方,结束三年来的增速下滑走势,首次突破经济增速中位线。省属企业完成增加值2288.2亿元,同比增长22.7%;实现营业收入12194.6亿元,同比增长3.4%;实现利润总额180.8亿元,同比增长807.8%;上缴税费784.2亿元,同比增长6.5%。增加值、利润、上交税费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取得了2013年以来最好水平。
回顾山西过去十年经济变化,可以发现山西工业增速变化是与山西经济的冷温正相关。在2008年次贷危机发生后,资源价格出现大幅波动,特别是煤炭价格的持续下跌,使得山西省GDP增速出现了断崖式下跌,最低曾下滑至-8.1%;2011年后,山西GDP同比增速虽然经历快速修复,但随后又再次下滑,2015年时,其GDP增速仅有2.5%。
分析山西经济持续下滑的原因,可以看到这与山西的特有经济结构有关,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煤炭等传统企业的贡献,“一煤独大”成为山西独有现象。煤价上涨则企业利润上升,这一点在山西上市煤炭公司近些年的业绩表现上有明显反映。相关资料显示,近十年中,煤炭贡献已经占到了山西工业利润比重的70%以上,改变“一煤独大”的经济结构困局迫在眉捷。

图1 2000年以来山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情况

图2 2000年以来山西GDP同比增长情况
国改动作明显加速
在山西的上市公司中,可以看到兰花科创、阳泉煤业、大同煤业、山煤国际等煤企的业绩好坏与煤炭价格的高低呈正相关关系(见图3)。以兰花科创为例,自2010年以来,随着煤炭价格开始走低,该公司的业绩表现也随之走低。2010年的EPS为2.3元,2011年为2.91元,至2015年时,EPS已下滑至0.01元。2015年末,山西的30多家上市企业中,微利和亏损企业高达20多家,究其业绩不佳原因,无不是与煤炭价格的大幅下跌有关。或正是饱尝到煤炭价格左右企业经营冷温之苦,山西国企改革呼声日渐高涨,其改革的步伐也明显强于其它内陆省份。
自2016年3月,漳泽电力打响了山西电改第一枪后,有多家山西上市国有控股企业在2017年2月将股权注入到山西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从“管资产”转向“管资本”;8月底,山西省内上市公司如阳泉煤业、西山煤电、太钢不锈、通宝能源、大同煤业等企业也完成了控股股东股权的划转;9月,在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指导下,山西省率先选择约30家国有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鼓励符合条件国有企业通过整体上市、并购重组等方式调整国有股权比例。如今,山西汾酒的停牌预示着山西国企改革进程再进一步。

图3 山西煤炭价格指数走势图
表1 山西上市传统企业2010年-2017年三季度每股收益对照表


数据 来源于万得资讯
多家晋企国改有序进行中
从山西国企改革的最新进展来看,山西汾酒为其最新案例,于2018年1月19日宣布停牌筹划重大事项。从消息面来看,公司的控股股东汾酒集团拟转让部分所持山西汾酒股份,为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
对于山西汾酒的改革动作,其实在去年12月份就有征兆。2017年12月,福建汾酒与6家企业成立象屿汾酒(福建)销售有限公司,率先在营销层面开展省外市场混合所有制合改革。相关人士认为,汾酒集团这一模式,能有效调动地方销售企业积极性,提升山西汾酒市场占有率。另外,资料显示山西汾酒为国有股占股比例最高的上市公司,高达69.97%。职业投资人认为,山西汾酒的国有股比例过高,从而导致股东单一,在决策上缺乏市场灵活性和管理层面的僵化。目前山西汾酒国企改革步入实质性阶段,未来将会带来股权多元化,增强市场的活力。
在山西国企改革概念股中,阳泉煤业也是煤炭行业典型代表之一。其最新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17年实现归母净利15.7亿~17.2亿元,同比增长265%~300%(2016年为4.3亿元),折合EPS为0.65~0.71元,扣非后归母净利15.3亿~16.8亿元,同比增长156%~181%。从资料来看, 阳泉煤业目前具有3000 万吨产能,是集团煤炭板块惟一的上市融资平台,公司控股大股东阳煤集团尚有近1亿吨在产及在建产能,拥有33个煤矿。相关券商报告认为,阳煤集团在未来几年必定会给予上市公司充分的支持,极大可能注入优质资产。
另外,潞安环能2017年业绩快报也显示,预计 2017 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加18亿元到21亿元,同比增加 210%到245%。公司是国内最大瘦煤、贫瘦煤和喷吹煤基地,在冶金煤类上市公司中位居第一,目前公司总产能为3890 万吨每年。潞安环能是潞安集团下惟一的上市公司,目前潞安集团资产证券化率仅为28.1%,程度较低,在山西国企改革的背景下,资产注入存在空间。在公司业绩方面,根据2017年业绩快报净利润水平已经超过2013年的净利润。二级市场股价创近3年历史新高,截止2018年1月31日报收12.87元,前十大流通股东较上个季度机构投资者净买入1042.95万股,不少券商看多2018年股价。
无独有偶,山西焦化拟收购中煤华晋 49%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获并购重组委审核通过,并于1月26日复牌交易。资料显示,山西焦化拟向山焦集团以6.44 元/股发行股份预计为6.66亿股,以股份支付的对价为42.92 亿元。完成重组后,控股股东山焦集团持股比例增至 54.14%。中煤华晋有煤矿 3 座,分别为王家岭煤矿、华宁焦煤公司崖坪矿和韩咀煤业公司韩咀矿,合计产能达到1000万吨以上,由于都是新建矿井机械化程度高,据资料显示,煤矿开采成本约为140元每吨,低于市场平均价格。中煤华晋2016 营业收入为 49.1 亿元,同比增长 33.6%,归母净利润 12.7 亿元,同比增长 88.8%,2017 年中报归母净利润为 15.87 亿元,延续了上一年的良好走势。据申万宏源报告,如果收购成功,将给山西焦化带来大金额投资收入。预计2018年和2019年分别带来19亿和16亿的利润,对应EPS分别为1.38元和1.21元,PE为8倍和9倍。二级市场股价创近3年历史新高,截止2018年1月31日报收13.14元,前十大流通股东较上个季度机构投资者净买入93.75万股。一私募投资者认为2018年山西焦化是业绩拐点年。
原标题:山西国改日渐加速 “一煤独大”倒逼企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