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2016年,对于每一个中国能建广东火电人来说,无疑是值得纪念与骄傲的。六十年一甲子,2016年,中国能建广东火电正式迎来了建企60周年。六十年风雨兼程。中国能建广东火电从创业到建业,从筑梦到圆梦,从立足广东到走向世界,我们发展壮大中的每一步,都见证了广东电力大发展以及国

首页 > 火电 > 火电动态 > 报道 > 正文

【图文】一个个火电老故事带你穿梭岁月

2016-08-31 13:28 来源:中国能建广东火电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2016年,对于每一个中国能建广东火电人来说,无疑是值得纪念与骄傲的。

六十年一甲子,2016年,中国能建广东火电正式迎来了建企60周年。

六十年风雨兼程。

中国能建广东火电从创业到建业,从筑梦到圆梦,从立足广东到走向世界,我们发展壮大中的每一步,都见证了广东电力大发展以及国家改革开放所取得伟大成就。

因为我们遇到了一个好的时代。

忆往昔,看今朝。

我们仍旧是在生长在这个最好的时代,我们有机遇,也有挑战,六十年留给我们的没有沧桑印记,只有无限的创业激情与昂扬斗志。

我们希望,在这个最好的时代,与你,与我,与我们一起,继续书写,属于中国能建广东火电的励志传奇。

一组老照片带你找回那个年代的广火记忆

这些故事老到什么程度,

有的老到没有照片可寻,

唯有轻声耳语告诉你,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

公司种在广东,

养在广东,

也一直造福广东,

乃至全国全世界。

时光静好,

读一字一顿,

叹往事并不如烟。

火力发电厂工程之小型火电厂整体安装工程(上)

1956年,当公司前称为水利电力部武汉基建局四十三工程处时,南下广东,就此负担起广东省电站设备安装工作。50年代后期,公司开始安装小型中温中压机组。公司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群策群力的精神,克服施工机具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以及生活条件等种种困难,先后完成广州西村、上海闸北、茂名、梅西发电厂的安装。

广州电厂(西村发电厂)于1957年开始建设,1958年投产,是中温中压机组。炉是东德制造的65t/n蒸汽锅炉。机(汽轮机、发电机)均是国产(上海),容量为12000千瓦,发电机是浙江大学设计的双水内冷式。建设西村电厂时现场施工人员约有300人,施工机具较大型的是15吨和5吨的履带吊车,5—10吨的卷扬机,起吊用的木头扒杆等,其余均以人力为主。

上海闸北发电厂,是1958年至1959年间在原厂址上建设1台12000千瓦机组的热力发电厂,当时公司前称广东电力基建公司应上海方面的请求,以支援的形式参与建设,以公司员工为主力队伍,闸北电厂人员为辅进行安装施工。该机组是捷克斯洛伐克生产的75t/h中温中压炉,汽轮机、发电机均由上海配套。组织形式是上海工地领导各有关施工班组进行建设施工。施工人员约有300人,施工机具是以卷扬机、履带吊机、扒杆为主。

当时公司建设安装小容量机组,是适应当时国民经济建设和广东人民生活用电的需要,公司自始至终秉承着精心施工的原则,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项安装任务。

火力发电厂工程之小型火电厂整体安装工程(下)

1956年2月,公司前身四十三工程处成立,基地在广州市西场,当时职工628人,隶属电力工业部武汉基本建设局领导。

1958年8月,体制改革,下放广东,成立广东省电业局电力工程公司,当时职工1323人。

1960年,广东省电业局决定将公司与省输变电工程公司合并,组建广东电力基建公司,基地在广州市西场。

1965年10月,公司本部迁至韶关乌实。

直至1976年,公司前称仍为广东电力基建公司,茂名电厂、梅西电厂共5台小型中温中压机组就是在这个阶段进行安装的。

茂名电厂于1961—1965年间建设,该厂机组为2台前苏联制造的25000千瓦机组,高温高压,锅炉为150t/h。

1960年2月,广东省第一台高温高压机组——茂名热电厂1号25000千瓦机组施工,同年5月由前苏联专家指导,施工期间由于中苏关系紧张,9月苏方突然撤走专家,不供应配套设备以及图纸资料,使工程被停。

1965年由国内组成专家指导复装,1966年完成。

该工程施工人员约500人,施工机具有扒杆吊车和各种卷扬机、履带吊车等等。

茂名电厂(摄于1980.9.6)

梅西电厂于1968年至1971年先后安装3台小型机组。

第一台是由韶关东河电厂拆迁的1500千瓦机组,梅西电厂炉是1台烧煤的沸腾炉,该机组于1970年7月投产。

第二台是罗马尼亚制造的3000千瓦机组,于1969年10月投产。

第三台是国产12000千瓦机组(中温中压),于1971年7月投产。施工机具是以卷扬机、扒杆、T型吊、15吨履带吊车等。

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群众组织进行“夺权”,中国人民解放军7030部队进驻公司,其后成立生产委员会,领导生产工作。当时公司的革委会组建梅西工地,并接受梅县军管领导小组的领导,未设党组织,工地员工约有200人。

当时公司建设安装茂名电厂、梅西电厂的小容量机组,面对时局不稳的社会环境,技术、设备相对落后和生活条件困难等等情况,自至始至终都秉承着精心施工的原则,发扬艰苦奋斗、群策群力的精神,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安装任务,加快了解决广东人民生活用电需求的步伐。

小火车的那头就是“梅西电厂”

大中型火电厂整体安装工程(一)

70年代中期,公司开始安装高温高压机组,到80年代末期开始安装超高压机组。在此期间公司逐步发展壮大,人员素质、机械装备和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由于新工艺、新技术和大型施工机具的运用,电厂安装施工工期得以大大缩短。

韶关电厂从1958年开始兴建,装机从1.2万千瓦增至近百万千瓦(2000年)的大厂,一直都是广东省电网的骨干电厂之一。韶关电厂最终设计容量随着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当地场地、运输条件及电厂用水等条件而有很大变动,到目前为止经历了七期工程建设,期间共建成13台发电机组,是粤北地区第一个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的发电基地。

韶关发电厂1号、2号机组(老旧机组)爆破前的照片

韶关发电厂

(1)1958年10月15日,广东省电业局乌石电厂(韶关电厂前称)一期建设工程正式开工,广东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第五工程处负责土建施工,我公司负责安装,参建人员达到3000余人。由于一期工程是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建设施工的(当时正值国家经济困难时期),材料、设备及设计无法满足要求,原计划1959底发电的1号、2号1.2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分别于1960年5月和1965年2月建成投产。

(2)第二期扩建工程于1965年5月开始,为扩建2台5万千瓦机组,我公司负责安装。3号机组于1967年1月建成发电,根据当时电力生产与工业生产用电的供求情况,4号机组直至1969年9月才建成发电。

(3)第三期扩建工程为扩建2台5万千瓦机组,由我公司负责安装。5号机组于1972年11月建成投产,6号机组于1974年1月底正式发电。

(4)韶关电厂根据国家计委和省计委的计划,开始建设“一三〇”工程,7号机组由广东省电力勘测设计院负责设计,我公司负责安装,1974年开工建设。“一三〇”工程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未能成功投产。

(5)第四期扩建工程于1982年6月开始,为扩建2台20万千瓦机组,由广东省电力勘测设计院负责设计,我公司负责安装。8号机组是当时省内第一台大容量、高参数机组,公司非常重视,当时全部领导班子成员都投入到工地一线中,为安装锅炉专门购置一台100吨塔吊,同时在工程施工管理上第一次大规模采用班组定额管理,工区划块包干等。经过全体员工的努力,该机组于1985年8月移交生产。韶关电厂8号机组是公司第二次飞跃的起点,自此全部转入大容量、高参数机组建设,同时为公司接下来的二、三十年发展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

(6)第五期扩建工程于1998年10月开始,为扩建一台30万千瓦机组,由我公司负责安装。公司当时成立广东火电韶关工程处,代表公司负责履行10号机组安装合同,并于2001年3月完成机组168小时满负荷运行。通过10号机组的安装,公司掌握了一些新的安装技术和探索了一些管理方法,并在工地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体系和质检网络。2002年8月,公司负责安装的韶关电厂10号30万千瓦燃煤机组安装工程被评为全国优秀焊接工程,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授予公司获奖证书。

(7)第六期扩建工程于2003年底开始,为扩建一台30万千瓦机组,由我公司负责安装。2005年7月22日,韶关电厂11号机组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结束,移交商业运行。随着老机组的退役和新机组的投运,韶关电厂目前在运机组为10号和11号两台机组共600MW容量,年发电能力约50亿千瓦时。

(8)第七期扩建工程于2011年2月开始,按照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实施“上大压小”的改建工程,主要利用电厂拆除 1~6 号机组后空出的场地和少量的征地建设 2 台 60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燃煤机组,由我公司负责安装其中一台机组,并于2015年5月完成机组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这两台60万千瓦机组分别于2015年7月和9月先后建成投入商业运行。

作为粤北地区骨干电厂,韶关发电厂为稳定电网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韶关电厂也是中国能建广东火电成长和发展的源泉之地,通过韶关电厂各期工程的建设,公司逐步掌握1.2万千瓦、5万千瓦、20万千瓦到30万千瓦再到60万千瓦机组的安装技术,实现公司一次又一次质的飞跃。

现在的韶关发电厂

大中型火电厂整体安装工程(二)

黄埔发电厂(现称广东粤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坐落于广州市黄埔区庙头,东接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临交通便利的107国道,南依蜿蜒秀丽的珠江,被誉为“珠江畔璀璨的明珠”。

黄埔发电厂的建设分三期工程完成:

1975年12月,一期工程开始打桩,安装2台12.5万千瓦燃油机组。

1978年12月,二期工程动工,续装2台12.5万千瓦燃油机组。

1986年,三期扩建工程全面铺开,建设2台30万千瓦燃煤机组。

整个发电厂共6台燃油燃煤机组,总装机容量达110万千瓦。

黄埔发电厂是由我公司负责设备安装。1990年11月建成后每年可稳定提供55至70亿千瓦时的电力,占当时广东电网电力的1/3,改变了长期以来广州地区用电主要从200公里以外远距离输入的状况。

(一)黄埔发电厂一、二期工程机组安装

黄埔发电厂一、二期工程4台12.5万千瓦燃油机组均由我公司负责安装、调试。由于国产设备制造的原因,公司当时在现场对4台机组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处理和改进。

1978年6月,经过公司的技术员、一线工人159天的努力,1号机组完成安装,当时该机组是广东省内单机容量最大的发电机组。

1978年7月,黄埔电厂1号机组投产,2号机组于次年2月投产。

1980年9月,3号机组建成投产,4号机组于次年6月投产。

1982年,我公司(前称广东火电安装公司)荣获由水利电力部颁发的基建单项标兵和黄埔电厂4台机组焊接质量优秀奖。

公司荣获由水利电力部颁发的基建单项标兵、黄埔电厂4台机组焊接质量优秀奖

黄埔电厂老照片

在此期间,广东省政府多位领导视察过由我公司负责安装的黄埔发电厂。1977年10月2日,时任省委书记刘田夫带领市领导视察黄埔电厂工地。1977年10月20日,时任省委副书记王全国视察黄埔电厂工地。1978年9月21日,时任省委副书记王全国和时任省建委主任刘兆伦一起视察黄埔电厂工地。

(二)黄埔电厂的三期安装

黄埔电厂三期工程(又称“煤代油”工程),遵照国家能源政策,经国家计委和广东省研究决定先扩建2台30万千瓦燃煤机组,后改造4台12.5万千瓦燃油机组为烧煤。1987年11月安装场地平整完毕,公司员工进场安装。

黄埔电厂5号机组于1989年11月顺利完成72小时试运行。正常停机后,我们进行设备缺陷处理及设计变更项目的施工,于12月5日圆满完成24小时满负荷运行,正式移交黄埔发电厂生产。6号机组于1990年11月30日达到断油满负荷,机组正常运行,并于当天正式移交生产。

如今的黄埔电厂

(三)黄埔电厂的天然气联产工程项目

2016年5月,公司成功中标黄埔电厂天然气联产工程项目主体建筑安装工程。该项目建设厂址就在黄埔电厂现有产区内,拟建2台39万千瓦级9F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保障广州中心城区安全供电,也将满足周边用户的用热需求,技能提高能源效率,又能达到绿色环保的目标,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2016年8月8日,黄埔电厂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项目锅炉基础正式开挖,预示着项目的正式开工。

公司承建的黄埔电厂天然气联产工程项目是一项重大变革,是从传统的燃油燃煤锅炉时代向新能源跨越,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