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华孚贸易发展集团公司整体并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目前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由113家减至112家。
可是你造吗?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时,这个数字是196家。2003年到2014年,十一年间中央企业数量减少了42%。

国企改革进行时。经过不断的国有资本调整、国有企业重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完成,国有资本更多地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在合并重组中,优势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形成了一大批主业清晰、技术先进、结构合理、机制灵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
十年改革路,中央企业是如何完成合并重组,又经历了怎样的脱胎换骨?小新为您一一盘点。
2003年:196户
2004年:调整至178户
1、中国科学器材进出口总公司并入中国生物制品总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2、中煤建设集团公司并入中国煤炭工业进出口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3、中国药材集团公司并入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4、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并入中国轻工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5、中国华轻实业公司并入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6、中国高新投资集团公司吸收合并复兴浆纸有限公司,后者注销;
7、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并入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8、中国海外工程总公司并入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9、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总公司并入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10、中国免税品(集团)总公司并入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11、中国进口汽车贸易中心并入中国机械装备(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12、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并入中国水产(集团)总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13、邯邢冶金矿山管理局并入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14、中国旅游商贸服务总公司并入中国中旅(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15、中机国际工程咨询设计总院并入中国新时代控股(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16、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并入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17、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重组为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原企业保留法人资格。
18、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中国轻工业机械总公司并入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
19、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并入中国水利投资公司。
2005年:调整至169户
1、中国外轮理货总公司将成为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2、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并入中国材料工业科工集团公司;
3、中国纺织物资(集团)总公司并入中国恒天集团公司;
4、中国寰球工程公司并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5、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并入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
6、华侨城集团公司与华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重组;
7、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并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8、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与中国路桥(集团)总公司以新设合并方式组建“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9、中国医疗卫生器材进出口公司并入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2006年:调整至159户
1、长江口航道建设有限公司调整为交通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不再作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
2、中谷粮油集团公司并入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3、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并入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
4、中国寰岛(集团)公司并入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5、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并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6、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并入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7、将国资委持有中国华源集团有限公司9.136%股权无偿划转给中国华润总公司;
8、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和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公司联合重组为“中国工艺(集团)公司”;
9、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并入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
10、中国地质工程集团公司并入中国新时代控股(集团)公司。
2007年:调整至151户
1、沈阳化工研究院并入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2、中国化工供销(集团)总公司并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3、组建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由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
4、中国种子集团公司并入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5、中国中旅集团公司并入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
6、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并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7、中国福马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并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
8、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撤销,不再作为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
9、中国海洋航空集团公司并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
10、三九企业集团并入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2008年:调整至142户
1、中国唱片总公司并入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组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由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
3、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并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4、中国国际企业合作公司并入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5、中煤国际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组成立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6、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总公司并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7、中国水利投资集团公司并入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
8、组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由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依法注销;
9、中国海诚国际工程投资总院和中国轻工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并入中国轻工集团公司;
10、 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与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重组,更名为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
2009年:调整至129户
1、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与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重组合并;
2、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并入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3、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并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4、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并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5、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并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6、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与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实行联合重组;
7、长沙矿冶研究院和鲁中冶金矿业集团公司并入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8、中国新兴(集团)总公司并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9、中国农垦(集团)总公司并入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
10、中国邮电器材集团公司并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1、中国远东国际贸易总公司并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2010年:调整至122户
1、中国包装总公司并入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中国新时代控股(集团)公司与中国节能投资公司合并重组;
3、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整体并入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4、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与攀钢集团有限公司实行联合重组,设立鞍钢集团公司作为母公司;
5、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整体并入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6、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整体并入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
7、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总公司整体并入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8、组建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由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
9、中国高新投资集团公司整体并入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
2011年:调整至117户
1、中商企业集团公司整体并入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中国华星集团公司划入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管理;
3、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整体并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4、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14个省(区、市)勘测设计企业、施工企业、修造企业重组,组建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5、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15个省(区、市)勘测设计企业、施工企业、修造企业重组,组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2年:调整至117户
1、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移交国资委管理;
2、中国印刷集团公司划入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管理。
2013年:调整至115户
1、彩虹集团公司整体并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2、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整体并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3、华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破产终结,经报国务院同意,不再作为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
4、中国二重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
2014年:调整至112户
中国华孚贸易发展集团公司整体并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原标题:央企重组十年路:从196户到112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