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正在一步步落到实处。在15日举行的第四届全球能源安全智库论坛上,记者了解到,中国正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道,积极规划六大经济走廊建设,其中,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规划草案已完成。而多地也纷纷上报或者发布对接一带一路的实施方案和行动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能源领域合作无疑是热点之一

首页 > 市场 > 正文

【一带一路】能源项目清单逐步落实 基建投资或达6万亿美元

2015-06-16 09:19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整理 

“一带一路”战略正在一步步落到实处。在15日举行的第四届全球能源安全智库论坛上,记者了解到,中国正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道,积极规划六大经济走廊建设,其中,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规划草案已完成。而多地也纷纷上报或者发布对接“一带一路”的实施方案和行动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能源领域合作无疑是热点之一,项目清单主要集中在油气运输通道、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区域电网等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

延伸阅读:电力急先锋:宝新能源=跳板 马云布局互联网+电网目的明显

多地纷纷出台对接方案

基建投资总规模或高达6万亿美元

据有关专家初步估算,“一带一路”沿线涉及60多个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正进入加速期,投资总规模或高达6万亿美元。因此,满足资金需求并合理设计方案是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环节。业内人士建议,除了政策银行、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方式,通过改革让私人资本进入,并采用丝路债券、创新金融产品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

对接多省陆续出台相关方案

今年3月底公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在“框架思路”中提出,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要进一步推动合作,取得更大进展。

目前中国正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道,积极规划上述六大经济走廊建设。其中,“中方已经完成了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规划草案,正在征求俄罗斯和蒙古两方面的意见。”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夏义善向记者透露说,该经济走廊涉及的项目主要以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在六个经济走廊中条件是比较有利的,对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都将起到重要引领作用。

与此同时,按照国务院要求,34个省市区最晚不迟于10月份前制定完成对接“一带一路”的实施方案。近日广东发布《广东省参与建设“一带一路”的实施方案》,并配套出台工作重点和近期优先的项目清单。通过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等方面,联手港澳台和周边省区,推进与沿线国家合作。其中,优先推进的项目合计68个,总投资达554亿美元,涵盖基础设施、能源资源、制造业、服务业等六大领域。

江西省印发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到2020年,江西省对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美元、对外工程承包额突破100亿美元,并梳理出2015年到2017年优先推进项目,共涉及通道建设等5方面26类项目。

陕西、福建、新疆、四川等多地的对接方案和行动计划也已经上报国务院。其中四川拟用3年时间,推动20个重点国家,培育50个重点项目,重点锁定有能力有意愿的100家企业“走进丝路”,力争四川在“一带一路”上的对外贸易额提升到300亿美元,工程承包营业额提高到200亿美元。

“随着其他各省、中央部委、国有企事业单位在10月份前陆续出台对接方案,在2015年下半年可能会掀起一场‘一带一路’建设的高潮。”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教授赵可金称。

热点能源合作势所必然

《经济参考报》记者梳理发现,在目前的六大经济走廊建设规划和各省的对接方案中,能源领域的合作无疑是热点之一。“中国作为全球能源消耗最大的国家,能源安全问题尤其突出。”全球能源安全智库论坛秘书长刘强认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既与中国能源进口的陆上与海上通道相吻合,有助于加强中国与沿线国家能源联系,同时也有助于通过能源与交通基础设施、商业金融与投资合作促进区域融合发展。

据了解,国家能源局之前召开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能源国际合作会议,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明确中国将重点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共同维护油气运输通道安全,推进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积极开展区域电网升级改造合作。

会上,中科院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发布了《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共同发展——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与亚太区域能源市场一体化》的主题报告,认为东北亚地区可以推动的重点项目包括,连接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蒙古共和国部分地区的天然气供应网络建设,把曹妃甸建设成连接中俄、中亚和海上液化天然气进口与环渤海、东北亚消费市场的天然气交易中心港。同时,推进中蒙铁路并轨和电网互联建设,重点研究与推进蒙古国锡伯敖包向天津、布斯敖包向山东的特高压送电建设。此外还有中俄电网互联互通建设项目,通过特高压将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大型发电基地的电能送到中国。

此外,中国西部、中亚五国和西亚区域覆盖了2亿人口,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和市场潜力,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点发展领域,中亚天然气D线工程和环里海油气管道、包括公路、铁路、油气和光缆通道等在内的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以及中亚、西亚远距离输电线路建设等都是重点合作内容。

“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能源消费区,但却没有形成统一的油气价格,也没有对进口油气的定价权,应加快推动该地区油气交易和定价中心建设,而前提是建设统一的油气管网。”刘强介绍说,此外,东南亚水电合作和电网建设将继续推进,未来将建设和升级四条输电线路,实现“中国-东盟”电网的互联互通。

阅读延伸

“一带一路”战略有助亚太能源市场一体化

2014年以来,国际能源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石油市场经历了剧烈震荡,价格全年下跌近50%。在美元强势、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以及石油供给稳定的背景下,石油价格走势依然不容乐观。低油价不仅会引起全球能源结构的变化,还将影响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

6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在京发布了《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5)》。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黄晓勇表示,当前国际能源市场形势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加快亚太能源市场一体化进程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时机。

建东部沿海能源经济带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国内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42亿吨标准煤,能源自给能力保持在85%左右;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8亿吨标准煤左右,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天然气比重达到10%以上,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

“为实现这一目标,无疑需要大量的清洁能源,而其中大部分需要通过进口实现,尤其是天然气。”蓝皮书称,中俄和中国与中亚天然气贸易通过管道进行,虽然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远远不能满足中国市场未来巨大的需求,还需要海上液化天然气(LNG)的大量进口。

此外,国内煤炭资源条件变差,含硫、灰分过高,不如进口煤炭优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煤炭进口国。随着治理雾霾和环保标准日益严格,未来中国进口天然气和煤炭总量仍将增长。

一带一路可参考北美和欧盟 建立能源共同市场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方案上,中国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银行,也就是AIIB,其目的就是希望传播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的发展经验,同时在互联互通的能源、交通等设施支持下,发展来往更加密切、运输更为便捷和低成本的区域性一体化市场。但是,我也建议与会专家考虑,在能源、交通等硬件基础设施之外,还要更多考虑货币、资本、商贸、金融方面的合作,尤其是通过共享金融平台的方式推动亚洲能源共同市场的形成,其成功经验可以参考北美和欧盟的能源共同市场。我在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为本次论坛准备的主题报告中看到,他们提出了建设东北亚、中亚和东南亚三个区域性的能源共同市场,并依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出建设东亚、东亚的天然气交易中心,我觉得这是非常有可行性的政策建议,值得大家深入讨论。

今年已经是中国“十二五”的最后一年,“十三五”规划正在制订之中,我们将在中央的带领下,克服困难,实现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型和提高,发展清洁能源,建设生态文明,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