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网讯】贵州是南方重要能源基地,也是南方唯一的产煤大省。然而贵州省能源工业运行机制长期未理顺,一直困扰着能源工业的发展。煤炭、火电、水电三方陷入长期利益博弈,各方都从自身利益出发开展生产经营,政府调控较为疲软。正确处理好煤炭、火电、水电之间的关系,加快建立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成为推动贵州省能源工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贵州省规模以上能源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5.5个百分点。2016年,能源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7.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9.4%。由此可见,能源工业对贵州发展大局具有战略性、基础性支撑作用。
去年以来,贵州省抓住作为全国电力体制改革试点省的机遇,把降电价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牛鼻子”,极大增强了招商引资吸引力,有效降低了企业用电成本,促进实体经济加快发展。
贵州省深知实行低电价、保持电价竞争力是贵州优势所在,是全省发展大局所需,必须保持定力、坚定不移。
在这种背景下,《贵州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实施方案》应运而生。方案明确,要形成煤炭、火电、水电利益共同体,打通煤-电-用产业链,提高能源工业整体防风险能力,做大做强能源工业,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具体而言,在实现水电和火电的均衡稳定供应方面,开展水电火电发电权交易,合理分配西电东送计划;在稳定煤炭生产方面,增加汛期电煤储备,保证火电最低开机和最低日进煤量,保证煤炭最低日产量;在降低能源供应价格方面,相对固化电煤供应价格,最低限度降低企业用电价格。
贵州省将推动煤电企业优化组织结构,鼓励煤炭企业、发电企业通过资本注入、股权置换、兼并重组、股权划拨等方式推进煤电联营,形成利益共同体。
原标题:低电价成为贵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