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近期年的全球电力、新能源、核电、天然气、煤炭行业的热点及市场分析。电力中国贷款帮忙斯里兰卡锡兰电力公司“起死回生”斯里兰卡国有锡兰电力公司主席维贾亚帕拉日前表示,由中国贷款建设的普特拉姆燃煤电站投入运营后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不仅平抑了该国电价、保障了电力供应,而且使锡兰电力公司“起死回生”、扭亏为盈,为斯里兰卡电力工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维贾亚帕拉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企业是斯里兰卡电力工业很好的合作伙伴。我们曾寻求与日本企业开展合作,但日本企业提出的一些苛

首页 > 火电 > 火电动态 > 市场 > 正文

全球能源电力动态及市场分析:涉及普特拉姆燃煤电站等

2015-04-08 08:28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整理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近期年的全球电力、新能源、核电、天然气、煤炭行业的热点及市场分析。

电力

中国贷款帮忙斯里兰卡锡兰电力公司“起死回生”

斯里兰卡国有锡兰电力公司主席维贾亚帕拉日前表示,由中国贷款建设的普特拉姆燃煤电站投入运营后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不仅平抑了该国电价、保障了电力供应,而且使锡兰电力公司“起死回生”、扭亏为盈,为斯里兰卡电力工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维贾亚帕拉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企业是斯里兰卡电力工业很好的合作伙伴。我们曾寻求与日本企业开展合作,但日本企业提出的一些苛刻条件让我们难以接受。后来通过与中国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我们取得了很大成果。特别是同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设—)合作并利用中国政府贷款 建设的普特拉姆燃煤电站,大幅提高了斯里兰卡的电力供应,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普通百姓得到了巨大实惠。”

普特拉姆燃煤电站是迄今中斯已经投入运营的最大合作项目。维贾亚帕拉说:“普特拉姆燃煤电站是非常重要的涉及当地民生的项目,我们为此进行了多年准备。中国政府为该项目提供了很大支持,特别是贷款支持,我们对中国政府和中设在电站建设过程中提供的巨大帮助表示高度赞赏。”

据当地媒体报道,斯里兰卡电力公司之前长期处于严重亏损及经营困难境地,而普特拉姆燃煤电站一期逐步实现正常运营,使锡兰电力公司扭亏为盈。

维贾亚帕拉说,之前的火电站使用原油,发电成本非常高,而普特拉姆燃煤电站使用燃煤,大大降低了整体运营成本。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斯里兰卡供电严重不足,只能满足全国需求的30%,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作为斯里兰卡最大的电站,普特拉姆燃煤电站总装机容量为90万千瓦,占全国电网的45%以上。

西班牙风电巨头30亿美元收购美国电力分销商

西班牙风电巨头伊维尔德罗拉公司(Iberdrola)于近日宣布,计划通过一次现金加股票交易以大约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电力和燃气分销商UIL控股公司。

根据协议,伊维尔德罗拉将为每股UIL股票支付10.50美元现金,加上1股伊维尔德罗拉股票。此项交易对UIL的估值为每股52.83美元,较该股周三收盘价溢23.6%。此项交易已获得两公司董事会的批准,交易完成后,UIL将被并入伊维尔德罗拉的美国分公司。

沙特与韩国签署核能建设合作谅解备忘录

据沙特国家通讯社报道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与到访的韩国总统朴槿惠就双边关系举行会谈,双方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会谈后,在萨勒曼和朴槿惠的主持下,两国相关部门签署了关于海洋运输和核能建设的合作谅解备忘录?

沙特是韩国最大的石油进口来源国,也是韩国最大的工程承包市场?2011年,沙特宣布将在今后20年内斥资1000亿美元建造16座核电站,以减少发电对石油资源的消耗?韩国希望能在沙特核电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

巴西核电站因技术故障被迫关闭

据巴西媒体报道,巴西核电站“安格拉1号”由于一电容器发生技术故障,已经于近日关闭?

负责核电站运营的巴西国家电力集团下属巴西核电公司透露,故障发生后,为保护核电站设备的完整性,核电站于19日凌晨零时22分正式关闭? 该公司在一份公告中称,发生故障的电容器并不在核电站核区域设备之内,因此该事件不会对施工人员人身安全?附近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目前,巴西核电公司的维护和工程团队正在为修复故障加紧工作,但是尚无法预测何时会重启核电站? “安格拉1号”核电站位于里约热内卢州安格拉多斯黑斯市,装机容量达到640兆瓦,承担着在巴西水力发电水库枯竭和电力短缺时向全国供应电力的使命?

新能源

加拿大对中国光伏企业征收“双反”关税

加拿大边境服务署(CBSA)对进口自中国的光伏组件和晶片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作出初裁。根据初裁结果,分别对包括天合光能、晶科能源以及无锡尚德在内的多家光伏企业征收9%至286%不等的“双反”关税。

去年12月5日,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宣布正式启动对来自中国的晶硅光伏组件和薄膜太阳能产品进行反补贴、反倾销调查。今年2月3日,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发布公告称,对原产于或出口自中国的晶硅光伏组件和层压件产品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

3月6日,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对进口自中国的光伏组件和晶片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作出初裁。根据加拿大方面提供的数据,分别对常州阿特斯、天合光能、无锡尚德等10多家企业进行征收“双反”关税。

其中,对阿特斯征收临时临时惩罚性关税174.2%、对天合光能征收126.5%的“双反”关税、对合肥晶澳太阳能征收50.6%的“双反”关税、对晶科能源征收111.8%“双反”关税以及对无锡尚德征收202.5%的“双反”关税等。

去年10月1日,加拿大国内一些光伏产品生产企业代表加拿大光伏组件和薄片生产商,向加拿大边境服务署提出申请,要求对来自中国的加拿大光伏组件或薄片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其中,被调查的产品包括原产于或出口自中国的由晶体硅光伏电池组成的光伏组件和薄片,包括与光伏组件的其他部分共同运输或包装的薄片,以及由非晶硅、碲化镉或铜铟镓硒制造的薄膜晶体硅产品。

同时,申请人申请的被调查补贴项目的内容包括:特殊经济区优惠性补贴项目、贷款类项目、拨款类项目、所得税项目、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的关税增值税减免项目、政府低于公平市场价格提供货物或服务项目(包括多晶硅、铝型材、电、太阳能玻璃等)、土地使用费减免以及高于公平市场价格向国有企业销售货物等。

投诉者声称,因中国的补贴和倾销造成加拿大本土企业损失和失去的市场份额,减少就业,导致破产和倒闭。

去年12月5日,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宣布正式启动对来自中国的晶硅光伏组件和薄膜太阳能产品启动反补贴、反倾销调查。今年2月3日,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发布公告称,对原产于或出口自中国的晶硅光伏组件和层压件产品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以确定涉案产品是否对加拿大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或实质性损害威胁,直到3月6日初裁结果出炉。

美国两大太阳能巨头共建合资金融公司

美国两大太阳能巨头第一太阳能(First Solar)和加州阳光电力(SunPower)24日共同发布声明表示,二者通过深入谈判已经接近达成协议,共同组建一个合资金融公司,充分运用yield-co等融资系统工具,使它们目前的光伏发电站项目能够更好地获得融资。

作为竞争对手,这两家公司联手令市场略感意外,主要原因无疑是为应对共同的竞争对手SunEdison、太阳城(SolarCity)等,使自身光伏发电站建设获得更低的成本融资。

欧元日元贬值:台湾太阳能电池面临调价压力

据业内人士透露,鉴于欧元与日元纷纷贬值,台湾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制造商一直面临欧日光伏组件企业要求下调报价的压力。

该消息人士指出,近来,台湾制造商转换效率等于大于17.8%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订单一直呈繁荣态势,此类高效光伏电池已占到总出货量的40-60%。目前,台湾厂商产能利用率介于80-100%之间。消息人士预计,多晶硅光伏电池当前平均报价每瓦0.32美元,台湾厂商暂不会下调报价。

日企联手建设日本最大海上风力发电站

日立造船计划与住友电气工业和三菱商事等企业联手,在日本新澙县海域建设日本国内最大规模的海上风力发电站。输出功率为20万千瓦,可满足约17万户家庭的用电。总事业费为1千亿日元规模,力争2024年度投入运行。比光伏发电更高效的海上风力发电在欧洲正广泛普及。日本政府也设定了较高的收购价格,支持开发。估计此次的建设项目将推动日本民间大型海上发电走向商用化。

该海上风力发电站计划在新澙县北部的村上市岩船地区的海上建设。将在2公里左右的海域(合计2700公顷)设置40~50座风车。预计将从2015年度开始启动业务可行性调查,研究盈利性,并于2020年度开工建设。

为促进海上风力发电的普及,日本经济产业省于2014年4月将海上风力发电的收购价格设定在1千瓦36日元。这一收购价格比一般的陆上风力发电高出60%以上。

天然气

天然气供需两旺 油气价格持续低位

从整体的市场环境看,天然气正呈现供需两旺的态势。然而,原油价格屡创新低,也给天然气市场带来了冲击。新旧能源的较量中,价格因素对市场的影响尤为明显。

如今以页岩气为代表的非常规天然气正在快速发展,并对全球天然气市场产生持续性影响,随着非常规天然气开采成本的不断下降,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另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中期天然气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伴随着中国和美国的需求增长,未来5年全球天然气需求将比2011年增长17%。

随着北美页岩气开采技术的提高及开采量的迅速增加,开采成本处于持续下降通道,因此北美地区的天然气价格不断下降,处于10年来的最低水平。美国也由天然气进口国转为出口国,且北美、欧洲、亚洲三大天然气市场渐趋融合。

业内人士称,页岩气革命将带来的是全球能源结构的调整,全球的天然气价格有望在不久之后进入下降通道,这对于全球能源类大宗商品的价格也将起到平抑作用。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煤炭,作为清洁能源,天然气对煤炭具有明显的替代作用。业内人士称,未来10年全美可能会有1/3的煤炭将被天然气所替代。此外,天然气与石油之间较大的差价也使得二者存在替代空间,特别是将天然气作为运输燃料以替换汽油。

虽然目前国际油价下跌,天然气的经济性逐渐变得并不明显,但长远来看,随着非常规天然气的大量开采,不仅天然气价格将持续低位徘徊,煤炭、石油等能源类大宗商品的价格也将持续被抑制。

土耳其和阿塞拜疆启动100亿美元天然气管道项目

土耳其和阿塞拜疆日前正式启动了价值100亿美元的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管道全长1850公里,横贯安纳托利亚,与目前的南高加索管道(巴库-第比利斯-艾尔组鲁姆-格鲁吉亚)连接。

管道项目主要用于外输阿塞拜疆尼兹气田2生产的天然气。尼兹气田2产量预计到2018年将会达到160亿方/年。管道与气田将同期开建,计划供应土耳其60亿方/年,并通过亚得里亚海天然气管道供应欧洲100亿方/年。根据规划,该管道输气能力将 逐步扩大,到2022-2025年,达到240亿方/年的输气能力,其中供应欧洲180亿方/年;2026年之后最终扩大到310亿方/年,其中供应欧洲 250亿方/年。

该管道项目为合资经营,其中阿塞拜疆和土耳其国家天然气公司组成联合体持股58%,土耳其博塔斯公司持股30%、BP持股12%。

埃及急迫增加国内天然气供应量

据普氏能源资讯报道,由于埃及急迫寻求增加其国内天然气供应量,德国著名油气勘探公司RWE Dea公司日前承诺增加埃及陆上一个大型天然气开发项目的天然气产量来换取埃及政府购买的天然气的更高价格。

埃及石油部23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德国RWE Dea公司将把Disouq天然气开发项目的第一阶段平均天然气日产量在今年夏季前从目前的1.45亿立方英尺提高到2.1亿立方英尺。

埃及石油部说,根据一项新达成的合同,埃及政府将把其支付Disouq天然气的价格提高40%,从目前的每百万英国热量单位2.5美元提高到3.5美元。德国RWE Dea公司将通过实施这个项目的第二阶段把Disouq天然气开发项目的天然气日产量在2016年夏季前提高到3亿立方英尺。

意大利埃尼公司在利比亚海获重大天然气发现

意大利石油巨头埃尼公司16日在米兰宣布,埃尼公司日前在利比亚海上距离该国海岸大约50英里的D区的巴哈尔艾萨拉姆远景构造上获得了一个重要的天然气和凝析油发现。还宣布该公司已完成Merake-1天然气发现的钻后研究,这个天然气发现位于印尼深海East Sepinggan区块内。该研究表明这个发现具有天然气显著增加的潜力,地下天然气储量估计从1.3万亿立方英尺增加到2万亿立方英尺。

这个重大油气发现是在B1-16/4井中获得的,发现井位于水深490英尺的海域,此井在钻进过程中在迈特莱维地层中钻遇了始新世的天然气和凝析油。生产测试期间,该井每天生产2900万立方英尺的天然气和超过600桶的凝析油。埃尼公司说,此井投产后可能日产5000多万立方英尺天然气和1000桶凝析油。

埃尼公司说,由于这个新发现油气田靠近已经生产的巴哈尔艾萨拉姆油田,因此,这个新油气田可能很快予以开发。

煤炭

中国对俄罗斯煤炭进口持续减少

据俄罗斯《金角报》消息,由于散装和大宗货物对外贸易运输的需求增长,俄罗斯需要扩建相应的运输和港口基础设施,并且这主要是在远东地区。俄国内预计俄罗斯将扩大煤炭出口供应量。数据显示,去年,从俄罗斯共向欧洲出口了6000万吨煤炭,向亚太国家出口量为6500万吨。

在GDP增长速度放缓的背景下,中国正在进行从能源、资源消耗型至更加高科技产业的经济结构调整。2014年中国进口的煤炭总量为29122万吨,同2013年相比降低10.9%。原因除去中国国内煤炭市场疲软,需求降低以外,还在于其煤炭产能的增长。在过去的四年中,煤炭的年生产能力达48.8亿吨,超过当前需求8.8亿吨。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预测,2015年中国将坚持旨在进一步减少煤炭进口的战略。

至于俄罗斯向亚太地区其他国家,比如日本,供应煤炭的重新定位涉及到市场上的高度竞争,特别是同澳大利亚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澳大利亚国内目前正在进行煤炭领域升级政策,引入煤炭开采和向港口供应的新型技术,这使其开采和运输成本有所降低。

今年起《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开始施行。《办法》规定了严格的环保指标,煤炭进口门槛提高。再加上国内煤炭价格持续下降,导致进口俄罗斯煤炭失去价格优势。

据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月,作为中俄经贸合作重要通道的黑龙江,共进口煤炭294批,货重为2.01万吨,货值仅为94.63万美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锐减96.84%。此外,2014年10月,中国取消无烟煤、炼焦煤及其他烟煤等五种燃料的零进口关税,分别恢复实施3%—6%的最惠国关税,关税调整对进口煤冲击较大。

马士基码头公司计划投资煤炭港口项目

据丹麦《商报》消息,马士基旗下码头公司今年计划投资两个原油和煤炭港口,这是该公司首次投资集装箱码头以外的港口。

公司首席执行官Kim Fejfer表示,2014年公司在俄罗斯和尼日利亚进行的大型投资项目效果不佳,促使其准备开拓新的业务领域。今年,公司有意在运营集装箱码头之外收购1-2个新的港口项目,承接原油和天然气或煤炭和矿砂等干货业务。

2014年马士基看中的俄罗斯、尼日利亚等高增速市场宏观经济条件发生变化,是促使该公司调整投资战略的重要原因。

Nykredit银行高级分析师Ricky S. Rasmussen表示,马士基码头新的投资战略与马士基集团的整体发展目标相符,集团在原油和原料运输及港口管理方面经验丰富,因此马士基码头可以和集团旗下其他公司形成合力。

石油

也门局势:加快国际油价大涨

美东时间25日晚上7点,沙特对也门(叛军)实施了轰炸。有10个国家参与沙特在也门的军事行动。受此消息推动,继周三大涨3.6%后,美油亚市早盘上涨近1%。

本周三,受沙特阿拉伯在也门附近建立武装的消息影响,油价出现一波上涨。美国NYMEX 5月原油期货价格周三(3月25日)收盘上涨1.70美元,涨幅3.58%,报49.21美元/桶尾盘时段刷新日高至49.46美元/桶、创3月13日以来盘中新高,因为在美元走软为原油市场提供支撑的同时,也门局势动荡加重了投资者对于中东地区原油供应的担忧情绪,进而导致美国原油库存继续增加这一事实被忽略。

与此同时,ICE布伦特5月原油期货价格收盘上涨1.37美元,涨幅2.49%,报56.48美元/桶,尾盘时段刷新日高至57.17美元/桶,但随后又将涨幅收窄至1.35美元(2.41%)左右。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也门局势是目前原油市场上一个重大的影响因素,因为该国局势一旦恶化、势必会危及曼德海峡(Bab el-Mandab)石油检查站的稳定性;在也门局势不稳的情况下,投资者无疑会将100%的注意力转移到曼德海峡石油检查站的稳定性上来也就是众所周知的了。

一旦横亘于非洲之角(Horn of Africa)和中东之间的曼德海峡被封锁,恐怕就会导致从波斯湾(Persian Gulf)到苏伊士运河和苏麦德输油管道(Sumed Pipeline)的油轮停运。据统计,曼德海峡这一航道2013年的原油和精炼油输送规模大约为3800万桶。

油价持续下降 令法国经济呈现复苏

一些经济指数显示法国经济呈现复苏迹象,预示法国经济的冬天即将结束,但由于目前复苏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石油价格继续下降。复苏形势仍然脆弱。复苏的前景可能因通货萎缩的风险、希腊的冒险、投资计划项目的延迟或消费停滞而受挫。

据法国国家统计及经济研究所(INSEE)统计:法国工业的生意气候指数曾连续五个月停滞,3月份却呈现上升。 3月份的总指数比去年11月至今年2月之间的平均指数增加了两点,但仍低于其长期平均数(100点)。 尽管3月的增长速度比2月份慢,但3月份私营企业的活动连续第二月增加。法国财政部长萨班说:“这些调查显示和证实经济环境有所改善。” “这些指数显示复苏已开始萌芽,如果全年保持以下的条件,将变成实际复苏。”他提到的条件是目前石油价格低和欧元贬值,3月中旬欧元兑美元的汇率降到12年来的最低水平。

萨班指出,目前出现的形势变化明显是国际环境带动的,这包括石油价格下降、欧元贬值、利率非常低、某些贸易伙伴国内紧缩政策放宽,另外还要加上法国国内对企业减轻了税负。

他说:“这些有利的因素结合,将“逐步产生复苏的效果。”他指出:“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将尤其归功于石油价格保持在低水平。”他说:“自危机开始以来,从未出现这一系列有利的因素。”

法国劳工部长雷伯萨曼强调:在今年前两个月期间,A类求职人数(完全没有工作)略微减少了6300人,减幅为0.2%,他认为这个数字“令人鼓舞”,是2008年以来的“首次”。 此外,雷伯萨曼也提到了另一个令人满意的数字:年轻人的失业率连续两个月下降(环比减了0.3%),但同比不变。他认为这是支持年轻人“未来就业合同”等措施的“成效”。

油价二次探底 油价有望缓慢回升

油价二次探底,布伦特原油3月26日凌晨收于56美元/桶,上涨2%;美国NYMEX原油在前期调整较多的情况下上涨3.6%,报收49美元/桶。纵观整个1季度,油价表现基本印证了底部。

据信号机制(页岩油发出产能退出信号+油服巨头开始大规模裁员)和历史经验(完全成本对油价底部的有效支撑)判断,油价结束单边下跌,形成筑底形态,并且从历史表现来看,油价大跌的底部也多为W底。

尽管美元指数持续上涨,但国际油价企稳回暖。布伦特原油已稳定在每桶50美元以上。而根据贝克休斯公司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美国陆上钻机数量为1,069个,已较2014年11月创下的2014年高点1,876个减少了43%,而且未来可能进一步减少。由于欧佩克强调不减产,本轮油价将在高成本产能的陆续退出和持续强于预期的需求增长的背景下缓慢回升。

洲际油气拟3.5亿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

洲际油气3月25日晚公告,3月24日,洲际油气与交易对方INTERNATIONAL MINERAL RESOURCES II B.V.签署了《框架协议》。根据协议约定,洲际油气或其指定的下属公司拟通过在哈萨克斯坦证券交易所公开交易方式购买KoZhan公司100%股份,对价支付方式为现金。交易完成后,KoZhan公司将成为洲际油气或其指定的下属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根据协议,本次交易支付的基础对价为3.5亿美元,最终购买价款根据《框架协议》约定的价格调整机制而相应调整。最终收购价格将在基础对价3.5亿美元的基础上减去净债务和所有漏损额后确定。

本次交易,标的资产的评估基准日为2014年10月31日,截至预案出具之日,标的资产的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经初步预估,标的资产预估值为35325万美元,按照评估基准日的汇率1美元兑6.1127元人民币折算,折合人民币215933万元。

KoZhan公司是一家依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律成立的公司,拥有在滨里海盆地的莫斯科耶Morskoe(距Tengiz油田约10公里,距马腾项目卡拉阿尔纳油田约30公里,油田周边的开发基础设施较便利)、道勒塔利Dauletaly、卡拉套Karatal三个区块油田100%开采权益。

根据相关规定,上交所需对公司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相关文件进行事后审核,自3月26日起公司股票将继续停牌,待取得上交所审核结果后另行通知复牌。

挪威担忧美国取消限制本国石油出口禁令

据挪威《晚邮报》(Aftenposten)报道,挪威担忧一旦美国取消限制本国石油出口的禁令,将对挪威的油气产业造成冲击。美国本土的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目前约45美元每桶,比北海布伦特原油每桶便宜约10美元,一旦美国放开禁令,其廉价石油将冲击全球石油市场。挪最大金融机构DNB的分析师认为美国将在两年内撤消该禁令。

美国分别于1975年、1979年出台了《能源政策和节能法》和《出口管理法案》,严格限制本国原油出口。近年来随着美国石油产出飙升,以及页岩产业繁荣,越来越多的分析认为美国将取消限制石油出口的禁令。

俄罗斯大幅下调石油出口税 减少油价对本国财政影响

俄罗斯2月1日起大幅下调石油出口税,从每吨170.2美元降至每吨112.9美元,降幅达33.67%。此次调整旨在降低俄财政对石油出口税的依赖,减少国际油价对俄财政的影响。

据俄经济和发展部的数据,俄罗斯2月1日起还下调石油产品出口税,其中汽油出口税从132.4美元/吨降至88美元/吨,直馏汽油出口税从144.6美元/吨降至95.9美元/吨。丙烯三聚体、丙烯四聚体出口税从11美元/吨降至7.3美元/吨。液化石油气出口税计算方式将为,当价格低于490美元/吨时出口税为零,其余征收48.2美元/吨出口税;焦炭出口税从11美元/吨降至7.3美元/吨。

俄政府自2015年起调整石油税制,大幅降低石油出口税,提高矿产资源开采税。按计划,俄石油出口税将在三年内较2015年初水平逐步降低约41%,石油产品出口税将根据种类减少40%至80%不等,天然气凝析液税率则降低84.5%。

石化

欧盟公布实施塑料标准新规

欧盟委员会2014年3月24日公布实施的食品接触塑料材料和制品10/2011号法规,经过近一年的缓冲过渡期后,将于今年3月25日正式实施执行,欧盟市场塑料材料和制品有可能因不符合该新法规要求而被下架或通报。

近年来,欧盟频繁制定并更新食品接触塑料制品的技术法规及标准,出口企业压力不断增加,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必将成为钳制出口企业的又一道“绿色壁垒”。番禺辖区出口企业由于对欧盟法规了解不透彻检测标准使用不当被欧盟通报的案例也偶有发生。

本次新法规是10/2011号法规自2011年取代欧盟塑料指令2002/72/EC实施以来的第二次修订,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一是新增2种可用于制造食品接触材料的单体;二是明确了双氰胺单体的特定迁移限量为60mg/kg;三是将原有物质1,3-苯基二甲胺的限制,由单独迁移限制改变为与新增物质间苯二甲基异氰酸酯共同限制,特定迁移总量为0.05mg/kg;四是对限制说明等进行了更新。

苯乙烯市场速涨 生产经销商盈利丰厚

苯乙烯市场快速推涨,生产企业盈利空间逐渐丰厚,且多数持货商也获利丰厚。

苯乙烯市场走势跟原油走势有分歧,在2015年一季度过去的时间内,原油整理下滑,而苯乙烯整体市场呈现整理上扬的格局,苯乙烯走势跟原油市场有所背离。

进入2015年至今,苯乙烯市场整理走高,涨幅喜人,而苯乙烯主流市场在中国春节之前市场持续整理,涨幅小,而2月18日--3月13日亚欧美以及中国苯乙烯市场均出现大幅快速上扬,促使而起原料涨速和市场消化速度均远低于苯乙烯的涨速,进而使得苯乙烯市场的生产企业和2月下多数持货商均进入丰厚的获利空间。

导致市场在自2月下到3月上间形成大涨的主要因素来自:亚洲3-6月生产装置集中检修(共约有470万吨/年及以上产能陆续检修),欧洲4月生产装置有集中检修(约有132万吨/年);2、亚欧美市场间套利打开,尤其是欧美套利长期开启;市场下游开工提升较快;现期货市均出现较重的补空操作,持货商挺惜售,市场货紧价扬;各国陆续采取的各种策略逐渐发挥效力;随着市场对前期利空的消化,市场利好阶段挥发,因原油深跌带动市场长期压抑后的“弹簧效应”;一季度各地参市人士资金较充裕;等等,导致苯乙烯市场迅速攀升,市场生产企业和主流经营商均进入丰厚获利盘,而随之而来的就是市场的获利了解操作和“落袋为安”心理开始增长,一季度下市场将逐渐趋向整理,消化市场涨幅,为后期市场变化储备各项动力。

2月份日本乙烯产量创四个月以来最低水平

据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公布数据显示,2月份日本乙烯产量为56.51万吨,比1月份减少8%,与去年2月份相比产量下降1.3%。数据显示,2月份日本乙烯产量水平创下自去年10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当时的产量为55.32万吨。

交易人士表示,受停工检修季和一套装置非计划停工的影响,未来几个月日本乙烯产量或将继续下降。日本丸善石化上周一因机械故障关闭了位于千叶的一套55万吨/年的裂解装置。该装置预计在本周中期重启。

伊朗积极推进全球最大的甲醇装置建设

伊朗正在积极推进被其称之为全球最大的甲醇装置的建设进程。未来五年伊朗计划将甲醇产能提高至2500万吨/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甲醇供应国。

伊朗国家石化公司负责人Mohammad Hassan Peyvandi表示,位于波斯湾沿岸城市班达尔的Kaveh甲醇装置已经完成70%。该装置设计年产甲醇200万吨,将分两个阶段投产。第一个阶段将在今年8月投产,2016年将满负荷生产,比原计划推迟了四年时间。该装置的甲醇生产技术由瑞士Casale公司提供,而工程服务由伊朗石化工业设计和工程公司提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