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葡大停电的系统“振荡”终于“落下最后一只靴子”。据媒体报道,对于大停电的原因,西班牙政府发布报告说是由于电压激增,但电网和电厂等有关运营商未能有效应对而引发的连锁反应。
(来源:电联新媒 作者:管永生)
此前,西班牙电网运营商将大停电责任归咎于大型发电厂,母公司董事长指控部分大型发电机组未履行电压调节职责。更早以前,普遍观点集中在西班牙对风光能源的过度依赖可能是导致停电的原因。
“互撕”的结局以各打五十大板告终。值得肯定的是,这种剥洋葱式的层层追溯原因的劲头,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道理越讲越清,让子弹飞一会儿,并不妨事。
有道是,失败是成功之母。然而,就怕指鹿为马,没有找到真正原因,其结果必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对西班牙和葡萄牙而言,当务之急是精准施策,避免在同一地方跌倒两次。
西葡大停电的场景想必亲历者历历在目,至今仍心有余悸。仅从媒体公开的零散信息上,就足以让业内人士“后背发凉”,惊出一身冷汗。
4月28日,西葡大停电事故造成数百万户家庭和企业停电。国家陷入混乱,交通拥堵,航班停飞,全国各地的地铁站停电,医院被迫停止了手术,手机和互联网网络瘫痪,民众陷入恐慌之中。
实际上,任何一次大停电事故,都在向经济社会秩序发起极限挑战,是电力系统不能承受之重。有专家认为,西葡大停电暴露出能源转型进程中的深层矛盾,不仅给全球能源体系变革敲响了警钟,也为我国能源转型提供了前车之鉴。
相比于前几年美国得州大停电事故,此次国内对西葡大停电事故的舆论多了一些冷静和理性,少了一些热讽与冷嘲。或许人们已经认识到,尽管我国电力系统发展已处于世界前列,网架结构相对坚强,但是,在能源转型过程中,仍然存在薄弱环节,电力安全稍纵即逝,容不得一丝侥幸存在。
所以,别人生病,我们就得心甘情愿地吃“药”。原因很简单,有病治病,没病防病。西葡大停电事故发生以来,国内专家、学者陆续发表很多文章,探寻停电原因,比较国内电力系统现状,思索防微杜渐之法。
风起于青萍之末。较为一致的看法是,触发大停电事故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源自极端天气,温度的剧烈变化造成输电线路参数突变,从而引发频率失衡,电网压力巨增。
雪上加霜的是,近年来,西班牙致力于可再生能源发展,而风电光伏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的特性,随着天气突变变得更加突出,电网不堪重负。西、葡电网设施老旧,网架结构薄弱,应对突发情况力不从心,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引发雪崩效应,导致大面积停电。
当前,我国正处于能源电力转型的关键历史阶段,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电网,对电力系统安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加之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兴未艾,尚在变动的活跃期,因而,相对于成型稳固的电力系统,不确定的风险显著增加。如果再叠加某一个偶发事件,就有可能成为压跨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好在我们未雨绸缪,提前布局,拥有了世界一流的输电网络和输电技术。5月20日,国家电网公司发布全球最大规模的新能源接入大电网运行控制系统,这一系统有效解决了超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大电网后安全、经济、低碳运行的世界级难题。
当然,我们以西葡大停电事故为鉴,并不是按图索骥、刻舟求剑,机械地制定反措。而是要以此为警醒,结合我国电力实际,全面审视电力系统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
6月是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月”,此时,我们再度回顾、反思西葡大停电事故,不失为一次安全再教育良机。从这个角度看,西葡大停电的“药”我们得吃。
原标题:聚焦 | 西葡大停电的“药”我们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