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输配电价根据国家电力体制改革试点文件,云南、贵州、安徽、宁夏和湖北等五省作为第二批输配电价改革扩大试点省份,按原计划应该2016年1月1日起实行输配电价监管。尽管有蒙西、深圳输配电价改革经验可以参考,但在实际操作中,复杂程度远超预期,五个省电价矛盾异常尖锐,导致输配电价

首页 > 输配电 > 电力市场 > 电价 > 评论 > 正文

终于核定了!国家发改委批复云南、贵州、安徽等五个省份输配电价

2016-03-18 09:30 来源:电改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输配电价

根据国家电力体制改革试点文件,云南、贵州、安徽、宁夏和湖北等五省作为第二批输配电价改革扩大试点省份,按原计划应该2016年1月1日起实行输配电价监管。尽管有蒙西、深圳输配电价改革经验可以参考,但在实际操作中,复杂程度远超预期,五个省电价矛盾异常尖锐,导致输配电价迟迟未能出台。在各方的协调和妥协下(以后再慢慢道来),顺利推进改革逐渐成为凝聚各方的最大共识,促使各方只能维持基本的底线,逐渐达成一致。

分歧的核心还是价格水平

据了解,推动输配电价改革比较积极的一方是地方政府。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资源省份都在考虑降低电价,特别是工商业电价,来完成经济增长目标。降电价,也就成为地方政府的最大诉求。然而,实事求是地讲,第二批试点省份电网都不算发达,有的省份还连年亏损,成本空间十分有限。按照历史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原则,有的省份计算下来还要提高输配电价。但是,在有的官员看来,改革以后还要涨价简直就是开玩笑。电网企业也十分为难,降低输配电价不仅意味着将来发展受限,甚至没法完成国资委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政治任务。分歧不可谓不大。

“建机制”比“降电价”更重要

输配电价改革被列为9号文提出的首条工作任务,就是因为输配电价是后续电力市场化交易和发用电计划放开的前提条件。参与第二批试点省份的各方逐渐认识到,由于具体核价规则并未完全明确,纠缠一分一厘算小账没有意义。地方政府也逐渐拐过弯来了,只要电价能降一点,建好机制就算第一步走出去了。因此,第二批试点省份的输配电价普遍有以下特点:一是输配电价能直接用于大用户直接交易,由于电源是相对过剩的,真正竞争搞起来了,到用户的销售电价自然还能降低;二是居民农业用电仍然执行政府定价,继续享受交叉补贴;三是平衡账户盈亏超过一定比例仍然要出发调整机制。

附:某省批复的输配电价表

根据与现行销售电价的对比分析,基本电费保持了不变;各电压等级的价差也保持了基本稳定;高电压等级的输配电价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延伸阅读:

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扩大至18个省级电网和1个区域电网

国家发改委2016年3月14日上午9:30召开定时定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并回应热点问题。

发改委政研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表示,2016年将北京、天津、冀南、冀北、山西、陕西、江西、湖南、四川、重庆、广东、广西等12个省级电网,以及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的电网和华北区域电网列入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扩大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扩大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

《通知》明确,2016年将北京、天津、冀南、冀北、山西、陕西、江西、湖南、四川、重庆、广东、广西等12个省级电网,以及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的电网和华北区域电网列入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

《通知》要求,已开展试点的省份要认真总结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经验,未纳入2016年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的省份,也要抓紧开展输配电成本调查,做好输配电价测算准备工作,为2017年全面推开输配电价改革打好基础。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自2014年首次在深圳市启动输配电价改革试点以来,我国逐步扩大试点范围。2015年在内蒙古西部、安徽、湖北、宁夏、云南、贵州6个省级电网开展了先行试点。此次扩大试点范围后,将覆盖至全国18个省级电网和1个区域电网,标志着输配电价改革全面提速。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结合输配电价改革及各地电力市场建设和电力市场化交易的进展,不断总结经验,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输配电价管理办法,不断提升对网络型自然垄断企业的监管能力。

输配电价改革是推进价格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规则明晰、水平合理、监管有力、科学透明的独立输配电价体系,健全对电网企业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促进电网企业改进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积极稳妥推进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对网络型自然垄断的电网输配电环节按“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则核定输配电价,将为进一步深入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创造条件。

原标题:终于核定了!国家发改委批复云南、贵州、安徽等五个省份输配电价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