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小雨点也能滋润心窝。从今日开始,电价下调将正式惠及国内那些用电大户。
国家发改委日前在官网发布通知,自4月20日起,下调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和工商业用电价格,其中,全国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下调约2分钱(含税,下同),全国工商业用电价格平均每千瓦时下调约1.8分钱。
发改委称,下调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形成的降价空间,除适当疏导部分地区天然气发电价格以及脱硝、除尘、超低排放环保电价等突出结构性矛盾,促进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外,主要用于下调工商业用电价格。
这些内容,与4月8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定下的基调并无二致,目的都是减轻企业负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4月19日,一位国内钢企负责人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称,此次电价调整,对钢铁等用电行业是利好的。
从目前各上市公司的财报披露看,由于进口矿价的大幅降价,钢铁企业去年的效益比2013年要好一些,但今年一季度,钢铁行业形势又不乐观。根据中钢协党委书记、秘书长刘振江的介绍,1月份国内大中型钢企出现了总体亏损,2月份比1月份亏损额更大,亏损面接近50%,进入3月份,仍是订单不足、库存增加。
而像钢铁、水泥等本身就是用电大户,电价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成本的变化,过去,为了整顿落后产能,主管部门有时候也会通过抬高电价实现对落后产能的约束。如今,这些高耗能行业将受益于电力成本降低。
以铁合金行业为例,上述企业负责人粗略测算,电价每降低一分钱,铁合金将节省成本200块钱,“具体能节省多少成本,钢铁不同领域也是有差异的,整体都差不多”。
享受到利好的还有国内的有色企业,比如电解铝。
我的有色网分析师李旬表示,电解铝的生产成本中,40%左右来自电价,在目前铝价低位、市场低迷的情况下,调整电价肯定对相关企业发展有利,但“问题是目前国内铝企业的自备电厂比例已经很高了,用网电的电解铝厂很少,对铝价影响有限,再就是目前也在推直购电,很多铝厂跟电厂签了直购电协议,所以下调意义也不是那么大了”。
每一枚硬币都有两面,同样,调价施加到不同的行业,感受也会截然不同,有的是极大利好,有的则面临绝对利空。
前述钢企负责人表示,调价对煤炭企业和火电企业是利空的,“燃煤发电上网电价下调后,发电企业会出现效益下滑,进而将负面影响传导给上游煤炭企业”。
国家主管部门显然意识到这一潜在影响。在这份通知中,发改委除了明确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继续对高耗能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实施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和阶梯电价政策外,还表示,要“继续抓好煤炭行业脱困工作,规范煤炭建设和生产秩序,发电企业、煤炭企业严格遵守年度订货合同,稳定发电用煤价格,共同营造煤电行业良好的经营环境,促进煤电行业协调发展”。
实际上,眼下的煤炭行业似乎经不起太多折腾了。仅从数据上看,据汾渭能源咨询统计,动力煤吨价最高到达1100元(5500大卡),现在是400多元;焦煤最高是1800元,现在只有不到700元,而在港口的一些低质煤的价格已经卖到250元。
在煤炭行业困境重重下,煤炭企业两极分化愈加明显:类似神华集团这样的大型央企一枝独秀,而地方国有企业苦苦支撑,寻求转型,一些中小企业受成本和负债的双重压力,难以承受煤价下跌的损失,不得不停产、关闭。
德勤在最新出炉的一份报告中认为,2015年,中国煤炭市场受益于企业减产及进口限制,供应过剩局面将稍有改善。但这些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挽救煤炭企业。“中国煤炭供大于求的局面仍将持续,市场羸弱态势难有转变。对企业而言,未来一年,煤炭价格仍在低位运行,企业利润空间狭窄。”(第一财经日报)
电力行业研报
电力:输配电价改革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电改配套文件出台速度较快,政府改革决心较强。4月15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关于贯彻中发[2015]9 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通知》,部署扩大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加快推进输配电价改革。该文件发布,是继3月23日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下发第一个配套文件《关于改善电力运行调节促进清洁能源多发满发的指导意见》,以及4月9日,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完善电力应急机制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后,国家层面发布的第三个电改配套文件,间隔时短,凸显政府改革决心之强。
输配电价改革是电改核心内容之一,试点范围快速扩大,为发、售电价的市场化改革铺路。此次方案提出:在深圳市、内蒙古西部率先开展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将安徽、湖北、宁夏、云南省(区)列入先期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鼓励具备条件的其他地区开展改革试点。此次电改的核心内容概括为“管中间、放两头”,我们认为,输配电价改革是全面推进电改(售电放开、竞争环节电价放开等)的先行条件,快速扩大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将为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有序放开发售电价格奠定坚实基础。
此轮试点的地区现存输配电价水平较为分散,试点后有助于摸索出全国推广经验。原有体制下电网公司输配电价等于销售与上网电价差,而全国各地区之间,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水平存有较大差异,反映了地区间资源禀赋差异和用电实体的结构特点。从电监会最近一次披露的电价监管报告来看,全国各地区电网企业的输配电价在0.091-0.265元/千瓦时之间不等,此轮试点的蒙西、宁夏、安徽、云南、湖北地区输配电价由低向高分布于0.091-0.183元/千瓦时之间。此前,深圳批复的试点方案为:2015年输配电价比2014 年深圳实际执行的输配电价0.1558元/千瓦时核减1.23分/千瓦时(降幅7.9%)。预计此轮试点地区输配电价降幅与深圳相当,绝对降幅拉开差距,此举有助于摸索出全国输配电价改革推广经验。
电改攻坚之年,产业链利益重构逐步体现,受益环节个股将有精彩表现。电力体制改革是2015年改革的重点攻坚任务,预计其它配套政策将陆续出台,电力产业链利益重构持续进行,受益领域包括水电、小电网及大中型火电、大型地方发电企业等等。维持电力行业“增持”评级,推荐国投电力(600886,股吧)、宝新能源(000690,股吧)、文山电力(600995,股吧)等,相关受益标的包括:国电电力(600795,股吧)、内蒙华电(600863,股吧)、皖能电力(000543,股吧)、湖北能源(000883,股吧)、深圳能源(000027,股吧)、川投能源(600674,股吧)、桂冠电力(600236,股吧)、黔源电力(002039,股吧)、长江电力(600900,股吧)、广安爱众(600979,股吧)、郴电国际(600969,股吧)等。(国泰君安)
煤炭行业研报
煤炭行业:二季度投资策略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煤炭电商平台经过两年的酝酿也迎来了大爆发,盘江股份(600395,股吧)旗下西部红果、瑞贸通旗下易煤网、安源煤业(600397,股吧)旗下江西煤炭电子交易中心纷纷上线,煤炭电商一时风起,并向着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展。我们看好煤炭电商未来的发展前景,重点推荐电商龙头企业瑞茂通(600180,股吧)和国企改革+电商双重概念股安源煤业。
煤炭电商平台站上互联网风口。中国目前处在一个互联网深度变革传统行业的风口上,这种变革不是对传统行业的颠覆,而是对传统行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升级,传统行业在这一波“互联网+”的浪潮中迎来了难得的转型机遇。煤炭行业作为能源型大宗商品行业虽然触网较晚,但也站上了互联网的风口,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未来几年煤炭消费量在40 亿吨以上,其市场规模在2 万亿以上,如此大的行业电商化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投资机遇。
打造互联网金融平台,盈利模式清晰,业绩可期。电商平台最早的业务是提供信息资讯服务,撮合交易并安排物流配送,随着煤炭行业景气度持续下滑,煤价跌势延续导致整个行业现金流状况恶化,煤炭行业资金需求十分强烈,供应链金融借机迅猛发展。煤炭电商平台作为行业信息交汇的节点,将线上流量引入线下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金融领域的不断开放,未来煤炭电商平台朝着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转化是大势所趋。
煤炭电商平台分析:投资额大约两三千万,建设期7个月。煤炭行业国内煤炭产量40亿吨,价格按照500 元/吨计算,全行业交易金额2万亿,而煤炭行业直供比例较高,大约占50%,那么可参与网上交易大约20亿吨,金额大约1万亿。假设全国有10个煤炭电商平台,则每个电商平台所在地消费量为4亿吨,网上交易量为2亿吨,金额为1000亿。煤炭电商基本上是区域煤炭交易中心,目前尚未见到定位全国交易中心的电商平台(可行性不大)。我们测算煤炭电商平台盈利平均大约2亿,采用与上海钢联(300226,股吧)相比法和市盈率法,每个煤炭电商平台估值大约可给予100亿市值。
投资策略:电商平台带动估值提升。重点推荐瑞茂通和安源煤业目前上市煤炭公司拥有电商平台的是瑞贸通、安源煤业、盘江股份、禾嘉股份(600093,股吧)。
瑞茂通是煤炭电商龙头企业,线下一直从事供应链金融业务,业绩保持30%以上的增长,线上立足华东沿海市场,可想象空间大,建议重点关注。
安源煤业,国企改革+电商平台概念股。强烈建议买入。
风险提示:电商平台交易额低于预期,未来竞争程度高于预期。(招商证券(600999,股吧))
有色行业研报
有色金属:印度异军突起 需求预期改变
印度经济超预期是价格上涨的直接促发因素。印度新总理莫迪上台后推出的开放市场、金融改革等新政效果已经显现。2014 年 4 季度印度的GDP 同比已经上升到 7.46%,超出市场预期。市场过去普遍认为印度的经济增速可能在 2016 年以后超过中国,但现在来看,也许 2015 年就能实现。
印度有望成为世界新的经济引擎。作为世界人口第二大国,印度的工业基础差,基础设施落后。如果印度希望继续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必须继续扩大投资规模和改善基础设施,需要消耗大量基本金属,而目前印度的基本金属产量及消费量不及中国的十分之一。大家期待已久的印度需求可能会逐步显现,并成为基本金属需求的主要增长动力。我们认为,市场对基本金属需求的预期已经出现改变,本轮金属价格上涨仍有空间。
欧元区、中国经济回升以及进入需求旺季对市场信心有提振作用。欧元区在宽松政策实施后,经济出现了明显回升,3 月欧元区 PMI 上市至52.2. 国内 3 月 PMI 回升至 50.1,重回增长区间。 虽然近几年来旺季效应越来越弱,但传统旺季仍对需求有一定拉动作用。
铅锌领涨是大概率事件。 铅锌是所有基本金属中供给最为紧张的品种,市场一直期待 2015 年 Century、Lisheen、Bukowno-Olkusz 等矿山关停带来的供给不足。需求预期出现变化,铅锌大概率仍是领涨品种。其余基本金属可能也会随之不断上涨。
不要错过有色资源行情。我们认为资源类企业会在金属价格上涨的带动下,走出类似 14 年 6 月的行情。首推铅锌龙头中金岭南(000060,股吧)(000060),其他铅锌企业如驰宏锌锗(600497,股吧)(600497)、中色股份(000758,股吧)(000758)也值得关注。风险提示:金属价格再次下跌风险、经济增长不达预期风险。(方正证券(601901,股吧))
水泥行业研报
水泥:雨水天气影响需求恢复,库存仍在高位
全国水泥市场价格环比下跌 0.68%
据数字水泥网的消息显示,上周全国水泥市场价格环比前一周出现回落,跌幅为 0.68%。价格下跌区域:上海、武汉、南宁和贵阳等地区,下调幅度 10-20元/吨;价格上涨区域主要是安徽芜湖和江苏盐城,低标号袋装上调 10-15元/吨。清明节后,国内水泥市场仍受困于雨水天气影响,下游需求环比提升有限。据跟踪,湖南、湖北和广西等局部区域环比略有下降,其他大多数地区企业发货量与上周持平,受此影响,部分区域水泥价格继续震荡下行。未来一至两周需求恢复情况对于后期价格走势较为关键,若下游需求有明显提升,恢复至 8-9成,华东和华中地区主导企业将会推动价格走高,若仍维持目前 7成水平,企业对市场失去信心,部分未见底区域价格或将继续下行。
华北地区价格平稳运行。北京地区工程和搅拌站陆续开工,企业出货恢复到4 成,环比增加 20%。河北石家庄地区水泥价格低位运行,下游需求稳步回升,大企业出货回升到 4-5成,库存 70%左右。邯郸和邢台两地下游市场需求低迷为主,企业发货环比无明显提升,库存仍在 80%以上居高不下。
东北地区价格稳中趋弱。东北三省受“倒春寒”影响,下游需求依然较差,企业日出货量仍维持在 2-3成。辽宁水泥市场表现偏差,今年下游市场资金极其短缺,工程开工持续拖延,导致搅拌站开工率严重不足,主导企业准备采取以涨止跌措施,但从市场形势看,成功的概率较小。吉林地区下游需求恢复在 3成左右,目前因搅拌站需求未正常启动,主导企业水泥报价较高,但后期随着散装水泥需求启动,在谈判过程中,价格将会出现走低。
钢铁行业研报
钢铁:关注“一带一路”和国企改革标的
得益于原材料端成本下行,整个钢铁行业盈利水平自去年以来有所改善。 随着供给进入顶峰后期, 供给格局进入新阶段。我们认为 5 年内行业最大的机会在于国企改革和行业重组整合,行动积极的民企、各省区的国企龙头以及三大央企将是此次有关国运改革的重点受益对象。 维持行业的投资评级“推荐”。
2014 年度钢铁行业盈利持续改善,预计 2015 年行业盈利改善的趋势有望持续。 得益于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 2014 年行业盈利水平显着提升。而 2015年上半年,铁矿石价格持续超预期下跌,加之铁矿石降价传导的滞后效应,2015 年一季度利润继续改善。 从需求方面来看,当前国内需求已达到顶峰,主要的增量只能通过增加出口实现, 国家的“一带一路”规划实施有助于提升钢材的直接和间接出口; 从供求基本面来看,近两年来产能增量几乎为零,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创下新低,我们判断钢铁产能有望在今年出现拐点。另一方面,根据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我们判断今明两年将是粗钢产量的高点,之后将会逐渐走低。 当前粗钢产量与我国完全实现城市化之时(预计在 2030年左右)的稳态产量相比,仍然有 1.5 亿吨左右的过剩量, 但是供给减少必将是通过需求端萎缩压缩市场空间倒逼实现,行政性政策也将起到辅助作用。
我们认为行业未来 5 年最大的投机机会来自于国企改革和行业重组整合。 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规划和国企改革给钢铁行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宏观方向,从行业本身而言, 未来重点要进一步缩减产能和产量, 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实力, 顺利实现行业衰退期到稳态期的过渡。 在产能和产量去化过程中,行业内必将出现众多重组整合事件。而资本市场最大的投资机会也将来自于上述行业重组整合机会, 行动积极的民企、各省区的国企龙头以及央企受益。
维持行业的投资评级“推荐”。 本轮大盘上涨以来, 个股不论,钢铁指数整体小幅跑赢大盘, 整体而言, 此轮行业上涨的主要逻辑应该与大盘基本一致:资金推动和关乎国运的国企改革预期。而行业本身的利润改善只是行业衰退时期需求不旺, 上游利润空间受到挤压逆向传导所致。 未来行业的重头戏仍然是看国企改革和行业重组。 如韶钢、八钢、西宁、三钢、山钢、河北、柳钢等等, 还有央企宝钢、武钢和鞍钢。 这些省内龙头和央企将是中国经济转型和钢铁行业转型的最大受益者。 短期内推荐: 1、 京津冀一体化规划将给该地区及周边钢铁公司带来利好,我们首推河北钢铁(000709,股吧)、首钢、新兴铸管(000778,股吧); 2、事件性预期推动的标的:南钢股份(600282,股吧)、三钢闽光(002110,股吧)和八一钢铁(600581,股吧); 3、武钢股份(600005,股吧)和宝钢。 其他子板块可重点关注钢铁电商、高温合金和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领域。
风险提示: 改革力度不及预期, 货币政策转向。(招商证券)
原标题:发改委下调电价 三大行业迎来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