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公司新电分公司生产技术部现有职工33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14人,高级技师1人、技师14人。近年来,该部门聚焦火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和能源保供重任,积极创新攻坚,在等级检修、技术改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累计取得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著4篇,2024年实现机组“零非停”,

首页 > 火电 > 火电产业 > 企业 > 正文

国家电投江西新电生技部·火电“零非停”样本

2025-07-07 09:32 来源:国家电投 作者: 张志鹏 张园

江西公司新电分公司生产技术部现有职工33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14人,高级技师1人、技师14人。近年来,该部门聚焦火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和能源保供重任,积极创新攻坚,在等级检修、技术改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累计取得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著4篇,2024年实现机组“零非停”,先后获评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电投集团2024年度先进集体等荣誉。

“发电量71.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发电厂用电率2.95%,同比降低0.12个百分点;获得国家电投集团‘一分钱’提质增效专项劳动竞赛优胜单位,全年利润同比增长3000多万元……”作为江西省南昌市唯一火力电源点,2024年,江西公司新电分公司交出了能源保供、提质增效亮眼成绩单,而这一切的背后,与生技部全体员工的默默付出密不可分。

打赢检修硬仗

2024年3月,2号机组C修迎来真空热管式低低温省煤器技术改造,工期像绷紧的弦,每一秒都不容浪费,繁重的工作量压得人喘不过气,而施工场地狭窄局促,更是让作业难上加难。所有参修人员都知道,真正的硬仗开始了。

为了确保改造工作顺利推进,生技部牵头成立旁站监督小组,小组成员们主动扛起责任,开启了24小时不间断的监督旁站模式。在施工现场,他们紧盯每一个环节,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兄弟们,这场仗确实不好打,但我们没有退路,必须赢!”锅炉专工陈子军在一旁为大家加油打气,这已是他连续盯守的第三个夜班。

施工过程中,难题接连出现。尽管在设计之初,就已经将模块设计成了便于吊装的小模块,但是现场的吊装空间却极其有限,这给吊装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吊装司机只能小心翼翼地进行着每一个精细的操作,而每一次轻微的动作都在敲动着大家紧绷的神经。“左边,左边,再往左来点!小心些,别碰坏了!”经验丰富的锅炉点检员老师傅吴军目不转睛地指挥着,豆大的汗珠从额头落下,他来不及擦汗,依然仔细地观察着吊装物品,生怕出现一丝差错。在全体参修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提前完成低低温省煤器烟气侧的施工任务。当看到机组顺利点火,那熊熊燃起的火焰,宛如大家胜利的勋章,熠熠生辉。

攻坚励磁调节器全国产化

励磁调节器维持着发电机端电压稳定,控制着无功功率分配,是机组重要设备。新电分公司两台机组中的励磁调节器已运行15年,面临着设备老化、备品采购价格及人工服务费昂贵等突出问题。

“面对攻关任务,我们一度陷入了现有系统升级改造和国产化改造二选一的选择困难症。”生技部主任黄达坦言。一方面升级改造技术成熟,但会面临着受制于国外厂家、备件采购周期过长、费用过高等问题,另一方面国内励磁系统国产化改造并无先例,是一条未知之路。经过反复讨论,电气专业组决定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提出火电机组全国产励磁调节器开发和应用课题,与国内企业建立合作开发关系,决心实现软硬件率100%国产化的目标。

整流柜是这次设备改造的关键所在,针对可控硅热量过大的问题,电气专业负责人吕凯带领攻关组深入研究,在查、看、测、比对等流程中寻找突破口。第七天,终于追踪到了“热魔”的踪迹。点检员王仁翔蹲守负荷低谷时,突然发现示波器波纹竟变得温顺。这个95后男孩冲进办公室,举着记录本的手在颤抖:“吕工,温度下降了!可控硅温度得到了控制!”专业组迅速行动起来,在整流桥顶部增设导风道,并在迎峰度夏期间开启外循环、迎峰度冬期间开启内循环,减少设备灰尘量聚集,彻底消除了整流柜温度高的缺陷。因此,新电分公司成为国家电投集团第一家100%全国产励磁系统改造的单位,获得2项相关发明专利和2024年电力行业“电力双创杯”科技创新技术成果。

“师带徒”为新人成长托底

“师带徒”是新电分公司传承数十载的良好实践,每当青年员工进入生技部,首要一步便是为其安排师傅,签订师徒合同,一声“师傅”便搭建了维系职业生涯的关系桥梁。

1号汽轮机振动偏大,如何在既定工期内有效消除成为本轮机组检修的首要任务。“小田,这次你来主刀汽轮机解体。”生技部环保专工贾愚取下放在汽轮机上的测振仪,转头望向正哈气暖手的徒弟汽机点检员田茂兵。作为一名经历过50余次汽轮机本体检修的老师傅,贾愚希望自己的徒弟尽快成长起来。

接下来的时间,师徒俩在汽轮机旁搭建起临时工作室。“师傅,如果采取间歇式停盘车解除低发对轮的方法,是不是既可以缩短工期还可以防止转子弯曲? ”当徒弟主动提出解决方案时,贾愚把热乎的泡面塞给他:“按你的想法做,我给你托底。”

方案确定后,专业组立即组织精干力量投入战斗,经过60小时的连续奋战,最终成功将发电机转子安全抽出,为后续检修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个别出心裁的检修方案,后来被不少兄弟单位借鉴使用。在后续生技部开展的内部培训中,田茂兵作为讲师在课上说道:“师傅常说,真正的答案不在题库里,在设备的每一次呼吸里。”

生技部历来注重员工的全面发展,既要懂设备检修,也要会运行调整,着力让青年员工经风雨、见世面、增才干。近年来,该部门共培养技术骨干5名,2人在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获评“电力行业技术能手”。

原标题:江西新电生技部·火电“零非停”样本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