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港口市场需求延续低迷,叠加大秦线检修结束,部分贸易商担忧后期港口库存压力继续上升,挺价信心不断转弱,报价重心继续下移。
(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 作者:董盈)
产地方面,冶金、化工等终端用户按需少量采购,贸易商和洗煤厂由于看空后市,拉运量较少;主要站台发运正常,煤矿销售平淡,一些煤矿降价后车流量有所增多,小幅涨价。市场对节前采购释放预期不足,到港拉煤船舶稀少;大秦线集中修结束,进车恢复至正常水平,环渤海港口依旧面临较大疏港压力。本周,后市看空情绪占据主导,港口市场交投氛围冷清,煤价延续阴跌。
下游终端高库存、低日耗,非电行业开工不足,均以刚需采购为主,环渤海港口船舶接续性不足,制约了煤炭下水效率,造成港口去库缓慢,存煤保持高位震荡。大秦线检修结束后,市场对后市存看空预期,终端采购节奏大都放缓或延后,派船采购积极性整体欠佳,船多货少再次出现,海运费再次承压下行。由于节前补货,叠加进口煤价格持续倒挂,虽有少量电厂招标采购及进口转内贸需求释放;但华南前汛期已开启,水电出力增加,此外,关税和贸易摩擦影响沿海地区外贸和制造业发力,导致用电增量不足,影响日耗和电厂发电量。
但市场并非一无是处。首先,目前港口现货成本较高,上游太低价格也不愿出货;叠加环渤海港口适合流通货源不多,造成部分拥有优质货源的贸易商挺价强烈。其次,进口煤成本增加,后续部分终端需求还将部分进口转至采购内贸采购。再次,入夏前,很多电厂需要提前备战“迎峰度夏”,部分中小电厂要备煤,带动阶段性采购需求增加。第四,上级将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还将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建材等非电行业对煤炭的需求将缓慢转好。
四月份,沿海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处于弱平衡的状态,全社会库存变动不大;但大秦线运输恢复后,从四月底开始,集港货源可预见性增加或将打破这一僵局,社会库存或继续积累,环渤海港口煤价存在进一步下行的可能。若主产区不限产,大秦线继续高位运行,环渤海港口不断垒库,煤炭疏港压力加大的话,港口煤价极有可能跌至650元/吨附近,甚至跌破650元/吨。
原标题:煤价跌破650元/吨绝非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