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企改革大潮:电力企业如何迎头直上?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作为新时期指导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全面提出了深化国企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重要举措。在新一轮国企改革进程中,电力行业是国企阵营的生力军。王进认为混合所有制试图解决国有企业普遍效率不高的问题,具体到电力行业,在电厂和电源建设这部分,确保更加安全、更加环保,效率更高的前提下,民营企业是可以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造的。此外,针对以后将出现的更多售电公司、能源互联网公司、研发公司等板块也可以进行混改和混合投资。对于混改而言,能源行业或可成为“急先锋”。相关专家认为未来发电、输电、配电、售电、技术、服务和设备供应商这几个领域,主辅分离业务将逐渐完成,整体上市的机会都会很大。关于国企改革与行业改革的关系,王进认为,行业改革应该是一个链式的整体改革,它们是一个整体。

2. 新电改加速推进 售电侧改革方案发布在即
13年后重启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正在向核心区推进。记者从多位权威人士处获悉,包括售电侧改革、交易体制改革等在内的五大核心配套方案已经完成部委会签,发布在即。从目前的方案来看,上述核心改革将协调推进,今明两年先在全国范围内综合试点。电网企业仍将参与增量配电以及市场化售电业务,电力交易机构或有子公司、控股子公司、会员制三种模式,而售电放开则将采取“宽准入、严监管”的原则。
3. 电改“5+1” 聚焦改革红利 售电侧逐步打开
2015年第二轮电力体制改革启动,9号文对五号文既有继承又有发扬,以“管住中间,放开两头”为改革方向,旨在建立发电侧和售电侧两个市场。根据新电改精神和即将下发的电改“5+1”核心配套文件,本轮电力体制改革的亮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放开发电计划,促进发电侧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由市场决定电力价格。2)建立电力市场,建设电力交易中心,保障用户直接交易权利。3)售电侧改革放开,促进售电竞争。这三大改革红利释放改革红利千亿级以上,对整个电力行业上下游均能够带来体制性变革。
2020年左右全国性的电力市场将会初步建成,在这之前,发电侧和售电侧市场会逐步打开。应该从五大方面把握体制性变革机会:1)关注具有竞争力,充分受益于发电侧竞争的电力运营商;2)关注电改对新能源产业带来的发展机遇;3)短期应关注电改试点区域内的受益标的;4)关注拥有配电网资产的地方小电网公司;5)把握能源互联网长期发展趋势。
4. 电力急先锋:售电企业发展要素之大数据
售电企业要想在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有很多必要条件,比如要有竞争力的电价套餐、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有稳固的用户基础、有能力提供除卖电以外的差异化服务等等。而稳固的用户基础中就涉及到一项早已耳熟能详的技术——大数据,信息时代大数据的发展程度侧面反映了生产力的水平。大数据在未来是十分重要的。本期电力急先锋就带你了解售电企业要想谋求发展的必要因素——大数据。
5. 世界新经济走廊——"白令海峡经济圈"
白令海峡连接了楚科奇海和白令海,它有着五重身份:一是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唯一航道;二是北美洲和亚洲大陆间的最短海上通道及洲界线;三是俄美两国的分界线;四是国际日期变更线的通过处;五是曾经的地球路桥——在冰河时期,白令海的水面降低,白令海峡成为一个白令海陆桥。
2013年5月15日,在瑞典北部城市基律纳召开的北极理事会第八次部长级会议,中国被吸纳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去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铁路专家王梦恕透露,在更远的未来,中方有意与俄美加合作,建设一条横跨白令海峡,长达上万公里的高铁,连接欧亚美三个大洲。中俄加美高铁从中国东北出发一路往北,经西伯利亚抵达白令海峡,以修建隧道的方式穿过太平洋,抵达阿拉斯加,再从阿拉斯加去往加拿大,最终抵达美国。
随着北极冰融加剧,北极逐渐从世界的边缘变为世界的中心,成为世界各国角逐的新战场。北极会成为世界各国角逐的新战场原因:一是丰富的资源,二是其巨大的地缘经济价值。
6. 【前瞻】本周五跟着习大大去看新加坡售电市场
本周五,习近平主席将访问新加坡,今年是中新建交25周年。访问新加坡最大看点是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这个合作项目与一带一路密切相关,向西部产业转移,进一步对外开放。另外,新加坡将在港口合作、金融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
我们更加关注的是新加坡电改,新加坡即将在2018年完全实现电力零售市场的自由化。新加坡的电力市场改革始于1995年,至今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总体上呈现厂网分开、批发市场、输配分开、实时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的轨迹,电力市场开放程度逐渐提高,已基本形成透明健全的电力市场。10月26日,新加坡贸工部长易华仁表示,新加坡电力市场将到2018年实现全面自由化,所有用户包括家庭用户都可以选择自身的电力零售商。
7. 在电力发展促进会讨论“十三五”电力规划
2015年8月3日中国能源报发表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副司长何勇健先生力作《“十三五”电力规划应强调系统优化》,读后受到很大启发,他在文章中提出六个方面需要系统优化,我都十分赞成。同时我也有些想法,在电力发展促进会内讨论:(1)电力工业表现出的过剩迹象(2)十三五电力规划的主线应当是优化结构提高效率(3)编制规划的指导思想是dK/dA最小(dK是边际投入,dA是单位电力增量)(4)对我国能源资源流动要有系统的全面的谋划(5)电网规划仍要强调分层分区(6)重视我国能源转型成本把握转型节奏。
8. 电价改革:推动重点领域价格疏导机制正在形成
随着10月1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公布,价格改革迎来新的里程碑。意见指出:到2017年,竞争性领域和环节的价格基本放开,政府定价范围将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和网络型自然垄断领域;到2020年,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将基本完善。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许昆林表示,要啃下硬骨头,打好价格改革攻坚战。“大国大时代——中国经济报告会”各位相关专家进行讨论,讨论中专家普遍认为:实现改革,需要理顺现行价格体系中的重重矛盾。既有经济形势、社会发展和生产关系变动带来的客观上的结构矛盾;也有中央、地方、市场经济体间的利益矛盾;还有价格体系实体和程序间的矛盾。这个过程,将考验政府作为改革者的智慧、勇气和魄力。
9. 实施两个替代提高电能消费 主动融入能源互联网建设
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实质是“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清洁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巨大影响,将推动能源开发消费方式变革,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人类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和新型商业模式诞生。全球能源互联将促进电能在终端能源中比重增加,电网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电力市场大规模交易及新型商业服务模式,将为以坚强智能电网为运营服务平台的电网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作为直接面向能源消费侧的供电企业,必须正确认识和充分把握能源发展内在规律,大力实施“两个替代”,主动融入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
10. 收入清一色下滑 四大电企前三季度仍净赚278亿
国电、大唐、华能、华电四大发电集团的核心上市公司陆续公布了2015年第三季报,2015年1~9月,国电电力、大唐发电、华能国际和华电国际四家上市电企共计实现营业收入约为2371.53亿元,相较于2014年1~9月约为2615.66亿元,下跌9.33%,营业收入“清一色”出现下滑。在盈利水平上,国电电力和大唐发电“泛绿”,华能国际和华电国际则“翻红”。据相关人士了解,影响发电企业收入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售电量或者说是上网电量,二是上网电价。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坦言,电企收入下滑主要是上网电价下调,同时,有的电企上网电量下降,也会拖累收入。他还表示,作为火电的主要燃料,煤炭价格持续下跌,且远大于上网电价下调幅度,对于火电来说是有利的,但如果年内上网电价进行二次下调,加之煤炭价格继续大幅下跌空间有限,发电企业2016年的盈利会相应减少。
延伸阅读:
总理去串门 韩国也是从售电侧开始改革
中国方案:全球能源互联网 从战略构想到共同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