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际上核电设备制造商均集中于核电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加拿大。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通用+日立、东芝+西屋、三菱重工+阿海珐以及俄罗斯、加拿大这五大国际核电设备研发制造中心。因为我国核电站建设采购原则上能国产化的设备均需向国内企业采购,所以这些外资企业进

首页 > 核电 > 核电建设与运行 > 市场 > 正文

【深度报告】2016我国核电产业概况及“十三五”核电设备市场前景分析

2016-11-11 14:37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 

目前国际上核电设备制造商均集中于核电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加拿大。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通用+日立、东芝+西屋、三菱重工+阿海珐以及俄罗斯、加拿大这五大国际核电设备研发制造中心。

因为我国核电站建设采购原则上能国产化的设备均需向国内企业采购,所以这些外资企业进入国内难度较大。 目前国内核电设备市场基本上以内资企业竞争为主 ,并具有高的技术、资金、人才和政策壁垒。

核电设备行业壁垒

当前国内核电主设备供应商包括上海电气、东方 电气、哈电集团、中国一重、二重重装、台海核电等以及相关核电辅助设备提供商。其中核岛内的蒸汽发生器、反应堆压力容器、堆内构件等设备主要由上海电气、东方 电气、哈电集团提供;核岛主管道主要由台海核电、三洲核能、二重重装、渤船重工、吉林中意提供;常规岛汽轮机、发电机等设备由上海电气、东方 电气、哈电集团提供。

一、核电产业步入发展新时期,我国核电将高速增长

1、世界核电产业 :后福岛时代 全面回暖 ,长远发展潜力巨大

核电作为清洁能源,具有无温室气体排放、选址灵活、容量大、高效稳定、经济成本低、投资回报高等诸多优点,已成为世界主要工业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21 世纪前十年全球核电机组容量总体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21世纪以来世界核电发展路径

2000-2010 全球核电机组发电容量

2011 年福岛核事故的发生暂缓了全球核电的发展,其中,德国、瑞士、意大利、科威特等国家先后宣布放弃核电发展,美国、法国、韩国、印度等国家虽然没有停止发展核电,但都对本国核安全展开调查。

虽然福岛核事故给全球核电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但随着国际地缘局势日趋紧张,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能源需求供应不稳定因素逐步增大,发展核电依然是各国保 障未来能源供应的重要选择之一。自 2012 年以来,全球核电产业开始全面回暖,除少数国家外,其他国家均开始积极开展核电项目计划。据数据,目前 31 个国家拥有 447 台商用核电站,装机容量约 390GW,相当于德法两国所有方式产电量的 3 倍以上。

福岛核事故后全球核电行业回暖

2010-2015 全球运行机组数(2011年受福岛影响)

2010-2015 全球机组发电容量(2011年受福岛影响)

据预测,未来 30 年内世界对电力能源需求将会大幅增加,2050 年时全球总发电量将预计达到 20302GW,约为 2013 年全球总发电量 4 倍。而在其中核能发电量2050 年将预计达到 752.3GW,约为 2013 年全球核能发电量 2 倍。

2020-2050全球总发电容量预测

2020-2050 全球核电容量预测

2、中国核电产业:存在差距,政策落地,核电建设进入新发展快车道

2011 年受日本福岛事件影响,我国开始全面开展对在运及在建核电站的安全评估并暂停审批新建核电项国内暂停核电站相关审批和建设,因此核电站建设也遭受重大不利影响。不过自 2012 年起国家重新恢复项目审批,我国核电站建设逐渐恢复行业常态,2014 年以来国家领导人更是多次表态我国需要在基于安全前提下加快核电项目建设。

2012 年起核电政策不断落地

在行业政策的不断鼓励和推进下,我国核电行业正进入新的高速发展期。据数据,2012-2015 年我国核能发电量 CAGR 为 20.25%,而在 2015 年期间我国新并网发电机组达到 8 台,更是占当年全世界新并网发电机组数 80%。截至目前我国运行核电机组 36 台,在建核电机组 20 台,计划建设核电机组 40 台。 其中,在建 以及计划核电机组数位居世界第一,在建、在运机组总数位居世界第三。

2012-2015 全国核能总发电量

当前核电占总发电量比例与世界差距巨大,未来提升空间巨大。2015 年我国核能总发电量排名世界第四,位居美国、法国和俄罗斯之后,核电机组数目排名世界第五,位居美国、法国、日本和俄罗斯之后。因此从总量上来看,我国位居世界前列。

2015 年世界核能发电总量前十国家(单位:TWH )

2015 年世界核电机组数目前十国家 (单位:TWH )

然而从核电占总发电量比例来看,我国与其他核电国家相比却存在巨大差距。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法国、乌克兰、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核电量在总发电量中占比位居世界前四,并均超过 50%。虽然过去几年我国核电占总发电比例持续增长,至 2015 年达到3%,但横向来看,这一比例依然远低于其他绝大部分核电国家。 因此可以预见随着未来我国将大幅度增加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降低火电的占比,核电占比提升空间巨大。

2012-2015 年我国核电占总发电比例

世界各国核电量占总发电量比例

据“十三五”规划,至 2020 年我国目标实现 58GW 的在运核电容量和 30GW 的在建核电容量,按照此目标,预计未来 5 年我国在运核电容量 CAGR 为 16.30%。

2016-2020 全国在运核电容量预测 (单位:GW )

3 、“走出去”上升国家战略,对外建设有望进一步带动我国核电发展

2013 年 10 月,国家能源局公布《服务核电企业科学发展协调工作机制实施方案》,首次提出核电“走出去”战略:对核电企业“走出去”给予方向性指引,并推动将核电“走出去”作为我国与潜在核电输入国双边政治、经济交往的重要议题。

2015 年 1 月 28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加快中国装备“走出去”、推进产能国际合作进行了研究部署,推动铁路、核电“走出去”,大力开拓铁路、核电等重大装备的国际市场。

目前在我国核电产业进入新快速发展期的同时,我国核电正逐步融入世界市场步伐也在加快,核电也正成为我国对外的新名片。预计未来除了对内的核电规划建设外,我国核电的“出海”也将继续拉动我国核电产业快速发展。

我国核电逐步融入世界市场

二、“十三五” 国内核电设备制造市场空间巨大

1、我国核电机组现状:二代半与三代机组是建设重点

核电机组设备主要由核岛设备、常规岛设备、辅助系统这三类设备组成,其中核岛是核电站安全壳内的核反应堆及与反应堆有关的各个系统的统称,作用是利用原子核裂变生产蒸汽;常规岛是核电装臵中汽轮发电机组及其配套设施和它们所在厂房的总称,作用是利用产生的蒸汽进行发电。

核电机组设备组成

核电站工作流程

核电机组按照进程发展可划分为四代。目前全世界绝大多数核电机组均为第二代或第二代半机组,同时正逐步向第三代核电机组过渡。 中国现有的核电机组主要为第二代及二代半机组,在建核电机组以二代半和第三代为主。

核电机组划分

我国三代核电技术路线

2 受益核电产业发展,2014-2020国内核电设备市场空间逾三千亿

目前在核电机组的价值组成中,基建、设备和其他项目通常分别占 40%、50%和10%。其中在设备价值组成中,核岛设备的价值占比最高占 52%,常规岛设备和辅助设备价值比例通常分别为 28%和 20%。

核电机组值比例

核电机组设备价值比例

根据资产重组报告书(修订稿)中估算,若按照“十三五”规划的我国在运在建核电总装机容量 88GW 来计算,我国核电总投资规模将高达万亿元,2014-2020 期间国内核电设备制造商将分享超过 3000 亿元的市场。 若按照上述设备价值比例估计,其中核过岛设备(二代半及三代)市场将超过 1560 亿元,常规岛设备市场将超过 840 亿元,辅过助设备市场将超过 600 亿元。

2014-2020 核电设备市场空间预测(亿元)

三、国内核电主管道龙头,技术、资质、工艺、研发均领先

目前台海核电的产品主要为二代半核电主管道、三代主管道和核级泵阀铸件(主泵泵壳、叶轮)等核电设备。

主管道是核岛中的核心设备。主管道是连接核岛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和主泵等关键部件的大型厚壁承压管道,俗称“核岛主动脉”。

核岛主管道示意图

核电主管道具备耐高温、耐高压、抗腐蚀和防辐射的特性,且使用寿命与整座核电站使用寿命相同,通常在 40-60 年(二代半主管道使用寿命通常为 40 年,三代主管道使用寿命通常为 60 年),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核电站运营时间的长短,因此是整个核岛七大关键设备中非常重要的核心设备。主管道属于核级主设备中的较高端设备,门槛较高,在核岛主管道细分领域只有少数企业能够生产。

核岛主管道细分领域其他企业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