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及主变可载性约束的三阶段配电网供电能力实时评估方法/张行,何迪,章禹,郭创新,李大虎,孙建波研究背景科学评估配电网的供电能力有助于深入了解配电系统当前运行方式下的供电裕度,对于保证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至关重要。现有研究对主变过载因素的考虑较为缺乏与不足,有研究虽考虑了主变允许

首页 > 输配电 > 电网建设 > 技术 > 正文

一种计及主变可载性约束的三阶段配电网供电能力实时评估方法

2016-08-29 14:36 来源:电网技术 作者: 电网技术编辑部

一种计及主变可载性约束的三阶段配电网供电能力实时评估方法/张行,何迪,章禹,郭创新,李大虎,孙建波

研究背景

科学评估配电网的供电能力有助于深入了解配电系统当前运行方式下的供电裕度,对于保证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至关重要。现有研究对主变过载因素的考虑较为缺乏与不足,有研究虽考虑了主变允许短时过载的情况,但仅简单地给出了过载系数1.0或1.3的假设,并未充分阐明和考虑变压器在过载运行时的设备状态、风险状况、过载系数与可允许运行时间的对应关系。此外,实际场景中的重载区时或出现,从而导致配电网的N-1安全检验通过率并非100%。为此,提出一种计及主变可载性约束的三阶段配电网供电能力实时评估方法。

主要创新点

1)针对现有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未能考虑主变可载能力的问题,建立了主变可载性约束模型,该模型考虑变压器的绕组热点温度约束、故障率约束及经济损益约束,通过定级风险严重度等级对变压器增容系数进行风险约束校验。

2)针对现有评估方法难以适应复杂多变实际场景的问题,提出了不同工况下的评估原则。

3)提出一种计及主变可载性约束的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方法包含预评估、约束分析、校验评估3个阶段,以重复潮流法为基础进行循环评估得到最终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不同场景下的配电网调度运行提供辅助决策建议。

结论及意义

本文提出一种计及主变可载性约束的三阶段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该方法可在充分考虑变压器可载能力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工况下的配电网进行供电能力评估,得到以下结论:1)主变可载性约束模型下的配电网供电能力呈现出明显的时间特性,即配电网的最大供电能力与主变增容的可允许运行时间紧密相关。2)与常规方法相比,本文所提方法得到的评估结果较大。短期增容(急救负载条件)时最大供电能力提升百分数大于长期增容(周期性负载)条件下;且短期增容时,供电能力随增容运行时间的增长而出现下降。3)本文方法得到的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结果可为不同场景下的调度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后续研究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重点考虑增容期间变压器的寿命损失情况,结合线路增容技术使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更加精确完善。

主要图表

图2三阶段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流程

第一作者张行

张行,男,1990年10月出生,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网防灾调度技术,以第一作者发表或录用EI期刊论文3篇。

团队介绍

浙江大学电机工程学系电力信息与控制实验室,以郭创新教授为学术带头人,团队拥有研究生20余人。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电力系统运行与优化、智能电网风险评估与风险调度、电力物理信息融合系统、主动配电网等,相关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我国电力行业。项目组主持国家级及重大横向项目40余项,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进步一等奖1项,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近年来,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其中SCI收录38篇,EI收录158篇。

相关阅读:

能源互联网如何发轫:突破配电网

国网发展部处长谷毅:国家电网“十三五”配电网规划思路详解

2万亿配电网蛋糕 各省各地怎么投、如何建才能分一杯羹?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