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10月31日,包头供电局高压输电线路因外力损坏造成线路跳闸16起,其中吊车造成5起,翻斗车、自卸车造成7起,水泥泵车造成1起,用户私拉网线造成1起,楼盘施工钢丝绳碰线造成1起,大棚顶部绑扎塑料布造成1起,直接经济损失251698元,间接经济损失则无法估计。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与人们不重视对电力设施的保护有关。而保护电力设施,其实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

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因触碰高压线造成人员设备受伤损失的事件就有3起。据了解,随着我市周边经济高速发展,承担着城市发展重要作用的高压线面临的危险绝对不容忽视。
花农干活
遭遇“触电惊魂”
10月8日,对于在笸箩铺村做花卉种植的呼市来包花农刘海瑞一家来说,是一个恐怖的日子。当天刘海瑞和妻子还有两个朋友爬到大棚上准备铺塑料薄膜保温,爬上去三四分钟后,还没来得及把塑料布展开,就被头顶的高压电击了,造成上半身不同程度烧伤。当时,刘海瑞从大棚上滚了下来,昏迷了两天才醒过来,而与他同上大棚的妻子和前来帮忙的朋友都被轻度烧伤。
望着横跨在大棚顶部也就二三米高的高压线,与刘海瑞一同爬到大棚上的朋友回忆起当天的情景,依然后怕。他说:“我们没有高压电的相关知识,租赁大棚的时候见到斜着横跨过大棚顶部的高压线,没有想过高压线的危险,直到刘海瑞当天被高压线击伤之后,我们才知道什么是高压线,原来高压线不需要直接触碰,只要突破了安全距离之后就会放电……”
在笸箩铺村花卉种植大棚区域,记者看到除了刘海瑞租赁的35栋大棚在高压线下之外,32栋、34栋、37栋也都在高压线走廊之下。37栋的承包者迟女士告诉记者,今年5月承包大棚的时候,并没有看到实物,只是在图纸中选择的,大棚建成后来到这里后,看到头顶的高压线也没有意识到危险,直到刘海瑞被电击后听到巨大的“爆炸声”和见到烧伤严重的刘海瑞时,大家才知道紧邻高压线的危险和恐怖。
迟女士说:“冬季大棚要保暖,必须要对其进行铺塑料薄膜保温,还要在其外层铺设保温棉帘,这都需要我们爬上大棚顶部,刘海瑞出事后,吓得我们都不敢上去了,我们找到开发商要求退掉大棚或者更换,我们真的不想冒着生命危险挣钱。”
被无视的
《安全隐患协议书》
包头供电局输电管理处张勇处长对于笸箩铺村的情况非常了解,他告诉记者,今年4月份,笸箩铺村在此挖地基准备盖大棚的时候,就被输电处的巡线员发现,巡线员在告知施工方高压线下施工的种种危险后,却发现对方根本无视他的提醒,无奈之下巡线员只好立即通知了处里,4月28日相关人员来到现场,找到负责人,发出《电力设施安全隐患通知书》,并根据《电力法》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要求,禁止施工方在高压线走廊内施工,但对方仍然置之不理,因此输电处将问题上报到电力设施保护办公室,电力设施保护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又多次协调未果,于是输电处和开发商王某最终签订了《安全隐患协议书》,要求对方立即整改及采取安全措施。
记者看到,这份《电力设施安全隐患通知书》中明确写着:贵村在我所管辖线路110KV沙石线19-20号线路下方施工建大棚,可能对线路发生放电故障,造成人员、设备损伤。整改要求:在线路下方禁止使用翻斗车、吊车等大型机械,大棚距高压线必须保证4米以上的高空距离,否则发生后果由贵方全权负责。
“因为没有执法权,我们在下达了《通知书》后,发现对方不听劝阻很快建成了大棚,意识到大棚的高度与高压线弧垂的最低点之间安全距离有问题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未来发生安全事故,我们专门定制了很多的安全警示说明牌匾,一栋栋地安放到了大棚外最显眼的位置,并进行安全宣传。可能是这些说明牌匾会影响大棚的顺利出租,牌匾在租赁户到来之前全部不知去向。”包头电力设施保护办公室主任张玮拿着当时他们在大棚外墙上安放牌匾的照片告诉记者。
迟女士和多个租赁户告诉张玮,他们来这里时根本就没有看到过这样的牌匾,如果看到了牌匾,他们肯定不会租赁这些大棚。
张勇处长说,这4栋大棚顶上经过的高压线是输送石拐变电站的电源线,1975年建成,电压为110KV,当时建设时,这条线路的下面全部是荒地,这些年随着我市城郊发展迅速,高压线走廊也没有逃过被圈地开发的命运。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包头供电局管辖的2200多公里高压输电线路中,线路走廊下方违章建房约1055处,建筑面积总计约8.4万平房米。
难以拉开的安全距离
随同张勇处长一道,记者驱车在青山区北部转了一圈,发现不仅笸箩铺村花卉种植大棚部分建在高压线走廊范围之内,王老大村的蔬菜大棚、永和窑子村的部分民宅也建在了高压线走廊范围之内,有些人家甚至与高压线紧紧相依。
而记者今年采访的几起触碰高压线事故中,发现这些事故均是高压线距离建筑物太近而导致的。10月13日,九原区的一个住宅区,21点18分许施工车辆在小区附近打水泥柱子,水泥泵车的输送臂在收臂过程中伸进了高压电线的安全距离范围内,造成短路,并造成了很多居民家中的电器烧坏。6月17日,在二道沙河棉纺农场市政工程污水管道铺设施工现场,又发生了吊车触高压线造成一死一伤的事故,这起事故与肇事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施工现场缺乏专人监督有直接关系。5月5日14时,兴西线3-4号杆间导线因一名施工人员为二层楼一家住户拉设网线,在从二层楼顶部向下扔网线的过程中碰到兴西线导线跳闸,造成施工人员1人被电伤……
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在高压线路走廊中居住的业主,他们承认电力人员曾经来到这里宣传,也见到了那些安放到墙面、塔架、电杆上的提示标语,但是记者发现,这些提示标语起到的作用远远不如一起事故带给他们的教训效果明显。张玮说,这就是最可怕的,这些知识供电人员每年每月都在普及,但真正走进百姓心里的却不多。
张玮介绍,秋冬季建房时大家感觉线路距离房屋的距离很大,但大家不知道电线也是有热胀冷缩的,在夏季它们就会自然形成垂弧,增大了危险性。另外,刮风会造成电线的风偏,横向摆动距离上要留出至少5米以上的距离。具体到笸箩铺村,因为大棚顶部要覆盖各种保暖设施,而这个位置处于大青山南坡,秋冬春这里的风力很大,一旦大风将覆盖物刮起,挂到房顶上部的高压线上,造成的损失和伤害不可估量。
在笸箩铺村,迟女士和几位承包户说:“开发商说,过一段时间就会将房顶上的高压线架高或者改道,不知道是否属实。”张勇处长告诉大家,事故发生后,青山区政府已经正式行文给包头供电局,请包头供电局将该处高压线进行加高或者改道,以保证高压线下花卉大棚的安全。但是,高压线路的增高和改道并非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包头市规划局重新规划路径,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还需要停电,对于该条线路而言,采取的是双线供电,但是用电单位的用电量很大,如果改造就需要单线供电,其危险性极高,所以绝非说改就能改的。
【记者手记】
为有力打击外力破坏包头电网设备的行为,包头供电局根据工作实际状况,建立与公安部门密切配合的“警电联合”、“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跨部门联动合作机制,从2012年7月末开始,根据包头市政府统一部署,由包头供电局生产技术处、电力设施保护办公室牵头,市经信委、市公安局、包头供电局输电管理处、九原农电公司及市电视台近30人共同参与组建了输电线路安全隐患治理小组,统一行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政警企”联动输电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从根源上消除高压线下隐患,把我市的输电安全管理领域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另外,包头供电局还和经贸委成立了电力行政执法办公室,和公安厅治安总队成立了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办公室,向外力破坏全面宣战。
高压线的安全距离
我国《电力法》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明确,220KV高压线的安全距离为5米,110KV高压线的安全距离为4米,35KV高压线的安全距离为3米,10KV高压线的安全距离为1.5米。线路走廊安全距离内绝不允许有建筑物和种植高大树木,并禁止使用大型机械施工作业。
⊙记者 赵永峰 首席摄影记者 李强
原标题:包头市:人电之争 难以拉开的安全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