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广东省交易中心组织了省内售电公司与大用户进行结算培训讲座,给售电公司们官方科普了结算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3月2日是发电侧学习结算的时间。60家发电企业参加广东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召开第一期交易系统结算功能测试会议之发电企业专场。
(本文转载自:晶见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EnergyStudies 作者:陆伟杰)
晶见的小伙伴在现场进行了仔细学习与整理。首先,我们了解了新规则下结算管理特点:
突出计划性、规范性、时效性
计划和市场解耦,批发和零售同步结算
用电侧与发电侧紧密联动,发电侧内部相互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
偏差的存在使得不一定“多多益善”
那么,发电企业结算需要做什么?
1,按照市场运营规则参与市场交易,履行交易合同及电网企业签订的结算协议,收取电费。
2,若遇到全月停机等特殊情况需要支付费用的,需及时付款。
3,在临时结果公示后审核确认本企业结算结果并反馈意见。
4,配合交易中心做好结算相关数据准备、资料提交等工作。
结算步骤:
A类机组:抄表计量→电量电价考核补偿→开票收款
非A类机组:抄表计量(每月1日)→电量电价考核补偿→数据准备(整体和个体)→计算电费→确认交易电费(每月13日)→确认总电费及明细(每月14日)→开票收款
结算需要准备哪些数据?
整体数据:交易完就有的总基数计划、总合约电量、发电偏差价格、统一出清价
结算月才有的总上网电量、市场总实用电量
个体数据:交易完就有的基数电量计划、合约电量、长协价差、发电权转让量价
结算月才有的上网电量、考核费用、差错追补、上网电价、环保电价
电厂需要确认哪些信息?
1,电量电价信息:
B类机组总基数电量(实际)=B类机组总上网电量-市场化用户总实际电量
B类机组基数完成比例=B类机组总基数电量(实际)/B类机组总基数电量(计划)
市场合约总体完成进度=市场化用户总实际电量/市场化总交易电量
2,发电权结算信息
发电权合约基数转让结算电量=B类机组基数完成比例×发电合约基数转让交易电量
发电权合约长协转让结算电量=市场合约总体完成进度×发电合约长协转让交易电量
发电权结算电量=发电权合约基数转让结算电量+发电权合约长协转让结算电量
发电权还原后上网电量=上网电量+发电权结算电量
3,基数电量结算信息
基数电量为调度调整后月度基数电量
应发基数电量=基数电量×B类机组基数完成比例
政府核定价为裸机电价
4,批发市场双边协商结算信息
5,批发市场集中竞争结算信息
结算价格=成交价差+政府核定价(裸机电价)
6,偏差1结算信息
市场合约电量=各机组削减后长协+竞价电量
偏差1电量=(市场化用户总实际电量-市场化总交易电量)×(机组市场合约电量/市场化总交易电量)
7,偏差2结算信息
月度市场报价还原后,扣去最高20%和最低20%段(实际申报价的前后20%,实际申报价=申报价+政府核定价),剩余报价段各段价求平均值
偏差2各机组类型结算电价为平均值与(各类型机组标杆上网电价+月度出清价)取小者
偏差2电量=上网电量-应发基数电量-市场合约电量–偏差1电量
8,偏差2分摊信息
偏差2总分摊电费=各机组偏差2电费之和
分摊电费=偏差2总分摊电费×(机组上网电量/B类机组总上网电量)
(晶见注:关于什么是偏差1和偏差2,详见截图)

9,热电联产考核信息(当考核电量>0且考核电价>0时,进行考核)
考核电量=(基数+消减后长协+竞价-实际上网电量)-实际上网电量×3%
考核电价=政府核定价-|月度出清价|-偏差2对应机组类型结算价格
10,非计划停运考核信息(全厂等效非计划停运天数>5且偏差2电量<0则考核)
考核电量=|偏差2电量|
考核电价=|月度出清价|
11,其他电费信息
12,追补结算信息
13,最终结算结果信息
根据广东交易中心官方声明,以上会议内容依据下面4份政策:
《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
《关于电力交易机构组建和规范运行的实施意见》(发改委经体【2015】2752号)
《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粤发【2015】14号)
《广东电力市场交易基本规则(试行)》
原标题:晶见现场|面向发电侧的结算会议,广东交易中心说了些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