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阳县鳌江码头出发,乘着荡漾的碧波,跟着成群的海鸟,去东南方向约30海里,就来到南麂列岛。南麂岛隶属浙江省温州市,远离大陆,自然条件优越,特色鲜明,被评为我国最美的十大海岛之一。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我国首批五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1998年12月,又成为我国目前唯一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网络的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谐的生态结构,不仅为南麂岛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他们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动力。游客们慕名而来,络绎不绝,给这里世世代代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从事渔业生产的渔民发展旅游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尝到了甜头的

首页 > 风电 > 风电工程 > 报道 > 正文

温州南麂岛:风光独好

2014-08-07 16:31 来源:能源评论 作者: 杨青 金朦朦

从平阳县鳌江码头出发,乘着荡漾的碧波,跟着成群的海鸟,去东南方向约30海里,就来到南麂列岛。

南麂岛隶属浙江省温州市,远离大陆,自然条件优越,特色鲜明,被评为我国最美的十大海岛之一。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我国首批五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1998年12月,又成为我国目前唯一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网络的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

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谐的生态结构,不仅为南麂岛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他们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动力。

游客们慕名而来,络绎不绝,给这里世世代代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从事渔业生产的渔民发展旅游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尝到了甜头的南麂岛人,为了保持生态和环境优势,同时保障当地居民生活以及旅游业的发展,更是摒弃了传统的以柴油为主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绿色清洁能源。

海上生物园

每年七八月,是游南麂岛最佳的时节。

夏日的暖阳,台湾暖流与江浙沿岸流交汇和交替消涨的海区内特有的海浪,以及轻柔的亚热带海洋季风……都给这座小岛增添了独特的魅力。海水碧绿清澈,海风清润和煦,潮起时波涛澎湃,潮落时礁石嶙峋。如织的游人在海滩上嬉戏,在渔家品尝鲜美的海产,真有一种乐不思蜀的感觉。

南麂岛生物景观丰富,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良好:已初步探明贝类403种,其中19种为国内首次记录;藻类174种,其中黑叶马尾藻为世界海洋藻类的新种,贝藻类种数约占全国的29% 以上,居全国之首,有“贝藻王国”之称,是我国近海贝藻类的一个重要基因库。

游人们到了南麂岛港口,下了轮渡后要去的第一个目的地,就是岛上著名的大沙岙。长800米、宽600米的大沙岙,全是又细又软的贝壳沙。这种贝壳沙不仅是国内唯一,在国外也极为罕见。

除了独有的大沙岙海滩,列岛中的大擂岛水仙满山遍野,花开时香气扑鼻;主岛上的三盘尾天然草坪碧绿如茵,人入其内,仿佛来到了仙境。南麂岛还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练兵场,至今还留有摩崖题刻等遗迹多处。

小岛风景怡人,物产丰富,但因远离大陆,能源供应也因此受制颇多,并成为了当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掣肘。

落后的能源

长期以来,从岛外运来的柴油成为南麂岛主要的能源。柴油不仅支持着岛上的电力供应,也驱动着岛上为数不多的机动车辆。

由于南麂岛远离大陆,大陆的电无法送到岛上,因此,尽管南麂岛常住人口只有2000人左右,却建有独立电网。1999年10月1日以前,仅靠柴油机组供电的南麂岛不仅限时供电,而且电压很不稳定,仅能勉强维持照明,一天只有三四个小时有电,居民生产、生活非常不便。1999年10月1日,南麂岛增加了柴油发电机组,终于实现了几代人盼望已久的夙愿——24小时正常供电。

43岁的吴高明在游人最密集的大沙岙经营着当地最大的一家海鲜排挡,他将自己经营的成功归结于这一南麂岛能源史上重要的一次跨越。因为连续供电,让之前充当储物柜的冰箱有了用武之地,新鲜菜蔬肉类也能够冷藏保鲜,这让岛上的旅游餐饮业有了发展的可能。

然而,尽管实现了24小时连续供电,但夏季旅游高峰,岛上游人增多,电力供应依然紧张。不论是宾馆山庄还是农家乐,为了降低用电负荷,都不能使用空调。

整个南麂岛的居民用电和商业用电都依靠一个10千伏的独立小电网——南麂柴油发电站。发电站只有4台柴油发电机组,24小时轮流工作。由于能源结构单一,发电效率低,发电成本也居高不下。

不仅如此,遇上台风,柴油运不上岛,只好停电;加上柴油发电机屡屡出现故障,有时还会出现部分渔民无电可用。柴油发电机持续的轰隆响声、不断冒出的黑烟,也与美丽海岛的形象极不相符。

因此,如何在不增加甚至降低柴油发电容量的情况下,满足岛上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在保障海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海岛的生态环境?靠海吃海的南麂岛人,开始从海上、从自然要能源。

绿色微电网

从自然要能源,就是要寻找一个以可再生能源利用为主的海岛能源供给方案,这是解决海岛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海岛的关键。在这个背景下,以新能源为主的南麂岛微电网系统应运而生。

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试验研究院与温州平阳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根据海岛的自然条件,在南麂岛建设风能、太阳能、海洋能、柴油发电和蓄电池储能相结合的风光柴储“分布式发电”综合系统。这一系统与海岛电网输配系统合二为一,集成为一个以新能源为主的微电网系统。

岛上海风强劲,四周海浪不绝,利用风能和海洋能发电,自然而然被考虑进去。在非阴雨天气,这里阳光充足,太阳能发电因此也成为选择……通过充分考察南麂岛的自然条件,南麂岛微电网系统涵盖了风能、太阳能和海洋能:12台100千瓦风力发电机组、1000千瓦光伏发电系统、30~50千瓦波浪能发电系统。

这一套风光柴储系统的最大特点,就是充分利用海岛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低利用传统的柴油发电,不产生大气、液体、固体废物等污染物,也不会产生大的噪声污染,做到低碳、低排放。

然而,风、光等清洁能源具有间歇性,应用微电网后,不刮风、没太阳的日子,岛内用电怎么办?微电网工程也有考虑,首先岛上仍然留有柴油发电机备用,更重要的是,岛上将安装先进的储能系统。储能系统中的蓄电池可以储存1000千瓦电能,发电高峰时储电,电力供应不足时可以稳定供电。

同时,南麂岛微电网示范工程还引入电动汽车作为储能系统的一部分,将岛上现有的燃油汽车全部换成电动汽车,让可再生能源得到充分利用,汽车尾气污染得到有效抑制,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

当地电力部门把南麂岛微电网看做是对南麂岛能源供应的有效补充。岛上的居民和商户不需要再担心用电限制。同时,由于使用绿色电能,缓解了当地发电企业较大的环境保护压力,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较少的资金、资源和环境代价,换取较高的整体投资效益和能源转换效率。

1955年,当时两岁的谢炳科跟随父亲从温州迁到南麂岛生活,曾经是渔民的他现在开起了渔家乐旅游公司,见证了南麂岛从无电到有电的历史,看着岛上高高竖起来的一座座发电风机,紧密相连的一排排光伏发电板,他对未来满怀信心:“以后用电肯定会更方便,岛上旅游的人会更多,生意也会越来越好。”

原标题:温州南麂岛:风光独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