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煤炭市场处于持续低迷的状态,煤炭企业陷入艰难境地,过去怎么看、现在怎么干、未来怎么办?这让很多人非常困惑。中国煤炭报发文对煤炭市场过去黄金发展期、现在转型发展期和未来理性发展期三个时期的基本形态作了分析,希望能够帮助你了解、理性看待煤炭市场的变化。黄金发展期所谓黄金发展期

首页 > 火电 > 煤气能源 > 市场 > 正文

【分析】煤炭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015-05-19 08:28 来源:中国煤炭报 

目前国内煤炭市场处于持续低迷的状态,煤炭企业陷入艰难境地,过去怎么看、现在怎么干、未来怎么办?这让很多人非常困惑。中国煤炭报发文对煤炭市场过去“黄金发展期”、现在“转型发展期”和未来“理性发展期”三个时期的基本形态作了分析,希望能够帮助你了解、理性看待煤炭市场的变化。

黄金发展期

所谓黄金发展期,即煤炭行业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时期,一般是指2002年至2011年间,为了便于三个时段划分对比分析,笔者对黄金发展期仅截取其中5个年头,分析2007年至2011年的形态。在这一时期呈现出许多特点,深入分析与系统总结这些特点对更好地了解把握发展规律。

一、黄金发展期的市场供求关系

在“黄金发展期”,中国煤炭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不衰,供应一直吃紧。煤炭消费量2006年为25.51亿吨,从2007年至2011年,分别是27.27亿吨、28.11亿吨、29.58亿吨、34.25亿吨、35.7亿吨,几年间煤炭消费量上升10.19 亿吨,增长39.95%。

二、黄金发展期的市场煤炭价格

得益于黄金发展期中国煤炭市场持续旺盛需求的影响,市场煤炭交易价格随之不断攀升,2006年平均每吨303元,2007年至2011年,平均每吨价格分别是330元、459元、423元、560元、765元,吨煤上涨了152%。

三、黄金发展期煤炭产品的质量

在市场需求旺盛和煤价上涨的拉动下,煤炭产品质量维持以热值计价为主的状态,煤炭质量其他指标被忽视,个别煤矿或中间商甚至以次充好,在煤炭中掺矸石卖,煤炭产品质量整体水平长期没有提升。

四、黄金发展期企业的发展模式

在企业发展模式上,这一段时间最突出的特点是,一味求大扩张发展,千方百计抢占资源,千方百计募资上项目和兼并收购,快速扩大企业经济规模,以“规模”论英雄,抢进世界五百强企业成为时尚。出现跨越式规模扩张发展的原因得益于对煤炭采矿业固定资产持续增长的大量投资,2006年为1457亿元,2007年至2011年,分别是1805亿元、2399亿元、3057亿元、2784亿元、4907亿元,几年间累计煤炭投资14952亿元,年均投资2990.4亿元。

五、黄金发展期企业的管理行为

在此期间,在利好形势下,企业的多数做法是多产煤、多投资建新矿,在企业管理上则满足于过得去就可以的状态。这期间,有的煤炭企业做些管理创新和精细化管理探索,但大多数企业应用的还是粗放式管理、固守经验的传统式管理。煤炭企业虽然规模扩大了,产量提高了,但企业的管理水平却并没有得到相应提升。原因也很简单:市场形势这么好,盈利容易,谁还费神下力气去抓管理呢?

转型发展期

所谓“转型发展期”,即煤炭市场低迷形势下调整转型发展的历史时期。主要以2011年为基准,分析2012年至2016年5个时段,其中2012年至2014年为实际形态,2015年至2016年为预测形态。为什么要选取这样的一个时段呢?主要考虑这个时间段大体处于煤炭市场危机和煤炭企业艰难的转型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必将呈现出与上个时期截然不同的且带有转型主线内涵的市场形态特点和企业状态特点,这种低迷的市场环境每个煤炭企业都将是严峻的生死考验。所以,系统总结与科学研判转型发展期的形态特点,对指导中国煤炭企业更好理清发展思路,顺利转向理性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转型发展期的市场供求关系

在转型发展期间,中国煤炭市场总体看处于持续低迷的波动形态,市场需求不旺,供应宽松,煤炭消费量增幅趋缓或成常态,2011年的煤炭消费量为34亿吨,2012年至2014年,煤炭消费量分别是35亿吨、36亿吨、35亿吨;2015年至2016年煤炭消费量乐观预测年均增长2%左右。

二、转型发展期的煤炭价格

受制于转型发展期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市场煤炭交易价格不断下滑,煤炭价格低位波动或成新常态,2011年至2014年一路下跌,跌幅高达40%左右;2015年至2016年预测市场煤价会在现有价格水平10%至20%之间波动,市场煤炭价格大幅下跌和大幅上涨的情景不可能再出现。

三、转型发展期煤炭的产品质量

此期间,由于卖方市场真正转变为了买方市场,用户不仅拼命竞相压价,而且对煤炭产品的质量也越来越挑剔,“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由此,煤炭质量与价格成为市场竞争的两个重要筹码,某种程度上煤炭质量筹码还要略高于价格筹码,质量比拼的时代已经来临。

四、转型发展期企业的发展模式

在企业发展模式上,这一期间突出表现为惯性扩张和被迫转型扩张的矛盾现象。一方面扩张发展一时还难以改变,自觉或不自觉地寻求上项目搞发展;另一方面迫于市场拐点和经营困境的压力,不得不去思考企业转型发展的新路径。而且随着企业内外部形势的日趋严重,煤炭企业管理者将会用更多时间、更多精力去研究和投入更多资源去实施企业转型发展,转型升级成为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的企业生存发展之战略。全国对煤炭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2011年为4907亿元,2012年至2014年呈冲高逐步回落态势,分别是5370亿元、5263亿元、4682亿元,预测2015年、2016年投资还会继续回落。

五、转型发展期企业的管理行为

有人坦言,在内部节省1元比在外部挣1元要容易,故煤炭企业管理上出现了一种主要取向,即由过去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精益化管理,尤其是开始重视强化成本控制和资金链控制。这个时期管理被摆到了重要位置,管理理念更新、管理方式升级、管理体制变革和管理方法创新成为时尚。

理性发展期

所谓“理性发展期”,即煤炭市场缓慢复苏的2017年之后的一个时期,笔者预测2017年至2021年5年的情况。这个时期是市场供需关系趋向平衡、多数煤炭企业能够盈利及持续发展的新时期。“理性发展期”是对未来煤炭发展形态的一种预测描述,这种预测描述是依据世界能源结构变化趋势、中国能源革命尤其是煤炭革命趋势而提出的分析见解。希望此预测和描述能够给煤炭企业制定正确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一、理性发展期的市场供求关系

“理性发展期”的中国煤炭市场,总体上呈现供需基本平稳状态,其供需升降水平线一般在上下2%波动或呈缓慢下降趋势。从供应侧预测,衰老矿井、年产30万吨以下矿井、煤质差矿井、安全隐患大矿井大多数被关闭淘汰,企业主要矿井煤炭生产量增长平缓,供应则基本处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自发调控的状态;从需求侧预测,煤炭消费需求接近峰值,主要用户基本稳定,煤炭消费量已处于可预见的状态。

二、理性发展期的煤炭价格

基于“理性发展期”中国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稳形态的预测,市场煤炭交易价格在这一时期也会呈现较为稳定的波动状态,一般不会再出现煤炭价格暴涨暴跌的现象。届时,煤炭价格的决定因素不仅受限于热值高低,而且还受制于煤炭本身的成分,清洁、低碳和可转化升值的元素将成为决定煤炭价格的关键因素。

三、理性发展期的煤炭产品质量

此期间,由于煤炭市场供需关系和煤炭价格均处于较平稳的形态,市场竞争的主要因素转为煤炭质量。此时的煤炭用户已呈现电力、冶金等燃料用户和化工等原料用户并重局面,煤炭可能更多用于原料用户。煤炭质量标准的确定不再像以往那样主要取决于热值指标,而且根据市场不同用户的个性质量标准要求,采取洗选、调配和物化加工提质的措施,推行产品质量标准化生产、标准化定制式供应和标准化使用。

四、理性发展期的企业发展模式

根据市场平稳高端化发展态势和用户个性多样化需求,未来煤炭企业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三个:一是综合能源企业的发展模式,即未来将出现更多煤电、煤油、煤气多元化及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并行发展的综合能源企业;二是高端化能源企业的发展模式,即未来将出现以清洁化、低碳化、高值化为特性和竞争力极强的绿色能源企业;三是跨界发展的企业模式,即未来将出现不少有实力的煤炭企业实施跨国发展、跨产业发展,有的甚至会完全蜕变为非煤企业或轻资产运营企业。

五、理性发展期的管理行为

未来煤炭企业的管理机制更多体现现场与市场的密切融合,其管理行为会呈现五个特点:一是企业管理理念更趋向时代化、网络化和价值化;二是企业管理体制机制更趋向层级扁平化、部门综合化和运行流程化;三是企业管理方式更趋向管理方法的创新多样化、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和管理程序的科学规范化;四是企业管理目标更趋向目标责任明晰化和目标完成高效化;五是企业管理模式更趋向人性化、精益化和商业化。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