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中国共产党在陕西、甘肃和宁夏三省交界地区建立了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革命老区人民养育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提供了坚持长期斗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壮大革命力量取得最后胜利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等因素,陕甘宁

首页 > 配售电 > 售电服务 > 报道 > 正文

【服务篇】电力服务陕甘宁 拓宽老区致富路

2015-08-26 12:56 来源:国家电网报 

1937年,中国共产党在陕西、甘肃和宁夏三省交界地区建立了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革命老区人民养育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提供了坚持长期斗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壮大革命力量取得最后胜利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等因素,陕甘宁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

公司积极服务陕甘宁革命老区,从电网规划、建设到农网改造等方面都给予了政策倾斜。特别在服务“三农”方面,国网陕西电力、国网甘肃电力和国网宁夏电力,通过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实施农网改造升级,提升供电服务水品,为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拓宽了致富的道路。

【陇东老区的致富引擎】

庆阳曾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甘肃省唯一的革命老区。近年来,国网甘肃电力致力于庆阳革命老区的电力精准扶贫,持续加大电网投资建设力度,为庆阳革命老区整体脱贫致富提供强大的电力支撑。

打通用电最后一公里

“现在,天不下雨我也不愁,10亩果园都埋了水管,用电提灌。”8月14日,庆阳市庆城县马岭镇官亭村村民刘巧峰指着自家果园里即将上市的苹果喜悦地说。

庆城县马岭、翟家河和三十里铺3个乡镇3810户群众,多年来一直用油田井场建设时提供的电源,可石油井场不断转移、撤出,这些村断了电。2014年6月,大电网延伸为这里通上了电,庆城县的这3个乡镇以及环县、华池县的3975户19421人彻底摆脱了无电或断电的困扰。

但是,庆阳老区地域面积大,部分山区人口居住分散,先期改造的电网已不适应经济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在农村农副产品加工、规模性养殖、手工作坊等农村产业兴起之后,电网出现了“卡脖子”、低电压、地埋线故障等问题。

如何彻底打通用电最后一公里,成为囯网甘肃电力重视老区电网建设的重中之重。据统计,自1998年实施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以来,囯网甘肃电力已累计投资陕甘宁革命老区甘肃省境内的8个县区农网建设资金27.06亿元,主要用于农村35千伏及以下电网的建设与改造。

“如果停电6小时以上,库里的苹果就会慢慢蔫掉,无法销售。但这种情况在我们公司从来没发生过。”7月26日,庆阳市正宁县欣兴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副理事长高养兵一边说,一边拿着出库的苹果让大家尝尝鲜,苹果上面覆盖着冷气凝结成的水珠。欣兴果业拥有7座气调库,库容面积2000余平方米,可一次入库箱装苹果5200吨。

庆阳供电公司发展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按囯网甘肃电力和庆阳市扶贫攻坚总体目标,庆阳供电公司从2014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将完成该地区1211个自然村(组)的三相动力电通电工程,2016年年底将实现三相动力电100%覆盖到自然村组。这一工程目前已完成了约900个村(组),占总工程量的约75%。

老区电网不断升级

一道沟连着一道沟,一座山接着一座山,山洼里住着几户人家,这就是位于庆阳市环县北部的虎洞乡高庙湾村岳王洞组。在这个只有158人的村子里,断线停电是常有的事。村民张守贵说:“晚上有人用铡草机,做饭的鼓风机就不转了,馒头都蒸不熟,灯泡只剩下个‘红丝丝’。”这样的低电压问题,在陇东的好多乡镇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庆阳市所在的陇东地区是我国西北地区煤炭资源的主要聚集区。近年来,这个地区正在积极打造国家级能源基地。昔日贫穷、落后的革命老区正吸引着包括大唐、华能等在内的众多投资者,这里成了大开发的红色热土,用电负荷快速增长。国网甘肃电力加快电网优化升级,努力实现老区能源资源向经济资源转变。但陇东地区地理环境恶劣,区域面积大,人口居住分散,农村电网底子薄、基础差、历史欠账多。

“像张守贵他们村子的低电压问题将很快解决。”庆阳供电公司负责人介绍,囯网甘肃电力加大了对革命老区电网升级的力度。国家电网公司已确定将陇东能源基地±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外送工程纳入全国“十三五”电网规划,实现陇东能源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庆阳电网也将重点加大330千伏主干网架的完善和优化,以及10千伏及以下低压网架的配套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电网网架结构,满足采油区、风电光伏等资源开发的需求,为老区人民奔小康提供可靠的电力。

为陕北农村建设新型农网】

曾经,陕北最具风情的土窑,如今成了游客驻足观赏的风景,这片红色土地上的乡亲们已经住上了规划整齐的青瓦砖窑或二三层高的楼房。电,让他们追求幸福生活的脚步加快。各式家电和电热采暖装置让陕北农村对电的需求与依赖更加高。米饭更香,窑洞更暖,优质农电让曾经的抗日革命根据地旧貌换新颜。

加大农网建设力度

“在省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本着为革命老区打造坚强电网的原则,在农网改造过程中,着力提升改造标准、质量,不断优化农村地区电网。”延安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负责人告诉我。

延安农村电网区域分散,供电半径大,延安供电公司按照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35千伏变电站的总体方案,多布点、少容量,先后完成了农网改造升级重大项目16项,为革命老区打造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供电质量高、电能损耗低的新型农网。

陕北地区农网的改善离不开国网陕西电力对革命老区电网发展的重视。他们在电网建设的各个方面都给予政策倾斜。仅2015年,囯网陕西电力对延安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分三批共投资12871万元,同比增长223%。投资加大,为延安农网注入强大动力,也为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让红色乡村更美

延安柳林供电所的所长吴凤强谈起农网改造更是滔滔不绝:“我们今年投资近30万元对虎头卯村进行农网改造,将原来200千伏安的变压器更换为315千伏安,新建线路3200米,新建12米高电杆8基。”5月底,这项工程正式开始,为减少停电时间,柳林供电所决定进行零点作业。连续6个晚上,他们都是在零时以后开始工作,到6时结束工作,风雨无阻。“白天停一小时电,就会给商户们带来经济损失,给百姓带来生活上的不便,我们累点没啥。”吴凤强说。

柳林供电所本着改造一次至少10年不用再改造的原则,将导线都更换为截面积70平方毫米的。现在,虎头卯村电线排列整齐,变压器容量大,供电可靠性大大提高。

延安市宝塔区南三十里铺新村约有63户人家,以前,村头架着一台低矮变压器,一块总表,村民用电都归村委会管理,电费高,村民多有怨言。7月,延安供电公司对该村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彻底改变了这个村的用电环境

该村村民刘晓宁办了一个小型食品加工厂,加工陕北小吃果馅和土月饼。以前电归村里管,管理混乱,电费高不说,电压也不稳,正常生活用电都困难,更别说用电烤箱了。当时,他家就只能用比电烤箱贵7000多元的天然气烤箱,生意成本高。“供电所前两天已经到我们家看过了,正在给我办理动力电申请。过不了几天我就能用上电烤箱了,每个月可以节省成本2000元,既经济又环保。”刘晓宁兴奋地说。

【宁南清水河畔换新颜】

一条蜿蜒的清水河,环抱着宁南的吴忠市同心县,这里曾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民族自治政权——豫海工农(苏维埃)政权所在地。宁静的清水河不仅见证了当年红军西征的光辉历史,也见证了这个曾经贫困的地区在充足电力的保障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移民新村的供电保障

进入21世纪,同心县仍有部分农民居住在偏远山区,生活贫困。2009年4月,宁夏生态移民工程开始实施。8月,电力集结号吹响在下马关镇生态移民安置区。电网建设者战风沙,斗酷暑,人拉肩扛,做到了移民搬到哪里,供电线路就通到哪里。

“从改造线路到安装智能电表,村民一分钱都没花,电上的人可好着咧。”8月20日,下马关镇移民新村村民马文礼指着头上的电线说。村里整齐划一的电杆和墙上的新表箱掩映着青砖到顶的农家新居,恰似一幅水墨丹青。沿着青色的水泥路走进村民马文峰家,他正在家中摆弄着新买的50吋液晶电视。这是一户富有回族特色的民居,深绿色的走廊扶手,拱起如新月的门窗,院子的外墙上,最显眼的就是一块白色长方形的智能电表。“我们村回族村民占多数,供电公司建项目的时候考虑了回族习俗。”村党支部书记马力东说

同心县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08年至2015年8年,国网宁夏电力连续实施了三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在同心的7镇4乡共投入改造资金31237.01万元,改造了同心山区农网线路,消除了大量存在的低电压问题。

红色吊堡子村的幸福生活

“有了电,在精神上、生产上、生活上都有了帮手,过去不敢想的事,现在要努力去做。”这是同心县豫旺镇马高庄村民办教师邢自立在2008年村里通电的那一天,写在村支部黑板上的一段话。如今,67岁的邢自立成了镇上一家最大的枸杞加工厂的老板,年收入过百万。“都是电带给了我勇气和机遇。”邢自立感慨。

如今,电力充足,同心县的很多村民都在从事枸杞、中药材、油用牡丹等特色种植产业。

王团镇吊堡子村,当年红军西征总部曾在此驻扎,加上当地盛产枸杞,人称“红色吊堡子”。2008年9月,供电公司对村里供电线路进行升级改造。89岁的老人李文禄回忆:“供电公司那些娃娃可好咧,不吃俺家一顿饭,不抽俺家一根烟,不喝俺家一口水,像神了当年的红军队伍,心中装着咱老百姓。”那一年,供电员工在吊堡子村连续奋战7天,架通了高低压线路10余千米,新装变压器5台。一台台抽水电机转起来了,农民种植枸杞的积极性高涨,这个小山村一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红色富裕村。家家日子红红火火,一半以上村民有了小轿车。

有了充足的电力供应,近年来,同心县有近13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吴忠市委常委、同心县县委书记马洪海说:“同心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离不开电力支撑。是电力这个助推器,为同心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原标题:电力服务陕甘宁拓宽老区致富路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