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通过建设信息平台强化低电压管控,通过典型案例展示了治理效果。引言配电网低电压是指2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小于标称电压7%,220V单相供电电压小于标称电压10%的电能质量问题。配电网低电压治理是电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践行服务宗旨的基本要求,是电力企业迈向精益化管理的重要标

首页 > 输配电 > 保护与控制 > 评论 > 正文

实例丨湖北省农村配电网低电压的治理

2016-07-13 14:48 来源: 供用电杂志 作者: 沈煜 程建翼 杨志淳 蔡超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通过建设信息平台强化“低电压”管控,通过典型案例展示了治理效果。

引言

配电网“低电压”是指2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小于标称电压7%,220V单相供电电压小于标称电压10%的电能质量问题。配电网“低电压”治理是电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践行服务宗旨的基本要求,是电力企业迈向精益化管理的重要标志。

湖北农村配电网占比较大,截至2015年底,农村电网供电面积占全省面积的91.87%,供电人口数占全省总人口数的81.03%,供电用户数占湖北电网总用户数的84.24%,农村配电网直接服务的县域经济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农村用电量增长了2.25倍,但农民人均年用电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2/3左右,用电需求的高增长和相对滞后的农村电网,造成湖北农村配电网“低电压”问题突出。

“低电压“成因较复杂,治理手段众多。依据国家电网公司“低电压”治理技术原则,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在深入分析湖北农村配电网“低电压”成因和特点的基础上,采用有针对性的治理方案和技术手段,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治理成效,在服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发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湖北农村配电网低电压情况

湖北农村“低电压”问题主要出现在2006年以后,当时以“解决农村照明问题”为标准的一、二期农网改造刚刚结束,在缺乏大规模持续投入的情况下,农村电网支撑了全省县域经济“十一五”的高速发展阶段,同期电量平均增速达到15%以上,积累效应造成大量“低电压”现象的集中出现,呈现以下特点。

1)与负荷增长关联性突出。湖北农村“低电压”问题与网架薄弱、供电能力不足有直接关系,在高温大负荷和春节务工人员返乡期间尤为突出。2013年迎峰度夏和2014年春节期间,湖北农村出现不同程度“低电压”现象的台区有33 197个,占全省台区总数的25.17%,是全国“低电压”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此外,较多地区用户不仅存在大功率电器使用需求,同时配置有小型动力设备,部分区域户均用电容量需求达到10kW以上。

延伸阅读: 【干货】配电网低电压产生原因与综合治理措施

2万亿配电网蛋糕 各省各地怎么投、如何建才能分一杯羹?

2)山区和偏远地区问题突出。在湖北省恩施、十堰等山区和地广人稀的偏远地带,由于高压电源点布点不足、供电半径过长、设备老旧等原因,“低电压”问题突出,“低电压”台区占比远高于其配电网规模占比。

3)排灌用电问题突出。湖北省是我国南方重要产粮区,耕地中水田占比约53.5%,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江汉平原、鄂东丘陵地带比例更高达75%以上。大量农田抽水灌溉用电,加重了“低电压”问题,尤其在随州、荆州、荆门等主要水稻产区,“低电压”问题更为突出。

2.湖北农村配电网低电压治理的主要做法

针对湖北农村“低电压”特点和核心成因,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以强化网架建设、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为核心,通过工程建设改造,在治理“低电压”问题的同时,释放广大农村地区用电潜能;依托信息手段,实现动态“低电压”问题的监控和处理。

2.1组织架构

湖北省农村配电网“低电压”治理和建设改造工作的突出特点是政策引领、政企合作。湖北省政府与国家电网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双方投资建设资金。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配电网建设投资、立项、管理和外部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成立省、地、县三级配电网“低电压”治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完善组织保障体系,抽调技术骨干组建专班,为“低电压”治理的全过程管控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其管理组织结构图见图1。

图1管理组织结构图

2015年,湖北省共下达配电网建设投资195亿元,相当于过去4年的投资总和,投资总额位居全国之首。整改“低电压”台区1.3万个,解决34万“低电压”客户,惠及近120万用电客户。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农村配电网售电量为745.6亿kWh,同比增长9.32%,比城市配电网售电量增幅(-8.4%)高17.72个百分点,使全省县域经济用电潜力得到有效释放。

2.2建设信息平台强化运维管控

为强化“低电压”治理成效评估和动态“低电压”问题跟踪治理,综合利用生产管理系统(PMS)、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等现有信息系统,在信息融合基础上,研究和建设了配电变压器运行数据管理平台(简称平台),及时掌握配电变压器(简称配变)运行情况,有效提高“低电压”管控成效。

延伸阅读: 【干货】配电网低电压产生原因与综合治理措施

2.2.1平台设计及构架

平台以信息融合为基础,通过开发与生产管理系统(PMS)、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之间信息交互的数据接口,实现配变的额定参数、运行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信息的综合接入,以及配变出口电压质量、负载信息的有效监测。同时,通过预设阈值,实现配变出口低电压告警功能。平台功能框架见图2。

图2平台功能框架

平台由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组成,应用服务器用于服务发布,数据服务器用于数据存储。平台基本构架见图3。

图3平台基本架构

2.2.2平台接口开发

1)PMS系统接口:根据设备业务ID通过WebService服务实时查询PMS系统中设备台账信息,接口信息主要包括设备ID、设备名称、电压等级、设备类型、设备额定值、设备之间的关系等。WebService接口程序使用XFire框架编写,便于后期WebLogic环境的部署。

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接口:平台通过省级数据中心(ODS)和中间库,实现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数据集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终端每15min采集配变低压侧电压、电流等信息,存储于地市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省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定期抽取数据主动发送至ODS。

延伸阅读: 【干货】配电网低电压产生原因与综合治理措施

平台根据ODS提供的数据库连接信息(数据库类型、地址、用户、密码、SID等)和数据表的读取权限,实现数据的抽取。具体接口数据流见图4。

图4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接口数据流

2.2.3平台应用成效

平台实现了湖北14个地市供电公司公用配变超重载、“低电压”问题的监测,为评估治理成效、定位治理对象提供了重要依据。

2016年春节期间,在湖北全省最大用电负荷同比增长14.61%的情况下,全省“低电压”台区较2015年同期减少46%,重过载变压器较2015年同期减少17%,治理工作初显成效。

此外,通过信息监控,有效发现个别台区因低压下户线改造不到位、10kV中压供电半径过长、10kV线路缺相运行、系统数据录入错误等典型问题导致的重复“低电压”现象,进一步提高了管控水平。

2.3方案对比明确工程治理核心原则

湖北省农村配电网“低电压”是由管理方面及技术方面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从技术上看,户均容量、供电半径、三相不平衡和功率因数,是解决“低电压”问题的关键。从湖北省配电网发展全局出发,通过工程建设手段治理“低电压”问题,其重点在于提高户均容量、缩短供电半径。

为深入分析这一问题,针对常见治理方案的误区,选取典型场景,通过仿真计算,对低电压发生过程及改造效果进行理论对比分析,最终明确以“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为目标的工程治理核心计算原则。

2.3.1模型建立

设一台区10kV供电线路长度为4km,线路型号为LGJ-240,台区配变型号为S11-250,采用低压三相供电方式,供电半径为550m,线路型号为LGJ-95,低压用户158户,户均负荷1.67kW。为便于比较,对模型做适当简化:不考虑台区配变的分接开关档位调整,负载功率因数取1,负荷同时率取0.5。典型台区模型图见图5。

图5典型台区模型图

延伸阅读: 【干货】配电网低电压产生原因与综合治理措施

2.3.2改造方案及理论计算

1)方案一:仅增加配变容量。该方案维持原有台区结构不变,仅将原配变型号更换为S11-315/10。

2)方案二:仅改造400V低压线路。该方案将低压线路型号由LGJ-95替换为LGJ-150。

3)方案三:“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新增布点1台,配变型号与原有配变相同。台区1供电用户82户、台区2供电用户76户,两台区低压线路长度均为230m。

3种方案计算结果见表1。

表1低电压治理典型方案治理成效对比

2.3.3方案对比分析

对比上述3个方案可以看出,方案一未有效缩短供电半径,治理效果较差;方案二未有效提升户均容量,改善效果不明显,一旦用户负荷增长,低电压问题仍会出现。因此,方案三“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具有明显优势:

1)适应负荷增长趋势。增加10kV台区布点后,低压负荷得以有效分割,供电能力显著提升。同时,通过多布点,优化网架结构,可快速释放用户的用电潜能,增供扩销效果显著。

2)电压调节能力显著增强。10kV台区布点增加后,低压供电半径缩小,低压供电远近两端电压压降小,可在10kV台区集中开展无功补偿和分接档位调节工作,实现低压用户电能质量的灵活、成片治理,有效避免出现低压远端用户电压调节正常,但近端用户电压偏高的问题。

3)建设周期较短,施工难度相对较低。施工内容主要是延伸10kV线路并布设新的配变,避免对原有低压线路的推倒重建,可以在较短的工期内完成施工。

(4)供电可靠性提升。增加10kV台区布点后,低压负荷得以有效分割,有效缩小停电检修时的停电范围。

3.典型案例

3.1治理前台区基本情况

某3#台区供电区域有7个自然湾,分布在2条山岗上,用户63户(其中三相3户、单相60户)。其中,34户(含3户三相用户)在2个自然湾,其余29户分布在5个自然湾内。3#台区配电变压器为SL7-30kVA,380V线路长0.9km,导线为LGJ-25,220V线路长1.3km,导线为LGJ-16,电杆29基。台区最大供电半径1.7km,2015年迎峰度夏期间最大电流达到45.5A,负载率高达105%,线路末端电压仅有129V。治理前台区实景图见图6。

图6治理前台区实景图

延伸阅读: 【干货】配电网低电压产生原因与综合治理措施

2万亿配电网蛋糕 各省各地怎么投、如何建才能分一杯羹?

3.2治理方案

3#台区共架设10kV支线4条1.348km,组立Y190-12m电杆10基、Y230-12m电杆21基,新增安装S11-200kVA变压器1台、DH15-10kVA变压器1台、DH15-20kVA变压器2台、DH15-30kVA变压器1台。改造380V线路1.09km,更换Y190-10m电杆10基、Y190-12m电杆6基,安装表计62块,工程总投资36.9万元。

3.3治理后成效

根据3#台区用户分散、负荷不集中的用电情况,设计在2个集中的自然湾负荷中心位置安装1台S11-200kVA变压器,带有34户(含3户三相用户)负荷,供电半径260m,户均容量4.9kW;在其余5个自然湾分别安装1台10kVA、2台20kVA、1台30kVA单相变压器,带有29户负荷,供电半径140m,户均容量在1.5KVA以上。实测用户电压达到合格值,治理后台区实景图见图8。

图8治理后台区实景图

4.结语

“低电压”治理工作可提高电能质量和电网供电能力,进一步释放用电潜能,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是电网企业的重要职责。湖北省农村“低电压”问题反映出电网投资不足、网架薄弱等突出问题,通过以“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为核心的建设改造,有效解决了存量“低电压”问题。伴随着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动态“低电压”问题仍将在局部区域和一定时段出现,需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强化运行管理和建设投资两方面措施,从根本上改变三相不平衡、设备超重载和无功补偿等问题,全面提高配电网运行水平。

延伸阅读: 【干货】配电网低电压产生原因与综合治理措施

2万亿配电网蛋糕 各省各地怎么投、如何建才能分一杯羹?

原标题:【“低电压”治理】湖北省农村配电网低电压治理实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