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三年核电项目重启在即地方将引核电为重点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核电重启对未来核电产业以及对整个能源结构调整的影响大小,关键是看重启之后审批的速度。
近日,有消息传出,国家重大核电示范工程山东荣成石岛湾核电示范工程现场施工正式开挖,正在等待国务院核准。业内认为,这标志着暂停三年的核电项目在下半年获得重启几成定局。
“蛰伏”三年之后核电重启的消息让核电板块的股票倍受鼓舞,闻风大涨。
详情点击>>
两大核电巨头广西暗战争夺地盘利益博弈僵持不下
3个月前,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下称“中电投”)公布了它在广西防城港一个核电项目的设备招标。这是中国在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后,首个进行的主设备招标的新项目。其核心设备价值近百亿元人民币。
但半个月后,防城港市人大却通过一项决议,要求解除该核电厂的合作框架协议。
最近有报道称,“请求上级解除白龙核电站项目合作框架协议”背后,是“两大核电巨头争夺地盘,地方两级政府各有规划”,导致“利益博弈始终僵持不下”,使得“如今旧账新愁,各方依然在猛砸重金、各打算盘”。
详情点击>>
2014年第二季度核电运行情况(图表)
2014年第二季度全国累计发电量为13247.10亿千瓦时,核电累计发电量为293.86亿千瓦时,约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2.22%(详见图1)。与燃煤发电相比,核电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943.29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471.42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硫8.02万吨,减少排放氮氧化物6.98万吨。
本季度核电累计发电量为293.86亿千瓦时,比2014年一季度上升了10.10%,比2013年同期上升了15.81%。累计上网电量为276亿千瓦时,比2014年一季度上升了9.81%,比2013年同期上升了15.64%(详见表1、2)
详情点击>>
外媒:西屋电气或在华再拿下26座内陆核电站建设合同
据美国匹兹堡当地媒体Post-Gazette周二报道,西屋电气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ic)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丹尼˙罗睿德(Danny Roderick)表示,公司已接近与中国达成200亿美元,涉及26座内陆核电站的建设合同。
报道称,7月21日,西屋电气与包括国家能源局领导,以及参建西屋电气核电站的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的领导在内的中方代表进行了会谈。除了目前正在洽谈的8座沿海核电站之外,中国希望利用西屋的技术再建造26座内陆核电站。
详情点击>>
国家核电首次入市融资
7月15日和16日,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以下简称“国家核电”)2014年首期10亿元短期融资券和10亿元中期票据分别在中国银行间市场发行。据悉,这是国家核电首次在我国资本市场开展直接融资活动。
国家核电公开信息称,今年6月底,其在银行间市场完成50亿元短期融资券和50亿元中期票据的发行额度注册。在注册额度内,可根据资金需求状况和资本市场情况,具备随时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的条件。
详情点击>>
昌江核电完成投资177亿元 明年10月第一台机组预计投产
海南省发改委今天提供的数据显示,在省委、省政府实施“扩投资、上项目”战略的推动下,上半年全省重点项目推进情况整体良好,1-6月全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96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2%,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建设目标。
一批特重大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西环高铁今年计划投资不低于100亿元,上半年已完成投资52亿元,全线进入建设高峰期;昌江核电至今已累计完成投资177亿元,完成总投资的80%,预计明年10月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西南部电厂严格倒排工期,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建设,确保明年5月建成发电。
详情点击>>
全球核电站发电量偏低 将有200反应堆报废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由法国、英国及日本组成的国际调查小组29日发表报告称,2013年全球核电站发电量为2359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了0.5%,但比2006年的峰值降低了11.3%,停留在低水平。
除因福岛核事故导致日本核电站长期停运外,全球核电站普遍出现了反应堆老化、发电能力下降的问题。在风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的影响下,核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跌落至10.8%。
2013年的报告显示,反应堆的运转时间平均达到了28.5年,老化逐渐严重。全球近半数反应堆的运转时间已超过30年,超过40年的有39个。专家表示今后20年有超过200个反应堆将会报废。
详情点击>>
国产化超80% 三代核电机组出海在望
记者7月28日从2014年中国(北京)国际能源峰会暨第三届中国能源经济论坛能源装备分论坛获悉,目前我国二代加、二代改进以及三代核电机组国产化率已超80%,工程基本具备自主知识产权,为核电走出去奠定了基础。同时,三大核电集团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中广核与罗马尼亚切尔纳沃德核电站的合作接触已进入最后阶段,明年有望开工。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上官斌介绍说,“国家能源局大力支持核电设备的国产化,将每一个核电新开工项目都定位为国产化的依托项目,并在每台机组上设定具体目标。”他称,中广核最新开工的阳江5、6号机组国产化率已超85%,除了大口径调节阀、安全仪表等设备需要进口,工程基本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基本具备出口条件。
详情点击>>
铀利用率提高60倍 核电“快堆”何日走出实验室
利用几十年的核能后,中国和其他拥有核电站的国家一样,正在为如何处理这种清洁能源产生的放射性废料而犯愁。另外,中国正在到世界各地去挖掘更多的铀资源,以满足核电的快速增长。

不过,一个还没有走出国内实验室的核电技术(反应堆)或将为此带来转机。这便是快堆,全称为“快中子增殖反应堆”。
“到2028年,我国可以建成6个快堆并投入商用。”被称为“中国快堆之父”的徐銤在7月28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
详情点击>>
俄称中俄或携手开发六座浮动核电站
据路透报道,俄罗斯核出口机构Rusatom Overseas7月29日称,俄罗斯和中国可能联合开发六座浮动核电站。这是继4,000亿美元的天然气供应协议大单后,中俄的又一个能源合作项目。
Rusatom Overseas是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负责出口业务的子公司。Rusatom Overseas称,与中国签订了从2019年起开发浮动核电站的谅解备忘录。
详情点击>>
全球核电概况:
全球核电概览(一)
全球核电概览(二)
全球核电概览(三)