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省级地区公布的最新经济数据显示,辽宁省和山西省2015年GDP增速分别为3%和3.1%,在全国排行中垫底。因煤而兴,因煤而困,昔日的煤炭大省因经济持续低迷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当前煤炭企业效益大幅下滑,财政收入同比下降,主导产业需求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山西经济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切肤之痛。
2月2日,山西省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小鹏指出,要清醒认识煤炭行业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要积极稳妥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不断开拓新的用煤市场。全力促进煤炭行业早日脱困、早日焕发新的活力和生机。
煤企利润大降八成 降幅进一步扩大
2015年,五大集团煤炭综合售价为260元/吨,吨煤价格较去年同期减少76元,大幅下降23%。当“黑金”变成了“白菜”,煤炭行业在寒冬中愈陷愈深,早已没有了昔日的风采。山西各大煤企深陷亏损困局。
销售收入方面,受市场低迷、煤价下行因素影响, 2015年1-12月份五大集团累计销售收入9367亿元,同比下降11.0%。利润方面,1-12月份,五大集团利润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85%,降幅较前11月扩大11个百分点。其中晋煤集团和焦煤集团跌幅分别高达85%、94%。

现在煤炭行业整体亏损严重,越来越多煤企正在通过降薪,鼓励员工休假,希望能够在这轮行业寒冬中活下去。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五大集团原煤生产成本平均为146元/吨,平均同比下降27%,其中同煤和阳煤生产成本同比大幅下降三成多。
此外,中国煤炭资源网收集数据显示,其他四大集团(晋能集团、煤炭进出口集团、平朔煤炭公司及正华实业)2015年销售收入1905亿元,同比减少1365亿元,降41.7%;净亏损38亿元,亏损程度较去年同期扩大22亿元。
目前煤价持续下跌几近于十年前,煤企经营形势日益严峻。大同煤业最新公告显示,预计2015年年度经营业绩将出现亏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7亿元左右,2014年该公司实现净利润1.49亿元。
此外,潞安环能1月28日晚间公告称,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15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60%到90%,上年同期其净利润为9.82亿元;阳泉煤业最新公告显示,预计2015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70%到95%,上年同期该公司净利润为7.92亿元。
业内普遍认为,煤价不能趋稳,煤炭行业普遍亏损的局面就不会得到根本扭转。从目前情况来看,煤价并没有止跌、回升的明显迹象。退而求其次,剥离低效资产成为煤企减亏扭亏的重要抓手。由于市场太差,抛离与主业不相关或亏损严重的资产“断臂求生”或成为上市煤企趋势。
市场低迷 九大集团资产负债率高达79.9%
受当前煤炭市场低迷、价格下行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山西各大煤企深陷亏损困局。不少煤企面临净利润下降、资金回笼困难、现金流短缺等困难,煤炭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凸显。
来自中国煤炭资源网收集的数据显示,2015年末山西九大集团资产负债率达79.9%,较年初扩大0.4个百分点;应收账款期末为874亿元,较年初增加134亿元;融资情况看,期末九大集团长短期融资合计7849亿元,其中,短期借款及应付票据2606亿元,长期借款及应付债券5244亿元。

五大集团方面,期末资产负债率为82%, 期末应收账款678亿元,较年初增加177亿元;融资情况方面,期末五大集团长短期融资合计5858亿元,其中,短期借款及应付票据2008亿元,长期借款及应付债券3851亿元。
2月3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厅长向二牛在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上表示,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全省煤炭工作要深化改革、创新驱动,积极推进‘两控两优两提高’,即控制总量,优化布局;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提高效益,推动全行业尽快摆脱困境,推进煤炭‘六型’转变。
2016年,山西省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市场倒逼、依法处置”的办法,通过存去挂钩、减量置换、兼并重组、优化升级等途径,研究制定煤炭“去产能”总体规划。
向二牛指出,跟踪对接国家相关的财税支持、不良资产处置、从业人员安置、专项奖补等化解产能政策,积极研究我省的落实措施和相关的配套政策,推动我省完成化解过剩煤炭产能任务。积极支持同煤、晋能集团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战略性重组,构建现代化大型煤炭企业。
此外,将努力延伸煤炭产业链条。以煤炭深加工、产业链延伸为轴线,发展煤—电—高载能产业链、煤—焦—化产业链、煤—化产业链、煤基新材料产业链等,推动煤炭产业向“延伸循环型”转变。
原标题:2015年山西重点煤企经营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