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曾经写过一篇评论判断煤制气的春天来了。彼时,国内各地都在大干快上煤制气项目,配套的煤制气管道也是言之凿凿要开建,西部的煤炭以新的方式抢占东部市场。
不过,热过一阵子后。随着2014年起油价暴跌,煤炭价格回升,这些项目也渐渐没了声响。悄悄地晾在春风里。
但煤制油一直有企业锲而不舍在做,在争取政策支持。一项新的政策,可能带来煤制油的春天。
这就是最新的神华宁煤煤制油项目取得5年免税的优惠政策。一番求证下,大家都说这个项目也忒高调了,正式的文件还没下发。作为一家坚持做煤制油的企业,也可以理解那种喜出望外的心情。
毕竟,这个政策将把煤制油从地下直接推到天上。之前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在呼吁要对煤制油实行差别税收政策,进行税收优惠。
这个政策从报道来看,有模糊之处。是针对所有煤制油示范项目?还是仅就神华宁煤的煤制油项目实行?宁夏地方出面争取的政策,会全国推行吗?
如果针对全国的煤制油项目,那煤制油就将迎来春天。当年很多项目的可行性报告据说都以70美元油价确定的,还有更高的。可想而知,油价暴跌对这些项目意味着什么。
宁夏当地媒体这样报道:
2月10日从宁夏自治区国资委获悉,经过自治区相关部门的争取,国家同意给予煤制油示范项目消费税免征5年的优惠政策。
为帮助企业降低煤炭间接液化项目生产成本,自治区政协牵头向国家有关部委提交了《关于出台煤制油品相关税收政策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提案》,建议对煤制油品行业制定专门的消费税。
《提案》建议当原油价格低于一定程度时免征消费税,原油价格回升时可根据煤制油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制定阶梯税收政策,以提高煤制油行业的市场适应性。
目前,该重点提案所提建议经国家发改委、税务总局等7部委研究,同意给予煤制油示范项目消费税免征5年的优惠政策。
神华宁煤400万吨“煤变油”项目2016年12月28日正式投产。针对煤制油的产品,沿用油基油品相同的税费政策。
过去消费税改革措施颇多,油价下跌后,在2014年11月28日、12月12日,以及2015年1月12日,国家趁着低油价三次上调成品油消费税,之后汽油、石脑油、溶剂油和润滑油的消费税攀升至1.52元/升,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的消费税提升至1.2元/升。
消费税从生产企业直接扣除,以汽油为例,每吨大概需要交纳消费税2000元以上,占到出场价的近三分之一。
消费税也是许多炼厂明里暗里抱怨的政策,在原油价格低时,尚不影响经营,但吃去很多利润。油价高时,则苦不堪言。
国营炼厂还抱怨民营炼厂通过各种方法避税,造成市场上的不公平竞争。双方龃龉不断,也没有定论。
煤制油、煤制气是不是清洁能源,始终没有定论。如果对煤制油实行普遍优惠政策,必将引起清洁能源,石油企业的反弹。尤其是清洁能源,过去都把煤基能源项目认为是要淘汰的产业,作为替代的对象。
截至目前,我国煤制油示范项目有9个,形成产能规模740万吨,加上之前获批待建的220万吨项目,到2017年末将达到960万吨。
“十三五”期间,还将有伊泰伊犁100万吨间接液化、伊泰鄂尔多斯200万吨间接液化、伊泰新疆200万吨间接液化、神华宁煤400万吨(二期)间接液化、神华鄂尔多斯320万吨(二期)直接液化、兖矿/延长榆横400万吨间接液化、潞安长治80万吨(二期)煤液化等项目陆续投产,这样将使煤制油产能在“十三五”末达到2810万吨。按照70%左右制成的燃油成品核算,每年将生产2000万吨煤制油品。
2000万吨油品,将占目前消费量的4%。折合消费税400亿,看起来不多。但这样一个产业,值得这么大扶持?无论如何,都会激起很大的反响。春天来不来,实在不好说。
就在税收的当口,中国经济网组织了煤制油的研讨会。参与的嘉宾包括神华、伊泰的人员,请看下篇。
大家看看,是不是春天真来了?太乐观了不会好事。
原标题:煤制油示范项目免5年消费税,春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