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27天的大秦线春检宣告结束,进港煤车增多,市场供大于求压力加大。大秦线春检期间,环渤海港口库存不降反增,据统计,环渤海八港合计存煤2910万吨,较检修前增加了40万吨。检修期间,煤价先稳后跌。大秦线恢复后,进港煤车增多,环渤海港口继续垒库,预计煤价仍会继续下跌。
(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 作者:宫海玲)
主产区煤价僵持运行,煤矿以化工刚需和站台交合同为主,月底临时停产减产煤矿数量增多,对煤价有些支撑;少数煤矿小涨后,煤场及长途车采购积极性下降。环渤海港口方面,失去了大秦线检修这一支撑点,贸易商加快出货;而下游需求有限,询货问价情况寥寥,市场成交重心继续下移。受需求疲软影响,贸易商操作保持谨慎态度,拿货情况较少,上下游都在等待煤价底部出现,短期内煤价将维持弱势。目前,环渤海港口库存堆积如山,下游用户对滞销煤种“挑肥拣瘦”,减少兑现和采购。
正值煤炭消费淡季,居民用电负荷减弱,电厂机组检修接近尾声;叠加新能源发电量持续大幅增长,以及水电恢复,火电厂出力空间有限,沿海八省电厂日耗增至180万吨附近后,出现上涨无力。终端在长协煤供应及高库存支撑下,仅保持少量市场煤刚需采购;下游终端买煤,基本是缺啥补啥,数量少、频次多,避免把煤价拉起。此外,少许化工、建材、钢铁等非电行业需求出现,但体量有限,掀不起大浪来。从往年的市场走势看,四月和五月是上半年需求最弱的两个月份。回顾去年四月中旬出现煤价上涨,涨至五月下旬,主要原因是:山西煤炭限产,造成大秦线运量下降,环渤海港口出现持续低库存现象,拉动了煤价在淡季止跌反弹。但今年完全不同,尽管目前煤价处于相对低位,但主产区“以量补价”,全力生产、发运,叠加环渤海港口库存高于去年同期771万吨,江内电厂库存也高于往年,而非电需求低迷,终端采购动力不强,煤价无理由上涨。
但煤价暴跌的可能性也不大。尽管环渤海港口库存高位,但主力货源集中在大户手中,市场可流通资源很少,贸易商报价较为平稳,太低价格也不愿出货;叠加印尼煤到岸成本居高不下,市场成本以及进口煤价格对市场也有一定支撑。预计从目前到五月中旬,煤价将呈现跌跌停停的缓慢回落走势,煤价跌破650元/吨恐不是戏言。
原标题:大秦线春检结束  煤价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