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钟速读:今天上午10点,作为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6年度报告》并答记者问。
美国大选渐近投票的最后阶段、中国煤炭消费到底有没有达峰、全国碳市场机制建设情况到了哪一步、中国政府对即将在11月7日召开的联合国摩洛哥气候谈判大会有怎样的期望,解振华在新闻发布会上一一回答,下面就是大嘴君根据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整理的内容。

关于联合国摩洛哥气候大会
联合国气侯变化公约第22次缔约国大会将于本月7日-18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召开。我们中国代表团的同志们今天夜里就开始陆续出发去参会了。中国政府将派出由80多位各有关部门的代表组织代表团参会,谈判几十个议题,这80多个谈判代表,每个人都负责相应的谈判议题。
这次气侯大会是《巴黎协定》生效后的第一次缔约国大会,也将是一次落实行动的大会,主要是谈判落实《巴黎协定》规定的各项任务,提出规划安排;督促各国落实2020年前应对气侯变化承诺,特别是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每年1000亿美元资金的落实情况以及各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的行动情况。
在发布会之前,我去参加了马拉喀什气候大会的部长级预备会,这次会上所有参加预备会的50多个国家的部长都取得了共识,这次马拉喀什会议一定要开成一个落实行动的会议。
这次应该主要解决这么几个问题:
一是要加强2020年之前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力度,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谈《巴黎协定》,是谈2020年之后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但是我们2020年之前《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及多哈修正案所确定达成的共识、做出的决定和各国做出的承诺,都应该兑现、落实。因为这是为2020年之后实现和落实《巴黎协定》奠定政治基础,也将为减排和适应能力奠定基础,所以所有过去做的决定和各国的承诺都应该落实。这是一个内容。
二是各国已经做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自主贡献,到底落实的情况怎么样,这也是需要大家明确的,因为2018年要进一步开展全球的促进性对话,所以必须要了解各国整体行动情况。
三是为了落实《巴黎协定》当中所做出的一系列规定,要开展一系列的谈判,并做出一些具体安排。因此,各方要就《巴黎协定》实施的后续谈判做出具体安排,要有一个时间表,也要有一个路线图,最终把《巴黎协定》所有规定通过一系列的机制、制度安排来加以落实,这是这次会议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四是发展中国家最关心的问题,即发达国家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支持,到底能不能落实到位。就是让大家看到发达国家提供了多少资金,这些资金到哪儿去了,做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效。所以在预备会上,由英国和澳大利亚两国政府在OECD国家当中统计汇总了一下资金筹措的情况,也报告了到今年已经筹措了600多亿美元来支持发展中国家。但是很多发展中国家还要进一步研究,要看一看到底这些资金是不是符合公约的要求,就是额外的、新的、充足的、可预见的资金安排,可能在这次马拉喀什会议上对发达国家资金的安排、技术转让的安排也要进行讨论,可能要做出一些判断和安排。
五是落实《巴黎协定》根本上还是要走绿色低碳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次会议上也会对如何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做出一些安排。所以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落实行动。
中国代表团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授权参与多边谈判,主要还是希望马拉喀什会议做出的一系列决定,都应该遵循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的原则,在公约原则和规定的指导下来落实各国的自主行动。
另外还有一个内容,会议的第二周要召开《巴黎协定》生效的庆祝活动,也要召开《巴黎协定》缔约方的第一次大会。以上就是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和任务以及中国政府的基本立场。

关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因为我们每年在缔约国大会召开之前都要向国际社会、向国内报告一下我们中国应对气侯变化的政策行动和成效。应该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侯变化工作。
“十二五”碳强度累计下降了20%,超额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确定17%的目标任务。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了12%,超额完成了“十二五”规划所提出的11.4%的目标,森林蓄积量增加到151.37亿立方米,提前实现了到2020年增加森林蓄积量的目标。

关于《巴黎协定》
中国与美国、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保持密切沟通协调,通过“基础四国”、“立场相近发展中国家”等谈判集团,加强了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团结和合作,为推动达成具有历史意义的《巴黎协定》,发挥了关键作用,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中国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通过建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十二五”以来中国政府累计投入了5.8亿人民币,为小岛国、最不发达国家、非洲国家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实物和设备的援助,对其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政策规划、人员培训等方面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并启动在发展中国家开展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以及培训1000名应对气候变化的专家和官员。
《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批准、生效,在整个这个过程当中,应该说中国政府做出了关键性的重要贡献,按照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先生讲的,中国为《巴黎协定》的达成、巴黎气候大会的成功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基础的贡献、重要的贡献、关键的贡献,他讲了这么多,实际上是在不同的阶段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在2014年,中美两国的领导人发布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在这个《联合声明》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也是两个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公布了各自自主贡献的目标。实际上就给全球带了一个头,而且也自然形成了一个自下而上、自主决定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模式。在中美两国带动之下,全球有160多个国家相继都公布了自己的自主贡献的目标,实际上给争论最大的如何确立减排模式、谁来减、怎么减,奠定了基调。所以潘基文秘书长讲中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巴黎大会的前夕,要达成《巴黎协定》仍有许多重大的分歧,特别是在减缓、适应、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很多问题上如何体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区分,一直争论不下。
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政府、中国领导人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一些领导人广泛进行接触,广做工作,最后在巴黎大会之前与美国、法国、欧盟、印度、巴西这些国家的领导人发表了联合声明,对《巴黎协定》的重大分歧点应该说都找到了着陆区,实际上找到了共识,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在巴黎大会期间各国代表团在公开、透明、广泛参与的基础之上,达成了《巴黎协定》。所以潘基文秘书长讲,中国政府为达成《巴黎协定》做出了基础性的贡献,基本是为解决一些重大分歧奠定了基础。
《巴黎协定》达成之后,后边的任务一个是要签署,一个是要批准。原来规定的是4月22日在联合国要开放签署,就是说你同意不同意,先表态。在这个过程中,习近平主席和美国总统奥巴马第三次发表了《联合声明》,宣布到4月22号,中美两国政府要到联合国去签署《巴黎协定》,我们宣布了,也这么做了,张高丽副总理作为习主席的特使代表中国签署了《巴黎协定》,在主要国家的带动之下,有100多个国家签署了《巴黎协定》。
签署之后就是要生效,生效的台阶是55个国家、排放总量占全球55%。在这个过程当中,今年的G20会议上,我们邀请了美国,9月23日两国元首向潘基文秘书长递交了两国批准和加入《巴黎协定》的法律文书,然后在联合国的批准仪式当中又有很多国家批准了,到现在为止已经超过了这个门槛,按照《协定》的规定,超过门槛之后一个月就生效了,所以那是10月5日超过了门槛,11月4号就正式生效了。所以在整个达成协定、签署协定、批准协定、协定生效,应该说中国政府、中国领导人做了很多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现在开始,要达成落实《巴黎协定》的一系列规划、安排,中国政府在这方面,我们在跟各个谈判集团磋商沟通,争取在马拉喀什会议上做出决定,开始转入落实《巴黎协定》谈判,我想在整个这个过程中,说中国政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关键的贡献不为过。
《巴黎协定》一个很重要的成果就是确定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目标,就是在本世纪末要把温升控制到2度以内,也在努力争取实现1.5度。到底能不能实现1.5度,现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正在评估,2度的目标已经有共识了。而且也明确地提出来,争取到本世界中叶,要实现碳排放和吸收的中和,叫碳中和。也提出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要提高各国适应和抵御极端气候事件的能力。这是《巴黎协定》很重要的长期目标和愿景,明确了一个世界发展的大方向。

关于美国大选
今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北京,我们俩有一次关于气候变化和发展方式的对话,也讨论了这个问题。
实际上《巴黎协定》是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一致同意已经生效的这么一个国际条约,应该是有法律约束力的。特别要提出来,这个《巴黎协定》描绘了或者指出了全球要搞绿色低碳发展的这种大趋势,而且这种趋势现在看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所以各个国家都在积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来实现既要脱贫又要发展经济、又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还要保护生活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了一种发展趋势。
无论哪个国家的领导人都应该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如果逆潮流而动,老百姓不会答应,而且这些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在这一点上,我相信如果是一个明智的领导人,他应该知道所有的政策措施应该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
关于碳市场截止到2016年9月,全国7个试点碳市场配额现货累计成交量达到1.2亿吨二氧化碳,我们搞碳市场的试点,累计成交金额超过了32亿元人民币。这些进展彰显了我国以实际行动应对气侯变化的决心。
习近平主席已经在联合国的会议上宣布,2017年中国要启动全国的碳市场,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积极进行。首先,我们已经在全国7个省市开展了碳市场的试点工作,应该说非常顺利。现在是做到了有机构、有地方立法确定了配额,也分配了这些配额,建立配额的分配办法,还建立了核算报告、核查的体系,建立了交易规则,完善了监管的体系和能力建设,基本形成了要素完善、特点突出、运行平稳的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第一,制定了全国碳排放交易配额总量设定和分配方案。第二,印发了关于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开展了重点排放企业历史碳排放数据的核算、报告与核查工作,涉及到重点企业7000多家。第三,加快了立法。起草完成了《全国碳排放交易管理条例》,已经列入了国务院的立法计划。也起草了企业碳排放报告管理办法、市场交易管理办法等,从法律法规上已经做了充分准备。第四,加强了基础能力建设。加强了参与市场建设的人员培训,建立了报告核查的技术问询平台,还有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报送系统等。中国的碳市场启动和全面建成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按照目前考虑,一旦建成之后将是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场当中规模最大的市场。
原标题:速报 | 除了煤炭消费量是否达峰,今天上午解振华坐镇的新闻发布会还有哪些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